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陶针疗法
释义

概述

陶针疗法是用陶片或瓷片为针具,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浅刺以治病的方法。陶针源于古代的砭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以瓷针治病,亦砭之遗意也。”清代人鲍相璈敖在《验方新编》中也有用陶针和瓷针治疗瘴毒、痧毒等病的记载。直至目前,陶针疗法还在我国一些地区流传,如广西柳州、南宁等地的民众仍用此法治病。

陶针针刺比较表浅,与皮肤针作用相似,只是刺激了经络的皮部和络脉,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节而起治疗作用。

主治病症

小儿夜啼、伤暑、中暑、中风、急惊风、慢惊风、感冒、目赤肿痛、胁痛、腹痛、腰痛、痹证、泄泻、耳痛、痄腮、口眼喁斜、牙痛、咽喉肿痛、呕吐、疝气、尿闭、虚劳、哮喘、痈肿疔疮、小儿麻痹、百日咳、遗尿。

操作方法

1.将陶瓷片冲洗干净,用刀背击破,使成锋利的陶片针。针锋分粗、中、细三类。使用前在开水中煮沸30分钟,或用75%酒精浸泡1小时,或蒸30分钟。总之,预先要进行严密的消毒。

2.根据疾病性质确定浅刺部位。

3.根据疾病需要,选择针具。一般治疗以中等锋芒者为宜。如重刺、放血可选用锋芒锐利的,治小儿疾病用细锋芒的。

4.对要针刺部位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5.根据疾病性质选用下列刺激方法:

点刺,单刺一点。

排刺,依横线成排点刺。

行刺,依纵线成行点刺。

环刺,依封闭曲线环行点刺。

丛刺,三五成丛集簇点刺。

散刺,以一点为中心,分别向外放散点刺,或在一个面上散开点刺。

集中刺,将刺激面向中心部缩小。

扩散刺,将刺激面向周围扩大。

6.根据疾病性质,选用下列刺激类别:重刺,手法较重,冲击力大,适用于急性病,如实热证、痧证等。

轻刺,手法较轻,冲击力小,适用于慢性病、虚寒证。

中刺,又称本刺,是介于轻刺和重刺之间的手法。适用于一般病证。

放血刺,重刺,刺入皮肤,刺破小血管,适用于实热证。

挑疳刺,刺破四缝穴皮肤,以能挤出黄色或乳白色液体为度,适用于小儿疳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