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糖金杏 |
释义 | 温州谚语云:“囡儿出嫁要分糖金杏。”这是温州一项有特色的民俗。石榴,温州方言叫“金杏”。糖金杏,是将白糖染成红色,煎成浓汁,然后用模具压出石榴形状,冷却后即成。据说,它最初是纯白色的,因为当时没有食物染色剂。以后随着人们对红色的喜爱,而民间做喜事,则普遍把红色作为吉祥、兴旺、喜庆的象征,如婚娶时,除环境装饰上满堂皆红外,新娘要穿红衣红裤,腰系红带,头顶红绫,足穿红鞋。新郎要披红......等。为符合民族的审美观念,糖金杏也变为红色了 种类糖金杏有大、小两种,大的一个有三四斤重,小的一个仅几两重。惯例是,在送日时,男家要用方盛,送到女家,一般是大的送一个,要插上彩色绒球,用玻璃匣子装好,摆在新房中,小的则视女家亲友多少而定,有多少家亲友,就送多少个,表示祝贺新婚夫妇早生、多生子女,像石榴般的多子。 由来石榴,为什么叫“金杏”?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古代,温州属吴越地区,五代归属吴越国管辖。武肃王钱镠为王,定都杭州。因“榴”字和“镠”字谐音,犯了国讳,为避讳改“石榴”为“金樱”。在发音时,用浙江方言口语(白读),“樱”字则读作“哀”。温州人就一直把石榴叫做“金杏”了。这种转音,在民俗中例子很多,是允许的。后经过世代传承,约定俗成,这个读音也就成立了。并且在人们的语言中,也出现了“笑起糖金杏打裂一色(一样)”、“囡儿大起换糖金杏”、“当心糖金杏角捣(碰)着”等谚语,可见此字已深入人心。 在温州,糖金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世纪末,糕饼艺人赵庆庚从乐清搬到温州定居,开始制作糖金杏,并在民间一直流传。 糖金杏模具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里边,居然有糖金杏模具。还是赵兴隆提供的。 老赵应该感谢叶老师,是他第一次把糖金杏文化整理了出来。发表在《温州民俗大全》里的原文是这样的:“18世纪末,糕饼艺人赵庆庚从乐清搬到温州,开始制作糖金杏,一度流行于民间,抗日期间温州三次沦陷,糖金杏一度濒于绝境,直到抗战胜利,才恢复生产,当时由赵子琴松继承父业,才得以保存这项传统工艺,现经其孙兴隆改革,在包装,原料和牢度上都有很大提高。如今,在现代婚礼上,温州人在结婚分糖果时都带上糖金杏,以象征甜蜜、兴旺、吉祥如意,属于祝贺性的象征民俗,反映了人们美好的心愿和人际关系上的和谐,后者比前者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老赵有了叶老的文化支持,自然牛了起来。自以为自家的糖金杏才是正宗货,所以才会在自己的花车上写上那句杀伤力极强的广告语——“买杂牌糖金杏太太生杂种。 不得不佩服老赵的穿透力,直奔主题,直接践踏了这个行当赖以发展的内因:讨彩头。其实,又有谁授予过他”正宗“的牌子?糖金杏也没有什么国际认证。谁又能够证明糖金杏是他爷爷的独家发明? 民间传说关于糖金杏,下面这个民间传说能够说明些问题: 石榴的果实里面含有许多颗子粒,口味甜中带酸,浙南民间历来将其作为吉祥之果。除了以瓯绣、米塑、剪纸对其颂扬之外,女孩子婚嫁时以此作为礼物送往男家,谐“多子多孙”(酸)之意。 后来为什么改用糖石榴(糖金杏)作为礼物呢?这里面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位书画爱好者,名郑德有,出身富裕之家,年过半百,生有二女,长女订婚那天正是金杏成熟之时,其妻平时为自己未为郑家生个男儿传宗接代而烦恼,这次想把大女儿的婚事办得既隆重又不失体面。一日闻小贩沿街叫卖金杏,忽灵机一动,嘱郑德有在大女儿订婚前一日将金杏全数购下,次日一部分送往男方,一部分送给左右邻舍,以讨口彩“多子多孙”。不料此事弄巧成拙,第二年正月初八,次女订婚之日,因天气寒冷,市场上何来金杏?二亲翁却故意作难,放出口风:“二女儿应该与大女儿一样么,不知郑家预备了多少只金杏?”郑闻言暗中着急无计可施,一日对门一老者八十寿诞,用米粉做寿桃,从中得到启示:何不将金杏改成糖制的?既好看又好吃,他找到一户“糕间老司”,不惜代价请其制作糖金杏,自己亲自在选来的桃木上画好金杏图样,写上“子孙满堂”四字,又重金聘请雕刻老司刻制模具,用白糖与饴糖作原料,赶制了数百只糖金杏。因糖金杏里面是实心的,耗糖甚大,但外形逼真,所费财力、物力、精力远胜真金杏。二亲翁得知此事后,深为感动,赞郑德有“争气不争财”。后来温州民间凡女孩子订婚都仿效郑家,形成“糖金杏”送人的习俗。 本来就是民间的东西,是真正的全民所有。老赵却要据为已有,这个结果,肯定是叶老师没想到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