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氏化学 |
释义 | 陶氏是一家多元的化学公司,运用科学、技术以及“人元素”的力量不断改进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要素。2010年,陶氏年销售额为537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50,000名员工,在35个国家运营188个生产基地,产品达5000多种。陶氏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并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于化学和创新,使客户能为各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包括纯水、食品、药品、油漆、包装,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建筑、家居和汽车等众多领域。 公司社会责任(陶氏的公司使命 陶氏近年在大中华地区的捐赠活动: 责任关怀) 参与环保(每天都是"地球日" 创新成就未来 智能解决方案 负责任的运营) 基本信息业务办事处: 上海 (办事处设立于1980年,目前为大中华区总部) 北京 (办事处设立于1981年,目前为业务中心及生产基地) 天津 (办事处设立于2011年) 广州 (办事处设立于1979年,目前为业务中心及生产基地) 香港 (办事处设立于1957年,目前为业务中心及生产基地) 台北 (办事处设立于1968年,目前为业务中心) 雇员人数: 约3,500 名员工 大中华地区2010年销售额: 40.2亿美元 在大中华地区开展贸易: 三十年代在中国大陆通过代理商销售产品 大中华地区投资额: 9亿美元 陶氏全球第二大市场 6大业务中心,18个生产基地 陶氏化学在中国的发展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氏就已经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至今在华投资额达9亿美元。2010年陶氏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为40.2亿美元。陶氏在大中华地区共有6个业务中心和18个生产基地,员工约3,500名,就销售额而言,中国已成为陶氏的第二大市场。 陶氏着眼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不断提高本土生产和研发能力,培养全球性人才,致力于将地区业务打造成为陶氏全球业务中心之一。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陶氏中心于2009年6月投入使用。它是陶氏在亚太区的商业和创新中心,同时也是陶氏最大的一体化研发中心,汇聚了研发专业技术和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实力。500名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在80多间综合实验室中齐心协作,立足本地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陶氏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家馆化工和材料科学类别的独家赞助商。陶氏为本届世博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为美国馆和其他世博建设项目提供环保型产品及解决方案,在美国馆内展示尖端科技,并持续为世博相关项目提供志愿者服务。 陶氏化学在中国的公益事业介绍正直诚信、以人为本、保护我们的地球,是陶氏化学的三大价值观。陶氏以此为指导原则,形成了以关注“环境、社会、人”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为环境,坚持可持续之道;为社区,创造和谐美好生活;为人才,营造卓越企业文化。 2006年,陶氏化学启动了为期十年的“2015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义了七大努力方向:产品安全领域的领导者;可持续化学;人类健康与环境的本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效率与能源节约;创造突破,缓解全球危机;推动社区发展和成功。陶氏全球员工正通过不懈努力,对公司盈利水平、社区,以及整个地球的环境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陶氏把“2015可持续发展目标”贯穿于公益事业之中,致力于成为本土化的优秀企业公民。陶氏扎根于在中国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每一个地区,与当地的政府、NGO、社区等积极开展合作,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富有成效的、积极的贡献。 陶氏的公益事业主要围绕四个主题: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创新、推动科技教育、推动社区成功。 2008年9月,陶氏携手中国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始执行一项为期两年的项目,共同促进中国化工行业的化学品安全以及应急准备。2006年,陶氏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合作,启动为期三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示范合作项目。陶氏还在2005年与中国环保部合作,启动了为期四年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两个项目都已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此外,陶氏正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开展合作,帮助中国中小型企业提高能源效率。该项目将联合中央及省级政府共同制定政策,推动企业实现节能目标。 在中国,陶氏始终致力于履行企业公民责任。