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利乌派 |
释义 | 在君士坦丁时代,基督教在教义、经典、组织和礼仪诸方面尚不统一,教派争端激烈.当时正统的基督教会在神学教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两派:其一为三位一体派,流行于帝国西部与埃及,代表人物为阿塔那修(一译亚大纳西,希腊教父,约293——373AD),主张三位一体论,认为耶稣既是受造物又是上帝的一部分,是圣子,与圣父同性同体。另一派为阿利乌派,流行于利比亚和帝国东部,代表人物为阿利乌(Arius,约250——336AD,利比亚教区主教),他反对三位一体论,主张圣子不是上帝,只是来自上帝,与圣父非同性同体,仅属于受造之物。两派都通函帝国各地教会互相攻击,激烈辩争,几乎所有的教会都卷入了这场纷争。 阿利乌教派与正统教派在教义上的主要区别的是:阿利乌教派强调基督的人性,否定基督的神性;而所谓正统教派认为基督既是真正的神又是真正的人。由于否定基督的人性就在实质上否决了教会的神圣性,因此阿利乌教派必定被认为是异端。 从基督教产生以来,其基本教义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今天亦然。争论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督的性质问题,即:基督究竟是人还是神?抑或既是神又是人?显然,这是基督教的最基本的问题。因此,阿利乌教派是基督教历史上最早的能称之为教派的派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