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瓷制品检测及缺陷分析 |
释义 | 本书在简要介绍陶瓷制品及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磁学及化学等各项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并就这些陶瓷制品常见缺陷及分析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陶瓷原料及坯、釉料的主要工艺性能实验方法:以及陶瓷制品显微结构的主要测试技术,并结合作者的科研工作选择介绍了部分理论分析在陶瓷检测中的应用。 书名:陶瓷制品检测及缺陷分析 作者:顾幸勇 陈玉清 ISBN:7502585885 类别:建材 页数:384页 定价:49.00元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6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前 言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陶瓷制品,而现代文明新技术,诸如电子技术、计算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都离不开陶瓷制品,它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环境保护、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陶瓷制品通常是由多相多晶体或单相多晶体构成,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陶瓷制品的性能、质量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总是要关心、了解和掌握陶瓷制品的宏观性质,如强度、白度、热稳定性、压电性、磁性等,以及影响陶瓷制品宏观性质的陶瓷显微结构和影响陶瓷制品生产的原材料的工艺性能等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控制好陶瓷制品的质量。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是瓷的发源地,陶瓷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陶瓷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陶瓷产品的数量居全球各国之首,但在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严格的检测工作是必须的。应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邀请,作者编著了这本《陶瓷制品检测及缺陷分析》,本书在简要介绍陶瓷制品及检测方法与检测仪器设备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磁学及化学等各项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原理,并就这些陶瓷制品常见缺陷及分析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陶瓷原料及坯、釉料的工艺性能实验方法,简要介绍了陶瓷制品显微结构的主要检测技术,并特别结合作者的科研工作,在第八章里选择介绍了部分理论分析在陶瓷材料检测方面的应用。 本书的第一、七、八章由景德镇陶瓷学院顾幸勇教授编写,第二、三、五章由山东轻工业学院陈玉清教授编写,第四章由景德镇陶瓷学院刘阳教授编写,第六章日用及建筑陶瓷缺陷分析的部分内容及附录部分内容由景德镇陶瓷学院陈云霞博士编写。另外,吴丽清高级工程师、赵萍博士、罗婷、董伟霞、骆雯琴等研究生参与了编写工作,喻佑华教授、黄健高级工程师提供了部分资料。 特别要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陶瓷协会副会长吴建青教授,在百忙中为本书写了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6年5月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从事陶瓷材料、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复合材料等无机材料研究和生产的科技人员使用,还可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本、专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 录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陶瓷制品 第二节 陶瓷检测 第三节 检测仪器 第二章 日用陶瓷 第一节 吸水率 第二节 规格尺寸 第三节 热稳定性 第四节 光泽度 第五节 白度 第六节 透光度 第七节 化学稳定性 第八节 釉面硬度 第九节 坯釉应力 第十节 铅、镉溶出量 第十一节 亮金水、亮钯金水的测定 第十二节 日用陶瓷常见缺陷及分析 第三章 建筑陶瓷 第一节 尺寸和表面质量 第二节 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 第三节 恢复系数和抗冲击性 第四节 耐磨深度 第五节 表面耐磨性 第六节 湿膨胀 第七节 抗釉裂性 第八节 抗冻性 第九节 耐化学腐蚀性 第十节 耐污染性 第十一节 小色差 第十二节 建筑陶瓷常见缺陷及分析 第四章 卫生陶瓷 第一节 规格尺寸 第二节 外观质量 第三节 色度 第四节 噪声 第五节 抗龟裂与冲洗功能 第六节 水封与污水排放 第七节 卫生瓷常见缺陷及分析 第五章 工业陶瓷 第一节 抗压强度 第二节 弯曲强度 第三节 真密度、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第四节 硬度 第五节 弹性模量 第六节 断裂韧性 第七节 冲击韧性 第八节 疲劳强度 第九节 磨损性 第十节 抗热震性 第十一节 荷重软化温度 第十二节 热膨胀系数 第十三节 热导率 第十四节 磁性能 第十五节 电性能 第十六节 介电性能 第十七节 介质损耗 第十八节 抗电强度 第十九节 压电性能 第二十节 工业陶瓷常见缺陷及分析 第六章 陶瓷工艺实验 第一节 黏土或坯料的可塑性 第二节 固体粉料细度及颗粒分布 第三节 泥(釉)浆细度和筛余量测定 第四节 相对黏度、流动性和触变性 第五节 胶凝材料的标准稠度、凝结时间 第六节 熔融温度范围 第七节 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 第八节 干燥灵敏性系数 第九节 干燥、烧成线收缩率 第十节 熔体表面张力 第十一节 熔体黏度 第十二节 耐火度 第七章 陶瓷制品的显微结构测试 第一节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二节 X射线荧光分析 第三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四节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第五节 扫描隧道显微镜分析 第六节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第七节 红外光谱分析 第八节 差热分析 第九节 热重分析 第十节 热膨胀分析法 第十一节 穆斯堡尔谱 第八章 理论分析在陶瓷检测中的应用 第一节 K2O?Al2O3?SiO2三元系统陶瓷相的计算定量 第二节 陶瓷釉面热应力计算的热力学推导 第三节 用外推法在TG曲线上求出陶瓷材料失重反应始温(Ti)的探讨 第四节 “黏土耐火度计算新方法初探”的再商讨 第五节 陶瓷科研工作中的一种决策方法组合比较法 第六节 我国历代瓷器胎釉化学主成分一致性的探讨 第七节 锂质陶瓷釉析晶动力学DTA研究 附录一常用陶瓷原料常数 附录二各种筛网对照表 附录三测温锥的软化温度与锥号对照表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