至今陶氏已经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建了13所希望工程学校。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陶氏是首批在24小时内做出回应的企业之一,向灾区捐助了总价值约1000万人民币的现金和物资。为了让青少年了解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经济的重要意义,陶氏携手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unior Achievement)推出“我们的城市”课程,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小学课堂。此外,陶氏还与总部位于纽约的环境保护基金会(Environment Defense Fund)合作,并得到陕西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从2008年起在陕西省建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通过向当地农民介绍有利环保的农村土地管理措施和沼气使用技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 发展简史早在30年代,陶氏已通过代理商开展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往来。陶氏香港及台湾办事处分别在1957年和1968年成立。1979年,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陶氏在广州正式设立在华的第一个业务办事处。时至今日,陶氏在大中华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台湾和香港设有5个办事处。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负责管理陶氏在华所有投资项目。2004年8月,上海正式成为陶氏大中华区的总部。 陶氏并积极在大中华地区拓展制造基地。陶氏现时在张家港、宁波、中山、南岗和青衣等地设有18家生产工厂和合资企业。 通过多年的经贸合作,陶氏与区内客户、分销商以及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陶氏的目标是掌握客户业务需求、紧贴市场变化及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陶氏及全球5万名员工深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并致力保护环境及为社会作出贡献。陶氏公开承诺,全力支持由化工业界自发倡导的“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致力实现化学品的安全处理。自2000年开始,陶氏均被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为全球化工业界中的“可持续发展领导者”。 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品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50,000员工的陶氏化学为各个主要消费市场提供创新的化学产品、塑料产品以及农用化工产品和服务,2010年,陶氏年度总销售额达537亿美元。陶氏服务的客户遍布全球160个国家,所服务的多个市场包括食品、水、交通、保健与医药、个人与家居护理及建筑工程等,均对人类生活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陶氏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52位。 陶氏于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70多年以来,陶氏充分利用其领先的科技和丰富的经验,一直为大中华地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配合不断转变的市场需求。时至今日,陶氏已在上海设立亚太区域总部,并在大中华地区设有6个业务中心及18个生产基地,员工约3500人。2010年陶氏在大中华地区的销售额达40.2亿美元。大中华地区已成为陶氏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陶氏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兴建的陶氏中心于2008年竣工,其中包括一个先进的研发中心和全球信息 技术中心。新的陶氏中心可容纳1800名员工,成为陶氏亚太区重要的业务和创新中心。 陶氏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运作理念,给与每位员工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和潜力的巨大空间和资源。公司在为员工提供颇具竞争力的薪酬和完善的福利体系的同时,更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员工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培训课程和职业发展计划,与此同时,还提供各种个人指导、系统岗位轮换的学习体系。 不仅如此,陶氏长期致力于关注中国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陶氏暑期实习生计划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体验陶氏企业文化、展示个人才能和提升自我价值的良好平台,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目光。每年有来自各省市的近百名优秀大学生入选。此外,陶氏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7所大学设立了"陶氏化学奖学金",不仅为优秀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更让他们有机会优先获得参加陶氏暑期实习生计划以及加入陶氏就业的机会。 