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涛城镇 |
释义 | 【概况】涛城镇位于安徽省郎溪县东南部,地处北纬31.06度,东经119.15度,海拔14.7米,辖区面积79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74个村民组,人口约28000人,全镇耕地面积35903亩,林地面积32000亩,水面7600亩。该镇地理位置优越,距县城仅14公里,与县城郎川大道相连接,祥花线纵贯全镇,南接318国道,西交望十线,已立项的溧黄高速将穿境而过。涛城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耕地、水面、山场、茶园等资源丰富,盛产黄砂、萤石、瓷土,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总部及大部分分场均在其境内。涛城镇是典型的江南小镇,境内山岚起伏,河湖密布,风景秀美,白云山、狮子口风光俊秀,据县志记载,古时郎溪八景,涛城独占其二,一曰:“茅岭凝青”,二曰:“涛峰远眺”。东部山地和丘陵系天目山余脉,西部平川河流承接广德诸山之水,源自广德境内的桐汭河和无量溪河流经境内,并在合溪汇合,始称郎川河,郎溪县也因郎川河而得名。郎川河自东向西贯穿全镇,入南漪湖经水阳江直通长江,河上水利枢纽工程——中斗闸设置在该镇红星村。据《建平县志》载:古时此地山洪暴发时,波涛汹涌,其声如吼,故曰:“涛城”。古为递铺,系郎溪通往广德的重要通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建镇历史,今日的老街仍然能显示出昔日的繁华。建国前,这里曾是中共郎广中心县委机关驻地(集镇上阳村的永盛磨坊),老街的阚家茶馆曾是新四军的地下交通联络站。建国后,这里一直是郎溪县的东大门,如今,这里是致力于经济发展的郎溪县城“卫星城镇”。 【综合实力】2010年该镇经济迅猛发展,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3000万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增长19.2%。 【产业承接】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0年,该镇组建12个招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飞地经济”合作和组团式项目承接成效明显。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工业项目16个、农业项目2个、商贸项目1个;亿元项目4个、5000万元项目5个;落户县开发区无锡工业园项目5个,协议引进内资9.33亿元,实际到位内资5亿元,增长78.5%。 【项目建设】该镇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并以重点项目推进为龙头,推进新签约和续建项目的建设和建成。2010年新签约19个千万元以上项目中,8个项目开工建设,安邦纤维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6个重点续建项目中,世宸照明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加大项目编报和争取力度,共完成长乐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兴宙医药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天成包装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瑞芬得油脂“专精特新”及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阿拉法胶粘制品初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创省级优美乡镇及省级生态村、庆丰村“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建设等9个争取类项目的编报。 【园区建设】该镇以“园区建设突破年”活动为抓手,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投资发展公司、经济开发公司,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完成西区3000米主供水管网延伸;1300米干道建设已完成清表、补偿、勘探、设计、预算等阶段性工作;土地属性清理工作结束;地上物补偿初步标准已制定,土地收储开始启动。园区内违法建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飞地”经济园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评审。加强了与上海白茅岭社区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飞地”园区建设。 【工业增长】新增锡沪非金属设备、昊博棉纺、福盛木业、阿拉法胶粘制品、重振钢构型材、安邦纤维6家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20家,20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70.4%。新认定省科技民营企业1家,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受理企业1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1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增长60%。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增长47.6%。关停资源型、耗能型小企业4家。工业企业万元GDP能耗0.03吨标煤,低于全市平均值。 【集镇建设】完成集镇总体规划及东、西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分步实施、逐步拉开集镇发展框架。5处开工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已竣工面积3000平方米。郎广路集镇段改造工程完成工程设计、预算和招投标工作,目前已正式开工建设。中学路和上阳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长乐东路商业街主体工程已完工。文明创建有序有力推进,坚决形成打击违法建设高压态势,集中开展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以及违章建设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共拆除违章建设户外广告和雨棚等构筑物140余处,危房改造71户,集镇面貌明显改观。 【农村发展】总投资1000万元的2万亩标田项目已完成初设调整,即将付诸实施。5500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进入初设阶段。村级公益事业深入推进,共上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7个,9个建设完工并通过验收。农业政策性保险深入人心,共完成44770亩农田农业政策性投保,资金共计22.7万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总数已达10家。凤河村一次性成功实现土地流转11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思源生态和飞艳禽业分别获批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思源生态省级无公害种植基地复评通过,飞艳禽业标准化养殖小区建成运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庆峰茶叶合作社和凤凰山茶叶合作社“龙溪湖”剑芽和“茅岭岭青”茶叶分别在2010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安徽省农博会上双双获得金奖,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烟叶、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特种种植,以及以鱼、虾、鳖、獭兔、朗德鹅为主的特种养殖农产品生产基地。 【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011.8万元,累计受益农户达43295户。加快各项工程类民生工程的实施和建设,梅村高村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点投资40万元,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并顺利通过验收;庆丰和黄墅两村安全饮水工程投入160万元,如期完成总管铺设及入户安装,解决2个村共计3100人的饮水困难;投资400余万元实施小农水项目建设;投资19.8万元建设110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投资130万元启动梅村中心村安置房建设;郎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到扫尾阶段,总投资600万元;争创市级农村公路示范镇,新建村村通水泥路2.6公里,养护通村公路41公里,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新建7个村级标准卫生室并投入使用,做到群众小病不出村;改造365座农村卫生厕所。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及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防治,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扎实开展。全面落实低保、五保、特困救助等各项政策,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老龄人和残疾人事业,着力构建和谐涛城。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00万元,比年初净增800万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52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58万人,参合率98.95%。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挂牌成立、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成投入使用。建立全镇16000余名劳动力信息资料,技能培训劳动力280余人,召开三次企业用工座谈会,组织两次企业劳动用工招聘会,为企业解决用工300余人。 【社会事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和新建工程项目按期完工。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整治和校园人防技防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参加县首届合唱节、男子篮球联赛等文体活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扎实开展“人口计生工作提升年”活动,全面提高村两委干部和计生专干待遇保障水平。广场舞蹈、军鼓演奏等群众自发性文化娱乐生活多姿多彩。“十二五”规划纲要及旅游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全面推进“五五”普法,代表全县接受“五五”普法验收。全面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人民武装等工作。 【效能建设】高度重视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办结人大代表建议和提案14件。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成立镇行政服务中心,将行政审批、农技服务、法律服务、劳动就业保障、涉农补贴,以及“三资”管理等事项全部纳入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办结。严格执行政府性投资项目审计制度。政府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阳光村务”扎实推进。扎实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践行廉政准则,优化政治生态”主题学习教育和“创先争优”三项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工作责任落实,严格绩效考核;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长活动,加大政风行风评议;建立健全重点工作督查机制,政府执行力不断提升。全面开展消防、水陆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保持稳定态势。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包案调处等制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平安涛城”、“法治涛城” 深入开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