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碳五 |
释义 | 轻烃又名碳五、拨头油、石脑油、凝析液,我国年产近千万吨,但轻烃的有效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深圳日研的成果对于重组分较多的轻烃,添加油公后轻烃可直接供车使用;对于中等组分为主的轻烃则添加油公后,轻烃以适当比例掺入汽油中使用;对于轻组分较多的轻烃,则在汽车上另外安装一套从液态轻烃转化成气态轻烃进入发动机汽缸作功的转化系统。 经使用证明,车用轻烃油与汽油相比,动力不下降、与汽油相当,单耗比汽油下降3%~5%,尾气下降90%以上,排放达欧Ⅱ、欧Ⅲ标准。成品车用轻烃油零售价比汽油便宜0.50元/升以上,与液化气价格相当。具有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可使石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乙烯副产裂解碳五可得到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异戊二烯、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异戊烯、1-戊烯、2-丁炔、3-甲基-1-丁烯、环戊烷、环戊烯、异戊烷、正戊烷等;其中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这3种双烯烃含量约占一半左右。 碳五烃类中含有三种双烯烃类:环戊二烯15~17%,异戊二烯15%~20%,间戊二烯10~20%,近年来,碳五馏分的利用已由初期的混合利用转向分离单组分的利用,同时向制备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发展。三种双烯烃类的主要用途有、 (1)环戊二烯(CPD):能进行聚合、氢化、卤化、加成、缩合和还原等反应,用途广泛。环戊二烯的活性高,已成为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途有:①生产多种橡胶,如顺式聚环戊烯橡胶和乙丙橡胶等,尤其是降冰片烯橡胶可用于减震防震领域中;②合成石油树脂,产品性能良好,可用作干性油、增粘剂、固化剂、增塑剂、防腐剂、油墨或其他高分子掺合改性。也可制备硫化水泥,用于建筑和铺路。 环戊二烯聚合产物有双环、三环、四环和五环结构,其中以双环戊二烯(DCPD)用途最大。由双环戊二烯与乙烯、丙烯共聚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具有很好的耐候、耐老化、耐酸、耐热、耐化学品等性能,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品配件。目前,工业化乙丙橡胶第三单体主要有双环戊二烯、乙叉降冰片烯、1,4-已二烯。其中,乙叉降冰片烯以硫化速度快、收率高、二次反应少而应用最广。乙叉降冰片烯可由双环戊二烯与1,3-丁二烯反应,再经异构化而制得。此外,双环戊二烯与环戊二烯共聚,可得到机械强度高、能与天然胶媲美的通用橡胶。此产品目前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进入工业化研制阶段。 双环戊二烯经热聚可制得用于涂料、压敏胶粘剂、热熔型胶粘剂、印刷油墨等领域的石油树脂;由双环戊二烯制备的金刚烷类药物是治疗A型流感的特效药;由双环戊二烯加氢制得的四氢化双环戊二烯及其衍生物可用作高能赛车、导弹的高性能、高密度、高热值燃料;在双环戊二烯中加入催化剂和活化剂,可制成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形状复杂的RIM制品;双环戊二烯与多种醇反应,可生成一系列醚或酯类产品,合成气味优雅的香料;在羰基钴或氧化铑催化剂作用下,双环戊二烯与一氧化碳进行羰基反应生成二醛,再进一步加氢合成多元醇,可用作增塑剂;双环戊二烯还可以与金属元素(如铁、镍、钴等)结合形成比较稳定的金属有机物,如二茂铁,不仅可在燃料中使用,节能消烟,而且还可以用作紫外线吸收剂、合成氨的催化剂、耐磨材料的促进剂等。除此之外,双环戊二烯还可用于桐油、亚麻仁油、大豆油、鱼油等的改性,以加速其干燥,提高耐水、耐碱性能。双环戊二烯另一潜在需求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它能替代苯酐生产各种牌号的聚酯树脂。 环戊二烯的卤化反应及其衍生物是合成药物的原料,如杀虫剂氯丹、七氯等。其他农药如硫丹,易分解,残毒较小。制造除草剂能在土壤中分解。由四氢双环戊二烯重排可制备金刚烷类药物,是治疗A型流感特效药。 美国双环戊二烯的主要用途是:石油树脂占50%,不饱和聚酯树脂占27%,乙丙橡胶弹性体占13%,其他(合成阻燃剂、农用化学品)占10%。 (2)异戊二烯(IP):主要用途有: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系列,包括异戊橡胶、丁基橡胶、负型光刻胶原胶、IP与苯乙烯嵌段共聚体等;②合成萜烯类化合物,制取新激素、维生素E、化妆品角鲨烷、香料等;③生产二氯菊酸乙酯高效、低毒农药杀虫剂。 (3)间戊二烯:常用作合成橡胶、塑料、尼龙、萜烯类树脂和精细化工原料。高纯度间戊二烯可制备高级石油树脂,用作粘结剂、涂料、环氧树脂固化剂、顺酐、马路标漆等。 世界碳五馏分综合利用现状 碳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通过它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碳五的开发利用。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可从乙烯装置碳五馏分中分离出来,是碳五利用的重要内容。日本是碳五综合利用最好的国家,特别是在开发碳五系列精细化学品方面更为显著。将碳五馏分的80%~85%用于分离异戊二烯,然后再将其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和香料、化妆品、药品、杀虫剂等。