公司在华大事记1930s 开始在中国从事贸易活动 1957 年香港办事处成立 1968年台北办事处成立 1972年开始在中国直接开展销售业务 1979年广州办事处成立 1980年上海办事处成立 1981年北京办事处成立 2002年张家港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2005年与环保部合作启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 2006年并购浙江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与国家安监局合作启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项目” 2007年签署陶氏-神华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 2009年并购罗门哈斯公司;上海陶氏中心正式启用这是陶氏第一个商务和研发一体化中心 2010年赞助和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 2011年大中华区销售额突破40亿美元(将成为陶氏全球第二大市场);天津业务服务中心成立 公司社会责任推荐大家看一本书《粮食危机》看看什么叫所谓的 “运用科学和技术不断地改进影响人类进步” 陶氏的公司使命– 「运用科学和技术不断地改进影响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充分反映陶氏为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标准所做的持续性努力。 陶氏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表明了对业务所在社区的全情参与和关怀,以及对贡献社会的决心。陶氏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得到可持性发展机构的广泛认同。多年来,陶氏在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对全球2500家最大型公司的综合评估中均被评为这方面领先全球的化学公司。作为可持续性报告的先行者,陶氏从1999年开始发布公共报告,让公众了解他们在使可持续性成为经营业务重要一环这方面的进度。 陶氏近年在大中华地区的捐赠活动:2008年5月23日继中国汶川地震24小时内紧急捐款200万元人民币后,面对不断升级的灾情和救援需求,追加捐赠,以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同时陶氏全球员工开始自发捐款活动,援助灾区人民。陶氏对灾区的现金及物资捐助已累计近1000万元。 2005-2007 与中国国家环保总局(SEPA)合作在全国推广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除投入600万元人民币外、同时也提供陶氏的全球化技术和经验。 2004 认养及捐助台湾曲冰原住民部落,协助居民提升生活品质 2003 资助香港保护儿童会成立儿童及家庭服务中心 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江苏长江泛滥灾区作出捐款,用于购买药品及医疗器械 2001-2002 赞助北京的“手拉手、地球村”项目,以支持对中国儿童的环保教育,以及为贫困地区筹集资金建设学校和图书馆 1998起 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著名院校设立奖学金,为培养本地化工人才 责任关怀陶氏自于1950年代在大中华地区开展业务以来,为区内化工业界带来了在环保、健康和安全(EH&S)方面的全球最高标准和专业经验,同时也在区内积极推动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观念。责任关怀是全球化工业界推行的一项自愿性行动,旨在从研究阶段到生产和销售再到最终弃置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实现安全处理产品。 作为责任关怀计划的积极参与者和倡议者,陶氏制定了非常进取的EH&S目标,以实现无事故、无工伤和无环境破坏的“零目标”。陶氏大中华地区和全球其他陶氏分支机构,持续坚定地努力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因为陶氏最关心的是员工和社区的安全。 参与环保围绕2011年"世界地球日",陶氏化学公司正携手全球10亿多公众,广泛宣传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天,陶氏员工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各类活动,包括教育活动、社区活动、协助市政府清扫街道、植树、恢复林间小径,以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宣传项目等等。 在"地球日"到来之际,陶氏化学的"亚太区可持续发展网络"在上海陶氏中心为员工组织了节能节水用品团购活动,号召员工购买节能灯泡和节水阀,以提高员工节约资源的意识,并鼓励员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每天都是"地球日"2011年4月20日,陶氏化学特别邀请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首席自然保护官比尔·金(Bill Ginn)到陶氏全球总部做主题演讲,阐述大自然的社会及经济价值。2011年年初,陶氏公布了与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一项突破性合作计划,旨在宣传保护大自然不仅有益于我们的地球,而且还是一项明智的商业战略。 陶氏负责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健康与安全(EH&S)的副总裁尼尔·霍金斯(Neil Hawkins)表示,"每年春天,在'地球日'前后,我们都会被再次提醒,地球是多么美丽。此时此刻,我们正应该思考自己该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它。世界各地的陶氏员工正与当地社区携手,采取积极行动,以期取得积极的效果。我们将继续把人力与技术投入于人类的发展事业,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也有益于商界。" 