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陶夏新
释义

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学习生涯

1975年12月,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毕业

1978年9月–1981年8月,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2年1月–1982年5月,美国伊利诺大学土木系合作研究

1982年3月–199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后改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2年6月–1986年7月,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后改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个人履历

步步高升,培养人才,为祖国的地质学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

1990年11月–1993年6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1991年9月–1991年11月,德国地球科学中心短期培训

1993年6月–2002年8月,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1997年后改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其间一度兼任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起兼任博士生导师

1993年起,兼任工程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后改称科技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

1994年10月起,兼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8年1月起,兼任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受聘担任《地震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工程》、《西北地震学报》等国家核心科技期刊和英文科技期刊《ACTA SEISMOLOGICA SINICA》及《高原地震》的编委

2002年9月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岩土与地下工程学科主任(2004.12),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2005.4),党委书记(2005.6)兼任英文科技期刊《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的编委

2008年1月27日当选为黑龙江省第十届政协副主席。

参加、负责的“基于概率论的抗震设计”、“地震危险性分析与现有房屋抗震性能评定和加固”两项中美合作研究,国家地震局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中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城市和工程减灾基础研究”等十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均取得重要成果,多项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在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应聘者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型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的经验,和严谨治学的作风。

先后参加过二滩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辽宁核电站等十余项国家重大项目的工程场址的地震危险性评定;负责完成了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大桥、南海涠12-1等三个采油平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市、绥化市、普兰店市等近二十个重大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地震小区划,以及辛店电厂、首钢三个铁矿尾矿坝、桑干河水坝等一批重要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学科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岩土地震工程,岩土损伤机理和计算;工程地震,防震减灾高新技术应用

论著成果

先后获得过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地震烈度区划(1990)”、二等奖二项“基于概率论的抗震设计”(1988年)和“基于AI和GIS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和信息系统”(1999年),及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过专著两本(合著)、论文百余篇(其中英文论文40篇),包括:

① TAO Xiaxin, WANG Haiyun and Zhang Dongli(2004), Estimation of near field strong ground motion from a destructive earthquake on active fault,Proc.of 3ICCE

② Tao Xiaxin, R. Kayen, Shi Lijing and Shi Hailiang (2004), China-US joint surface wave investigation, Proc.of 3ICCE

③ TAO Xiaxin and WANG Haiyun(2004), A random source model for near filed strong ground motion prediction, Proc. of 13WCEE, Vancouver. Paper No.1945

④ TAO Xiaxin, ZHOU Zhenghua,ZHOU Yongnia and Wang Haiyun (2004), Observ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 in China, NATO workshop, Kusadasi,Turkey, 主题报告

⑤ TAO Xiaxin, CHEN Xianmai, CHEN Xueliang(2004). Seismic soil pressure of cohesive backfill. Proc. of 3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anjing, China. Pp126-131.

⑥ TAO Xiaxin and J. G. Anderson, Near field strong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 Proc. of ICANCEER, Harbin, 2002

⑦ TAO Xiaxin and GENG Shuwei, Earthquake action provision in GB50011-2001 and three improvements, Proc. of ICANCEER, Hong Kong, 2002

⑧ TAO Xiaxin and WANG Guoxin, Rupture directivity and hanging wall effect in near field strong ground motion simulatio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V24, N6, 2002

⑨ TAO Xiaxin, GENG Shuwei, WANG Guoxin, TAO Zhengru, Power Spectral Density Function of Ground Motion for Seismic Design of Large Bridge, Proc. of the IABSE, Seoul, 2001

⑩ 陶夏新等,中日地脉动台阵联合观测,世界地震工程,18卷2期,2002

⑪ 陶夏新等,工程场地条件评定中的地脉动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1卷4期,2001

⑫ 陶夏新,中国地震工程地质学之发展,世界地震工程,22卷4期,2000

⑬ TAO, Xiaxin and ZHENG Guangfen, An intelligence aided system for estimating the seismicity tendency, Earthquake Prognostic, Germany,1998.

⑭ TAO, Xiaxin and CUI Zhengtao, A procedure for rating site with considering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soil layers, Proc. of 11WCEE, Acoplus, Mexico,1996.

⑮ TAO, Xiaxin and ZHENG Guangfen (1993).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fitted by the Error Back Propagation Approach,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V. 7, No.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