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赛儿起义 |
释义 | 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生卒年不详)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在扫墓归途偶得一石匣,内藏有宝剑兵书。经日夜学习,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传教于山东蒲台、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贫苦农民争先信奉。 起义简介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唐赛儿于十八年二月与刘信、宾鸿、董彦升等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明青州卫指挥高凤领兵镇压,被打死。明成祖朱棣以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派都指挥佥事刘忠佐之,率京营五千人星夜驰赴山东,围卸石棚寨。唐赛儿遣人诡降,言寨中食尽水缺,谋从汲道撤逃。柳升信以为真,统重兵防守汲道。起义军乘夜突围,杀死刘忠,转战安丘、诸城等地。但终因官军众多,又遭山东都指挥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朱明廷为搜捕唐赛儿,竟然逮捕了山东、北京等地的数万名出家妇女,而唐赛儿等人还是安然逃走,不知所踪。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称卸石棚寨为唐赛寨。 起义经过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初十,一封奏折由直隶沂州卫传到了朱棣手中:“莒州贼董彦杲等聚众两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大行劫杀,莒州千户孙恭等往招抚,杀其从者,势甚猖獗。”这就正是《明史》等所谓的“永乐十八年二月,蒲台妖妇林三妻唐赛儿作乱”。实际上,在沂州卫上奏之前的几个月,唐赛儿的教众已经起义。 唐赛儿的部下董彦杲、刘俊、宾鸿等率众两千余人,占据益都卸石棚寨,以红白旗为号,声势日盛。永乐十七年(1419年),青州卫指挥使高凤带兵围剿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益都山区的有利地形,设下埋伏,诱敌深入,将官兵引进了葫芦谷。在狭隘的山谷中,唐赛儿带领伏兵杀入敌阵,大败官兵,高凤也被杀死。 吃了亏的官府也学了点儿乖,随后便派莒州千户孙恭前往招抚。可起义军怎会相信这些反复无常的人,他们拒绝了孙恭,并把随同前往的官兵也杀掉。只是这些事情都被地方官一直隐瞒不报,他们或许以为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能镇压就镇压,能招抚就招抚,最好别震动了朝廷,否则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可好算盘盘算来盘算去,最终却是“三司皆以不蚤发系狱”。 地方上出了这等大事,朱棣闻奏大惊,山东乃是漕运要道,是供给京师的基础,万万乱不得。朱棣遂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官,精选5000京师精锐人马赶来镇压。临行之前,朱棣面授机宜:“贼凭高无水,且乏资粮,当坐困之,勿图近攻。” 青州唐赛儿寨 永乐十八年,山东一带的白莲教众纷纷响应,揭竿而起,唐赛儿起义军声势极盛。起义军所到之处,“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三月十二日,柳升率领的官兵到达益都,围困了卸石棚寨。 此时,唐赛儿的部下董彦杲等人已率起义军攻克莒州、即墨,并且包围了安丘城,因此实际上留于寨中的起义军并不多。面对强敌,起义军采取了诈降之计,声称食尽水缺,欲从东门汲道。柳升“自以大将,意轻贼,信之”,于是赛儿趁着夜色,偷袭围寨的官军,也许此时柳升正因皇上他老人家料敌如神,放心的睡觉呢?可官军见到起义军,顿时大乱,刘忠战死,寨中起义军多数突围,赛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天明,待柳升察觉,为时已晚,仅仅是捕获“刘俊及男女百余人”。 与此同时,围攻安丘的起义军已达万余人,只是由于知县和县丞死守,一时难以攻克,至此,这次起义达到高潮阶段。这时,正屯于海上防备倭寇的山东佥事卫青,听闻安丘城危,亲自率领一千余骑昼夜赶至安丘,可见统治集团最为担忧的还是内乱,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吧!从《明史记事本末》也可看出,朱棣朝所记7件大事,唐赛儿起义便是其中之一。于是官兵内外夹击,起义军大败,最终被杀者两千余人,被俘者四千余人,而俘辱也是随后全部被杀。 本来呢,,“时城中旦夕不能支,青救稍迟,城必陷。”这对整个统治集团而言,卫青救了安丘城。而此时的柳升却不高兴了,好嘛,你解了安丘之围,那功劳还有我的吗?“升怒其不待己,捽之出。”这帮官员,到哪儿也不忘勾心斗角,仿佛蟋蟀,天生就有相斗的毛病。 安丘战败,使赛儿的起义军受挫很大,无力再与力量强大的官军作战,不久,“鰲山卫指挥王真亦以兵百五十人歼贼诸城,贼遂平,”至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唐赛儿起义便被镇压下去。 率众起义的山东奇女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奋起抗争命运的女性灿若星辰。明初山东滨州,一位名叫唐赛儿的年轻女子,揭竿而起,成就了一曲巾帼英雄的历史传奇。 唐赛儿知名于明成祖永乐年间。永乐年间,她利用白莲教为掩护,组织发动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两次大捷,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为夫报仇剪纸为兵唐赛儿,女,又名唐三姐,蒲台县西关(今山东滨州)人,生卒年不详,自幼练习武术。