创新成就未来美国环保署"第七届年度全国可持续设计博览会"于4月16日至17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博览会期间,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学生、政府代表以及广大民众在内的与会者体验了众多推进经济发展且降低环境影响的产品及解决方案。陶氏分享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并且重点介绍了其在太阳能、水、食品、包装、家居和个人护理方面的创新。 智能解决方案作为一个可持续化学方面的领先企业,陶氏致力于解决最紧迫的环境挑战。从太阳能利用、提高作物产量到提供洁净水的过滤系统,陶氏可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乃至全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例如,陶氏全球技术有限公司(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最近宣布,该公司已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量溴化聚合阻燃剂(Polymeric FR)。该聚合阻燃剂有望成为"下一代行业标准"阻燃剂,应用于全球的挤塑聚苯乙烯(XPS)及发泡聚苯乙烯(EPS)泡沫保温领域。 负责任的运营陶氏在全球六大洲30多个国家的运营设施总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英尺,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公司还不断努力减少碳足迹,例如:在上海陶氏中心,洗手间和户外喷淋配置的节水系统减少了用水量,储冰系统及热回收系统降低了耗电量。 陶氏位于德克萨斯州休斯顿的工厂所用的建筑材料中,其原料至少90%源于回收材料;该厂还使用获Energy Star认证的设备以及带水传感器的小水流马桶来减少能耗与水耗。 在巴西圣保罗的陶氏大厦,绿色建筑特色随处可见,例如:节能传感器、以及可回收利用的地毯和家具。 陶氏位于密歇根州的总部大楼有一个"绿色屋顶",上面种植了16种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减缓空气流动,起到过滤污染的作用,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栖息地,并能控制雨水径流。 公司设施分布陶氏中国设施简介上海 总部 北京 业务中心 生产基地 天津 业务中心 广州 业务中心 生产基地 南京 生产基地 苏州 生产基地 宁波 生产基地 湖州 生产基地 张家港 生产基地 南通 生产基地 武汉 生产基地 三水 生产基地 中山 生产基地 东莞 生产基地 陶氏台湾设施简介台北 业务中心 新竹 生产基地 南岗 生产基地 桃园 生产基地 民雄 生产基地 陶氏香港设施简介香港 业务中心 外界评论陶氏化学:创新的责任 何使低碳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重新审视创新的意义。 4月18日,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以下简称陶氏化学)亚太区总裁戴培德在香港天水围湿地公园,扣响了“Live Earth Run for Water”这一全球最大水资源保护活动香港分站的发令枪。500多位香港市民通过自愿报名方式,参与了这个全长6公里的长跑活动。在这里,6公里具有特殊的含义——这是缺水地区的妇女和儿童为获得饮用水,每天平均行走的距离。 通过6公里长跑的方式,活动的主办方Live Earth以及陶氏化学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参与者切身感受到水资源匮乏带来的生活不便,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并通过长跑方式募捐,为缺水地区建立必需的安全饮用水设施。此次Live Earth Run for Water所筹得的款项将会拨捐给慈善团体A Child''s Right,用作建立30个急需的饮用水洁净系统及在内地各地的儿童医院内设立指定的安全饮水站。这些饮水站将使8万名住院儿童喝到安全洁净的饮用水。 就在活动现场,陶氏化学向参与活动的香港市民展示了采用陶氏化学“反渗透膜技术”的海水淡化以及净水产品在海地、中国内地等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活动,陶氏化学想要向公众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作为一家化工企业,陶氏化学正在利用创新的力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我们要改变过去化工企业在公众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负面形象,让公众了解化工企业是可以成为低碳经济的发动机。”戴培德这样说。 从耗能大户到节能标兵 戴培德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小时候与爷爷一起到附近的俄亥俄河钓鱼的经历是他童年最珍贵的回忆。但同样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那时的美国环境问题严峻,河里的鱼只能钓不能吃。而在化工行业工作超过30年,戴培德深知这个行业对社会的责任。 2009年,陶氏化学在全球销售收入超过450亿美元,作为众多行业的上游供应商,陶氏化学的产品线涉及健康、能源、消费与交通基建诸多领域。从洗发水到太阳能薄膜电池,从手机中的电子元器件到海水淡化设备,还有巧克力、涂料、种子,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产品背后,都有陶氏化学科学家的身影。 化工产业是一把双刃剑。在过去的上百年间,化学家发明了塑料、农药、抗癌药物等等诸多化学产品,这些新产品的出现,极大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负担。这样的经历,创立于1897年的陶氏化学同样有过。 从1996年开始,陶氏化学启动了“环境、健康和安全(EH&S)10年目标”,先从规范自身行为做起,降低碳排放,减轻自身对环境的负担。