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桃源忆故人
释义

《桃源忆故人》是北宋诗人秦观作的一首诗词。此首写困居高楼深院,与外界隔绝的妇女。长夜漫漫,谁与共处?而“枕衾鸳凤”,最易惹人愁思。和衣闷卧,刚入梦境,却又被城头角声惊醒。唯见窗外月华霜重,又断续传来梅花三弄,令人愁不忍听。这首词抒写了幽闺深锁,独居无聊的苦闷。情思缠绵,意境凄婉。

作品名称:桃源忆故人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词

作者:秦观

作品原文

桃源忆故人秦观

玉楼①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②谁共?

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

无端③画角严城④动,惊破一番新梦。

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⑤。

作品注释

①玉楼:指华丽的楼台。一本作“秦楼”。

②悠悠:长久之意。

③无端:无缘无故的意思。

④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⑤弄:乐曲。

作品鉴赏

秦观词的基本风格为雅丽,然亦有少量俚俗之作。此词既俚又雅,堪称雅俗共赏。调名《桃源忆故人》,词旨与调名相应,亦在于“忆故人”,因此明人李攀龙评曰:“形容冬夜景色恼人,梦寐不成。其忆故人之情,亦辗转反侧矣。”(《草堂诗余隽》卷四引)当然这里所说的是桃源仙洞中的故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指自己的夫婿。这首词描写思妇长夜孤苦难耐、夜不能寐的情状,“玉楼深锁薄情种”,意谓词中女子被薄情郎深锁于玉楼之中。中国传统文学中,一般称男子为薄情郎或薄幸,这里“薄情种”概指女子夫婿。古代女子藏于深闺之中,与外界极少接触,遇到夫婿外出,自有被深锁玉楼之感了。

在介绍环境、引出人物之后,便以情语抒写长夜难眠的心境。“清夜”,写夜间的清冷岑寂:“悠悠”,状夜晚的漫长。悠悠清夜,闺人独处,倍觉凄凉。而着以“谁共”二字,则更加突出了人物孤栖之苦。又以问句出之,便渐渐逗出相思之意。此时她唯见一床绣有鸳鸯的锦被、一双绣有凤凰的枕头。凤凰鸳鸯,皆为偶禽,而如今伊人独对旧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辛辣的讽刺。词中说是“羞见”。羞,犹怕也。这“羞见”二字用得特别好,既通俗,又准确。以“羞见枕衾鸳凤”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极为贴切。歇拍“闷则和衣拥”,清人彭孙遹《金粟词话》评曰:“词人用语助入词者甚多,入艳词者绝少。惟秦少游‘闷则和衣拥’,新奇之甚。用‘则’字亦仅见此词。”他说的是用“则”字这个语助词写艳词,以少游最为新奇。“则”是俚语,少游这里用了,就显得真挚、贴切,富有生活气息。“闷”字这里更具深意,主人翁因为被玉楼深锁,因为无人共度长夜,更怕见到成双作对的“枕衾鸳凤”而更感孤单,所以心头感到很闷。闷而无可排解,只得和衣拥衾而卧。因此这一句是上片的结穴所在。

下片开始二句“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说主人公刚刚入梦,就被城门楼上传来的画角声惊醒了。从语言上看,这两句与上片风格有异,因为它并不俚俗,而略带雅丽。“惊破一番新梦”,意境类李清照《念妈娇》词中的“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梦醒之后又如何呢?词人宕开一笔,从室内写到室外。

室外的景象,同样写得很清冷,但语言却变得更为雅丽一些。此刻已到深夜,月亮洒下一片清光,地上铺着浓重的白霜。月冷霜寒,境界何其凄清!这也是主人公心境的写照,即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有我之境”是也。此境界中,刚听罢严城中传来的凄厉画角声的主人公又听到一阵哀怨的乐曲。“梅花弄”,即《梅花三弄》,汉横吹曲名,本属笛中曲,后为琴曲,凡三叠,故称《梅花三弄》。着一“彻”字,说明从头至尾听到最后一遍,其耿耿不寐,可以想见。这结尾二句,紧承“梦破”句意,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刻画主人公长夜不眠的情景,语言清丽,情致雅逸。

作品集评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此咏古代仕女冬夜闺情。上段写独居的苦闷,下段写百无聊赖的远思。“深锁”一语,揭露封建社会对妇女的迫害。“玉楼”,是她们狭隘孤清的天地。“多情”,是她多愁善感的人生。这句为全篇总冒,下即扣定冬夜写。总之,一片凄凉境地,无限幽怨情思,宛转描来,非常深刻。

况周颐《蕙风词话》:若以少游词论,直是初日芙蓉,晓风杨柳,倩丽之桃李,容犹当之有愧色焉。

夏敬观曰:少游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吷庵手校淮海词跋》)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作者简介

作者小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邗沟居士和淮海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有的作品气格较弱。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作品评述

《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词集名。北宋秦观(号淮海居士)作。三卷。见于《淮海集》中。又朱孝臧《疆村丛书》本,附朱氏所撰校记一卷。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本名《淮海词》,一卷。(同上书) 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晁无咎) 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蔡伯世) 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 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李易安) 少游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 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叔夏) 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四库提要》) 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