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驼 |
释义 | 唐驼(1871~1938),原名成烈,字孜权,号曲人,江苏武进人, 书法家,近代印刷业开拓者。 名字由来因写字坐姿不正而成驼背,改名唐驼。 学书经历5岁丧父,与兄妹靠母洗衣为生。6岁入塾,自幼苦学书法,宗王、欧,后自创一格,时称唐体。 书法成就1901年,为上海澄衷学堂缮写课本《字课图书》8册,3000多字正楷书写,清晰优美,从而名扬沪上。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争相以高薪聘他缮写教科书。以书法起家,且为商界写招牌,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的市招都是他的手迹,与沈尹默、马公愚、天台山人并称题额写匾四大圣手。钞券上的中央银行、邮票也有他的手迹,在当时收入为沪上之冠。代表作有《武进唐驼习字帖》、《孝弟祠记》、《育和堂记》等。 印刷业开拓者他深感国内印刷术之落后,赴日本学习印刷技术三年。1906年,与人合资创立中国图书公司,因经营不善,应聘为副经理,整顿内部,渐有起色。因大火焚毁,转往商务印书馆主持碑帖画册的编选和出版。中华书局成立后,应聘为该局印刷所副所长。凡重要业务,如地方官钱局钱票、交易所的成单证券、爱俪园佛经经籍等印件,均由他亲自接洽,亲自缮写合同或信件。当中华书局经济陷于困境,由于他苦心经营,印刷业务发展很快,而改变了书局的逆境。 在任中华书局印刷所副所长期间,他大力引进日、美、英、德等国先进印刷机器,并请德国专家传授技术。数年间,中华书局的出版和印刷事业突飞猛进,教科书印刷占全国3/10。1938年该厂引进5架德制巨型轮转凹型机印邮票和钞票,发展成为远东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完成了他当年的夙愿。 由于深知印刷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向,他先后选送沈逢吉、柳傅庆等人留学日本、法国。沈逢吉后来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凹版雕刻家,并培养了以雕制民国中央银行孙中山头像而闻名世界的名雕刻家赵俊等40余人。柳傅庆后来曾创办主编我国第一份学术性印刷刊物《中国印刷》,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照相排字机,被德国印刷界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珍宝”。 逸事磨墨机在六年内挥毫三万副对联。曾雇用两三人磨墨,但磨墨费时费力,他竟研究制成磨墨机。 广告创意先锋20年代末的一天,蓝天白云,银鹰盘旋在上海的上空,突然撒出了万千色彩斑斓写着卖字润格的小型降落伞,引起万人伫立街头仰望的轰动效应。这则中国广告史上空前杰作的创意和实施者就是书坛奇才唐驼。 相关作品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