在1996年到2005年的10年中,陶氏化学耗资10亿美元,改造实验室、生产线流程,改建设备、厂房,规范供应商,提高产品环保标准。而让陶氏化学没有想到的是,EH&S为其带来50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陶氏化学发现,化学家同样可以通过创新,让化工企业成为低碳经济的发动机。 在陶氏化学的工厂中都会使用自己研发的一种隔热保温材料,使用这种材料,可以降低空调或暖气的能耗,而现在,这种产品已经应用到冰箱里,以降低冰箱的能耗。“在资源下降的过程中,我们的需求又在上升,这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趋势。而作为化工企业,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解决这个矛盾。”戴培德这样认为。 在陶氏化学有这样一本“创新之书”,在这本书里记录了陶氏化学正在或即将开发的产品。而选择哪些产品进行开发,陶氏化学遵循这样几个原则:首先,陶氏化学会考虑产品是否使用低能耗原料;其次,在达到同样的性能指标下,排放的废料是否更少;最后,是否对环境更加有利。对于那些符合环保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品给予快速通道,优先进行开发,让这些好的产品可以快速推向市场。 2007年陶氏化学在中国市场推广的可以吸收甲醛的涂料就是通过优先原则,成功开发的产品。而在选择太阳能发电技术时,陶氏化学选择了能耗更少的薄膜电池技术,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陶氏化学看来,创新一定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这样才能对社会、环境负责。 而在另一方面,陶氏化学也在利用创新,寻找可以降低成本的技术、产品,研发能够为市场所接受的低碳产品。“和客户讲低碳产品最重要的还是成本优势。如果采用这样的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在客户那里也不会有市场。”戴培德如此介绍。 其实,包括太阳能薄膜电池、海水淡化在内的诸多技术在过去很多年已经存在,但一直无法商用的原因,就是因为成本太高。而自从陶氏化学的反渗透膜技术进入市场后,令海水淡化的成本降低了50%。“不要让低碳、环保成为企业的负担。”戴培德说。用更低成本,创造出符合“低碳、环保”概念,并被企业或消费者接受的技术或产品,让低碳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包括陶氏化学在内的诸多公司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挑战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绿色经济的未来 在陶氏化学设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共有80个实验室在应用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如何降低显示屏能耗?如何定义下一代新能源电池?如何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进行开发,而环保、低碳等绿色产品或技术,将逐渐成为陶氏化学研发的主要方向。 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报告,中国环保产业将在数年后达到每年1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实际上,陶氏化学公司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先进材料和特用材料公司。但是它同样面临这样两个问题:新的机会将在哪里出现?陶氏化学如何支持实现这些新的机会? “市场已经变化,光靠生产质量好、低价格的产品已经不是未来市场所需要的了,我们不能按照过去的方式理解。现在不去做的话,未来政策法规一改变就会马上被淘汰掉。”戴培德说。其实仅在“创新之书”中,陶氏化学列出的各个业务部门中的重点项目,就可以找到超过2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而它们都是与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相联系的。 就在香港的“Live Earth Run for Water”活动结束之后,陶氏化学还将与公益组织A Child''s Right合作,在中国各地设立30个饮用水洁净系统并在内地各儿童医院内设立安全饮水站。“全球3%的水资源支持了80亿人口,而且分布不均匀。未来,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将愈来愈严重。”在戴培德看来,在这个矛盾背后,陶氏化学大有施展的空间。 实际上,在水处理市场,陶氏化学是重要的参与者。目前陶氏化学的水处理技术已经应用在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首都国际机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处理项目中,日处理能力达到了4.5万立方米。而陶氏化学的科学家还在寻找降低水处理成本的技术,让这个技术能够被更多的企业甚至个人所接受。 “不能说环保就是多花钱、通过增加成本保持可持续性,还要用创新的力量,保证企业赚钱,同时减少资源的损耗,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更大利益。”在戴培德看来,这将带来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在水净化领域,不仅要关注最终净化出了多少水,还要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多少能源,这需要企业与客户一起计算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以及产品能够在整个生命周期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在未来的竞争中,领先的公司会依靠创新的商业模式保持竞争力。”面对汹涌而来的绿色经济,戴培德这样总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