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
释义 | 概述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史10年以上的病人,当表现为肾病综合症(三高一低)时称为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糖尿病继发肾病综合症不到10%,但由于糖尿病是常见病,糖尿病肾病所致肾病综合症占继发性肾病综合症的10%、全部肾病综合症的2%,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常伴有高血压、肌酐清除率下降,如不经治疗,一般四年内发展至慢性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的病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的病因应从基础病(糖尿病)及肾病综合症两个阶段来考虑。 基础病糖尿病多因过食或饥饿失常,食积生痰;抑郁或焦虑,肝气横逆犯脾,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停聚为痰湿;痰湿内蕴,肺卫失于调节,每易感冒风寒;痰湿郁久化热或感冒风寒人里化热。痰(湿)热内蕴,耗伤气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阴津受损,血液粘稠;加之痰湿内阻,三者均可致血行不畅,形成瘀血。可见糖尿病患者痰湿内蕴为本,继发内热、气阴不足、瘀血为标。 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则在前者基础上产生两方面变化。一方面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肾不主水致水湿泛滥;另一方面,脾气下陷,肾虚封藏失职致精微漏出。尿中蛋白是入之精微物质,大量蛋白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虚亏,形成恶性循环。可见从糖尿病到肾病综合症的过程就是气阴不足加重的过程,即由于阴精漏失,阴损及阳,逐渐转人阳虚水停。故阳虚水停是结果,痰(湿)热内蕴,气阴不足致精微漏失是致病之因。 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从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糖尿病肾病应系统治疗,在配合西医降糖、降压等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还应该采取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平时治疗糖尿病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减轻胰岛素抵抗;二是治疗血糖难控因素,如感染、疼痛、失眠、抑郁或焦虑等。前者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时兼顾;后者应据具体情况而定,中药虽然有效,但疗程较长,且不能解决很好地对患者进行活血通络的治疗,有其弊端所在。 配合肾毒净中药离子渗透疗法可以治疗腰背疼痛,进行活血等的治疗,同时配合食疗效果更佳。 对于西医来说,若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综合症,选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降压药(血肌酐小于4mg/dl)可降低尿蛋白排泄率,静点前列腺环素E有解痉扩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较其它血管扩张剂好。这些对保护残存肾功能都有好处,当然,详细的治疗方案还应依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糖尿病肾病综合症患者注意事项糖尿病病史短的肾病综合症患者,若没有糖尿病眼底改变,须及时进行肾穿刺以明确诊断,肾活检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据此再给予正确的治疗,这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1、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都会从尿中丢失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必须适量地补充蛋白质,特别是应补充优质的动物蛋白质。但到了糖尿病肾病的晚期,该病患者若还是大量地摄入蛋白质就会使血液中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升高,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适当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要限制质量较低的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 2、控制好血糖:研究表明,无论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的水平对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下降一半,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几率降低1/3。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若发展到了早期肾病阶段,最好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3、控制好血压:由于高血压是使糖尿病肾病加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应用降压药进行治疗,以使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4、要避免发生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可能会加速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进展,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发生泌尿系感染。 5、可进行中医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用中医中药治疗肾脏病往往会取得不错的疗效。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中医药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