还将碳五馏分分离后用于生产石油树脂、制造路标漆、热熔胶、印刷油墨和橡胶增黏剂等。其中瑞翁公司是碳五综合利用的典型代表,其碳五利用率达80%以上,是世界上碳五利用率最高的企业。 美国碳五分离利用率达到了70%。从裂解碳五中首先分离出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用来生产各种石油树脂,现有石油树脂的年总生产能力达17万吨。 目前我国的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了500万吨/年,其中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率还不到20%,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了一些碳五分离装置,如:上海石化的2.5万吨/年工业试验装置,扬子伊士曼化工公司1.8万吨/年碳五石油树脂装置等。碳五的开发利用途径极为广阔,其中,下游产品的加工延伸特别是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的加工利用,产品应用广泛,附加值高。 上海石化2.5万吨/年碳五分离和综合利用装置:该2.5万吨/年碳五分离和综合利用工业试验装置总体上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包括六套装置:①2.5万吨/年碳五分离;②1200吨/年甲基庚烯酮;③400吨/年二氯菊酸乙酯;④1000吨/年甲基四氢苯酐(系酸酐型固化剂);⑤2500吨/年间戊二烯树脂;⑥1800吨/年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碳五即戊烷,化学式C5H12,烷烃中的第五个成员。碳五有3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沸点36°C)、异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甲基丁烷”,沸点28°C)和新戊烷(系统命名法为“2,2-二甲基丙烷”,沸点10°C),“碳五”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 正戊烷 CAS No.: 109-66-0 分子式: C5H12 分子结构: 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分子量: 72.15 理化特性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薄荷香味。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制造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异戊烷等。 健康危害: 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可引起轻度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 异戊烷 以下是更多资料:中文名称: 异戊烷 英文名称: isopentane 中文名称2: 2-甲基丁烷 英文名称2: 2-methylbutane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易挥发液体,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也作溶剂。 健康危害: 主要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重者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慢性影响: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皮肤长期接触可发生轻度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极度易燃。 危险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新戊烷 简介无色气体或极易挥发的液体;蒸汽压146.63kPa;闪点<-7℃;熔点-19.5℃;沸点9.5℃;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59;相对密度(空气=1)2.4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4(易燃液体);主要用途:是汽油的主要成分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症状,重者意识丧失。长期接触可致轻度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380g/m3×2小时(大鼠吸入);大鼠吸入270g/m3×2小时,侧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25.2、116、332、800mg/m3×117日,未见中毒反应。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气体,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或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如无危险,就地燃烧,同时喷雾状水使周围冷却,以防其它可燃物着火。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若是液体,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