明初洪武末年,朱元璋的四子为了争夺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役”,山东成了主要战场,战争令百姓流离失所。朱棣登基后,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加上水、旱灾害,瘟疫流行,群众生活十分艰难。山东、河南等地的群众到了吃树皮、草根维持生活的地步。“民食草实为食。”永乐十七年,“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国榷》卷17) 在民间传说中,唐赛儿18岁结婚,时逢乱世。婚后不久,恩爱的丈夫林三被官府逼死(一说染疫病亡),唐赛儿痛不欲生,唤起了她的反抗之心,决意为丈夫和受苦的乡亲报仇。 当时,滨州民间白莲教盛行。饱受战乱和盘剥之苦的农民群众广泛信奉白莲教,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相互帮助。唐赛儿自幼好佛诵经,为了令自己师出有名,流传出一个传说。 林三死后,唐赛儿经常去坟地祭奠。一次祭完林三回村时,在山脚下的石缝里,唐赛儿发现了白莲教的书典和宝剑。此后,乡里、衙间就盛传她“通晓诸术”,并认为“剑亦神物,惟赛儿能用之”。唐赛儿于是自号“佛母”,称能预知将来事情的成败,并以能剪纸为兵马相号召,组织民众。她不辞劳苦,不避艰险,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州、莒州、即墨、寿光诸州县。 初战告捷怒斩来使唐赛儿组织的起义军,名为“白莲军”,聚众数千人。由于蒲台县地处平原,无高山密林之险,唐赛儿在青州时发现,在蒲台县城以南二百多里的益都县境内(现在杨集、朱崖两乡镇的交界处),有一个古代的卸石棚寨,峰高七八百米,四面是绝壁,易守难攻,又处于诸城、安丘、莒州、寿光等地的中心,于是唐赛儿便选中卸石棚寨作为起义的地点,永乐十八年二月十一日正式起义。 唐赛儿起义后,明政府急令青州卫都指挥使高凤包围卸石棚寨,企图消灭起义军。明军一到卸石棚寨立足末稳,唐赛儿夜间便突然发动袭击,将高凤等人当场击毙,并把处于混乱状态的明军全部歼灭。 初战告捷,唐赛儿起义军声威大振。她以卸石棚寨为根据地,不久又占领了莒州、即墨等县城,打击官府和豪富地主。青州以东的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毁官衙,烧仓库”,开仓济贫,队伍迅速发展至2万多人,震动了京师。青州以东各地的群众纷纷响应,益都、诸城、安丘、莒州、胶州等州县先后出现了十几支义军。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宾鸿、董彦杲的两支队伍。这样以卸石棚寨为中心的农民起义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唐赛儿在初战取胜后,以卸石棚寨为根据地,不断打击附近州府的官府污吏和恶霸、地主。唐赛儿所到之处,各官吏纷纷逃命,其他各路起义军也纷纷响应。据地方志记载,寿光、安丘、胶州等地都有“毁官衙、烧仓库”等打击明军的活动,一份份告急文书飞一样传到京师。为了控制局面,永乐皇帝便派出了一名大臣前往卸石棚寨进行招安,唐赛儿怒斩了来使。 寨中食尽诈降取胜在招安不成的情况下,明成祖朱棣恼怒异常,派“京营”的提督总兵官、安远侯柳升和都指挥使刘忠率五千精兵前往镇压。 面对唐赛儿领导的起义军,柳升认为“小小贼寇,不日即可平定”。二月二十八日,柳升、刘忠兵至益都后,再次包围了卸石棚寨。 唐赛儿利用敌军骄横轻敌的弱点,以“寨中食尽,并且无水”为由诈降,将柳升主力调往警戒城东有水的地方,自己却集中兵力,向防御薄弱的敌营发起突袭。夜二更时,攻破敌营,杀死都指挥使刘忠。当敌主力赶到时,唐赛儿已指挥起义军从容转移。 同时,其他起义军也与明军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其中以安丘城的战斗最为激烈。当时,安丘、莒州、即墨三地起义军一万余人围攻安丘城,眼看就要攻下时,在山东沿海负责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卫青率兵赶到,使起义军腹背受敌,最后失败。地方首领赵琬被俘就义,义军死伤两千多人,被俘者四千余人,皆被明军所杀,妻小被官府没收为奴。 隐匿民间不知所终唐赛儿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虽然只有60多天的时间,但是击毙了明朝两员大将,取得了两次大捷。在唐赛儿起义失败后,明朝统治者派柳升指挥军队追击从卸石棚寨突围的起义军,把俘获的起义军将领全部处死。但是起义军首领唐赛儿却已逃走,这使永乐皇帝震怒,下令将柳升下狱,将参议、按察使、布政使以及出现起义各县的官吏全部处死。 为了防止唐赛儿出家为尼,混入道姑行列,永乐皇帝在同年三月和五月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于是先后有一万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师诘问,但是唐赛儿还是“不知所终”。 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明王朝的统治,更震撼了通过农民起义夺得政权的明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明王朝不得不对农民的压榨和剥削作了一些让步。据明史记载:“是月,赈青、莱饥。”第二年(1421年)成祖“诏罢不便于民及不急诸务;蠲十七年前逋赋,免去年被灾田粮。”这种当月就赈灾青州、莱州,随即罢免徭赋及受灾田粮的举措,与唐赛儿的抗争密不可分。 自唐赛儿起义以来,她的事迹便成了山东滨州、青州一带群众茶余饭后的话题。有的说唐赛儿在牢狱里被戴上了手铐脚镣,可她轻轻一抖,手铐脚镣便全掉下来了,从此她便升到天上;还有的说唐赛儿跑到大草原成了一个部落的首领……如今唐赛儿当年起义的地方——卸石棚寨被称唐三寨。寨顶现有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立石碑:“唐三寨由来久矣,自大明永乐十八年,蒲台民林三之妻唐赛儿者创修此寨,而山因以名焉。”直到现在,卸石棚寨仍存留寨墙、舂米石臼等遗物。 滨州人民为了纪念唐赛儿,在滨州城南、滨州黄河大桥以北修建了唐赛儿雕像,在原蒲台县西关原址修建了唐赛儿祠,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