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桃溪村
释义

位于鼎湖区沙浦镇,面临西江,背倚烂柯山,1216年何炎在此开村,因村边小溪两旁遍种桃花而得名。全村占地13.2万平方米,传统建筑1600平方米,最早建于1566年。

1、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桃溪村

古村概况

桃溪村位于鼎湖沙浦镇,面临西江,后倚巍峨烂柯山。全村500多户,2600多人。现为生态文明村,以种芭蕉、粉葛、茨实等经济作物为主,是肇庆鼎湖区农村最为富裕的乡村之一。村民多数饮用烂柯山泉水,长寿老人不少,“七十古稀之人”在该村不稀有了,村里最长寿者108岁,前年去世。

得名与传说

先祖何氏自先秦从中原迁徙至韶关南雄珠玑巷,至南宋期间,何秘得五子,大儿子长大后留守南雄,其余四个儿子到广东各地创业。二儿子何琛到了番禺沙湾,三儿子何琰于1216年来到鼎湖沙浦烂柯山下,在西江边建村开业(何琰后来曾任肇庆府通判)。何琰还有两个弟弟分别到了新会与惠州落脚。

何琰开村以来,迄今已近八百年。历代先民因地制宜,在村落建筑上讲究风水。烂柯山有小溪流到村边,人们在清洌的小溪两旁遍种桃花。桃花盛开之日,与丽日蓝天一同倒映在溪水之中,似云霞,似彩锦,如诗如画,此村故名桃溪。

桃溪村的主街是桃溪大街,沿西江建起,近两里长,街面用长条花岗石铺砌。全村共有8间坊,14座祠,5间厅,2座庙,一间书院。在大街的南边按耙齿状建起了36条整齐划一的里巷(里弄)。每条巷口都有一座牌楼,飞檐上有灰雕,檐下花岗岩牌匾镌刻着此里弄的名称。上部与两侧绘有各种彩色图画。“仁厚里”、“敦睦里”、“昌德里”、“居贤里”、“兴义里”……从巷里的命名,就有一股浓烈的儒家文化气息扑鼻而来。里巷的地面也是用长条花岗石铺就。

桃溪书院旧址

桃溪村人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文化教育。桃溪书院便是代表,桃溪书院旧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青砖灰瓦,旧迹尚存,前沿是绿色琉璃瓦,大门飞檐正中,是一个古体的“寿”字。两边雕刻着蝙蝠图案。意为福寿俱全。还刻有飘飞向上的白云,喻为读书日后大可“平步青云”。

桃溪书院旧址原有“桃溪书院”牌匾,该匾于道光年间重修,用花岗岩雕刻。1988年,桃溪村创建桃溪小学,这块道光年间重修的“桃溪书院”牌匾便被移到了桃溪小学,被镶嵌在校园大门上,以之彰显桃溪村历代重视文化教育。

桃溪书院旧址前有一棵与书院同龄的鸡蛋花树,树高十多米,虬枝苍劲,饱受风雨雷暴侵袭,多次枯枝发新芽,如亭如盖。据说当属岭南最为古老的鸡蛋花树。(近日有人前来出价3万元欲购此树,遭到村民严词拒绝)。

桃溪书院旧址前的江边沙滩上,曾立一支“文笔”(文革期间被毁)。桃溪村村民的习俗一向是免费读书,民间传说明代状元伦文叙(伦文叙是南海人,47岁时病故于任上。)曾在桃溪村书院读过书。

何真人祠:

桃溪村东面的“何真人祠”于清乾隆初,以开元庙改建而成。光绪三年重修。曾任监察御史的爱国名臣苏廷魁(鼎湖人)所书“真人祠”的真迹镌刻在大门上方,“文坛怪杰”彭泰来(鼎湖人)所书的“何真人庙碑”手迹石刻现嵌在祠堂大厅里。此两人真迹现存世极少,值得重视。在桃溪村的何氏家谱中(文革期间被烧毁,幸有香港族人存留),新发现有彭泰来及清初大文学家屈大均等人咏赞桃溪及桃山寺(烂泥柯山上有寺院名曰桃山寺,已毁)的一批诗文,文采飞扬,却未在世上流传。

何真人祠为硬山顶,三进深,五开间。头进为十四架椽屋,前后乳袱用两柱,前檐乳袱上有三朵斗拱。后进为十六架椽屋,前扎牵,用三柱。抬梁式梁架,前有月梁,次间有横梁。梁下有彩绘的图画。大柱底座为花岗石,圆柱的坤殿木至今仍保存完好。

2、江西省婺源县桃溪村

桃溪村位于婺源县城西北37公里。建村于北宋咸平年间,为明朝吏部尚书潘潢、兵部尚书潘鉴、工部尚书潘旦故里。全村百幢房屋,多为明清建筑。如明正德间潘潢书屋,砖石木结构,宽10米,纵深12米,高9米,占地120米平方米;屋前有鱼塘两口,屋内前后进共三间,前堂有楼,木磉,方格窗,青砖铺地;大门首保存明嘉靖间婺源知县郑国宾题额"太宰读书处"。又如明万历间江西布政司参议潘之祥故居,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宽10米,深16米,周环高8米的封火墙,占地面积160平方米;正堂三间两厢,深天井;前后堂之间有木照壁相隔,后堂三层楼,两边有廊房,中有小天井;梁仿、雀替等深雕图案,方格门窗,青砖铺地。村中多桥,共有36座,散布在穿村而过的溪流上。其中五桂桥由潘峰建于明初,单孔石拱,长9.4米,宽4米,高5米,桥头有木樨五棵,古有诗云:"桥头有五桂,月窟移仙根;八月开金粟,清香度几村。"环村昔有石门孤月、峭壁飞泉、岸柳垂阴、桃花流水、松土积雪、碧井澄泉、万卷层峦、金山宝塔、桂花桥、曲池轩十景。

3、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板桥镇桃溪村

基本信息

桃溪村隶属于板桥镇板桥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镇边,距离村委会0.5公里,距离镇0.7公里,国土面积268.02亩,海拔1661米,年平均气温15.4 ℃,年降水量928毫米,适宜种植粮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132.02亩,其中人均耕地0.63亩;有林地2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1户,有乡村人口220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人,劳动力13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1人。

经济状况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3万元;畜牧业收入16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头,肉羊2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工资性收入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4元,农民收入以粮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0人,在省内务工20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