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汉字谈:可作名词,意为言论;作动词,谈论,讨论。也是中国姓氏之一:谈。

中文名:谈

姓氏:如:清代诗画家谈炎衡

名词:言谈举止

动词:谈论

拼音:tán 繁体字: 谈

部首:讠,部外笔画:8,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言,部外笔画:8,总笔画:15

五笔86&98:YOOY 仓颉:IVFF

笔顺编号:4543344334 四角号码:3978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C08

基本字义 说

--------------------------------------------------------------------------------

谈姓

姓氏来源

1: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 封殷帝乙长子微子启于宋为谈国,又名为郯国,传国三十六代至谈君,后于战国时期于越国合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谈。

2: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子孙以国为氏”。望出梁国、广平。(汉置广平郡,现在河北省鸡泽县。)

3: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亦有谈氏。后谈氏为避仇改为谭氏一说(经历史考证谭氏出处只有此说法符合史实)。

4:源出于己姓,相传少昊后裔的封地在郯国(今山东郯城西南),战国初期,其后代遂以郯为姓。(上古时代“谈”、“郯”同音通用)。

谈姓典故

望出梁郡—— 源自商周。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①

——注释①: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一凤多惠政②;二飘富清诗③。

——注释②:明代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一凤经理其事。后知应山县,多惠政。

注释③:清代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④;文圃擅翎毛⑤。

——注释④:清代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

注释⑤:清代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⑥。

——注释⑥:唐代曲阿人谈戴(丫9n音演。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湖州爱知府之政⑦,丹阳传贤尉之诗⑧。

——注释⑦: 上联说明代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注释⑧:下联见注释⑥。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⑨;

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⑩。

——注释⑨:唐代名人谈弘苞的事典。

注释⑩:见注释⑥。

历代名人

现代名人

谈家桢(1909--2008),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为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院。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7年,当选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9年,当选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德国康斯登茨大学功勋奖;美国加州政府荣誉公民称号;

1984年,加拿大约克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1985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1995年,求是科学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国际编号为354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谈家桢星”。

中国遗传学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

《中国遗传学报》主编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

第八届(1948年,瑞典)国际遗传学大会常务理事

第十五届(1983年,印度)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

第十六届(1988年,加拿大)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

第十七届(1993年,英国)国际遗传学大会副会长

第十八届(1998年,北京)国际遗传学大会会长

日本遗传学会名誉会员

英国遗传学会名誉会员

美国罗斯福夫人肿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科学顾问

国际遗传学报顾问编辑

国际生物学与哲学杂志顾问编辑

美国《科学家》顾问编辑

谈镐生(1916—2005)著名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70年代以来,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并积极指导和支持力学的基础研究,首先提出在中国建立分两级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对中国力学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其侄谈维煦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江苏武进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曾任国民党政府军委员会政治部秘书、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参议、新疆日报社社长。1949年在新疆起义。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轻工业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陕西省第五届主任委员,陕西省第五届政协主席,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

谈氏即为谭氏由来(因为是谈氏分化出的姓氏,因此谭氏归属谈氏。)

谭耀文出生日期1969年3月19日-,香港男歌手、演员,1988年参加第七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冠军,同届季军为郑秀文。后来在1993年与无线电视签约,转往戏剧发展。1999年,他转往亚洲电视,饰演《纵横四海》中的大反派明智杰。因强烈的戏剧张力与自身突出的演技,成功开启演艺事业的一个高峰。期后他参与许多电影与内地电视演出,更凭《野兽刑警》中的精湛演出,荣获香港电影金紫荆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演技备受认同。他一度于2003年回巢无线电视。

成就及荣誉入围

2002年凭着《野兽之瞳》入围第7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

2002年凭着《野兽之瞳》入围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获奖

1988年凭着参选歌曲《拒绝再玩》荣获第7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奖

1999年凭着《野兽刑警》荣获第4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9年凭着《野兽刑警》荣获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2001年凭着《野兽之瞳》荣获第3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谭咏麟——香港著名演员,为已故足球名宿谭江柏之子,籍贯广东新会,1950年8月23日出生于香港,是中国香港特区一位粤语流行曲歌手和电影演员,曾为失败者乐队成员,1973年任温拿乐队主音歌手,1979年单飞后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反斗星》,1984年首次在香港红馆举办个人演唱会,是于1980至1990年代的香港乐坛巨星,曾在1984至1987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连续四届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星”,至今仍活跃在娱乐界。当被问及有关年龄问题时,他常自称“年年皆为二十五岁”。谭咏麟擅长演唱浪漫情歌,是一位以快歌与台风取胜的歌手。80年代至今所获奖项众多。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其父为巡抚。谭嗣同不仅饱读经书,而且遍历南北各省,足迹踏至新疆、台湾诸地。游历中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留连忘返倍加热爱,对列强蹂躏奴役下的民众灾难倍感痛心疾首。面对满目疮痍日趋衰落的中华民族,他冥思苦索着挽救良策,终于从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中找到了变法图强的道路,形成了变法维新思想。这一思想自中法战争萌芽,至中日甲午战争后迅速发展。 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堪,在浏阳倡立学社。1896年入资为候初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学》成稿。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次年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传变法。八月以徐致靖荐,被征入京,任四品衔军机章京,参与戊戌变法。九月政变发生,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同时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来到世上仅仅33个春秋,他用鲜血与生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时间虽短,但留给后人的东西却十分丰富。一部《仁学》中留下了其深邃而又进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变法虽败,但其不屈不挠以生命唤醒国民的精神永存。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古代名人

谈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

谈迁——字孺木。清朝海宁人,明季诸生,入清隐居不出,好审古今治乱,尤熟于历代典故。有《国榷》、《枣林集》、《北游录》、《西游录》、《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海昌外志》等书。

谈寿龄 ——【创办谈氏东文学馆】清末无锡人谈寿龄,曾在淮安作幕僚,后官至四川夔州知府,卸任后定居淮安。有感于日本明治维新,嘱子孙学习实业,不得科举进入仕途。1891年捐资创办【谈氏东文学馆】,专程赴沪延聘日籍教员两名来淮安教授日文和新学。学员除谈氏子弟外,兼收外姓青年,培养了一批实业人才。银行界名人 谈荔孙、周作民即从该校毕业。

谈荔孙——字丹崖。祖籍江苏无锡,寄籍山阳(今淮安)。曾赴日本留学,攻读银行经济专科,毕业后在日本银行实习。回国后应张謇之聘,回国任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教务长兼银行科主任教习;获商科举人,调任大清银行稽核。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应聘赴南京财政部任职;同年大清银行清理结束,另组中国银行。民国7年调任北京中国银行行长。次年3月,大陆银行成立,设总行于天津,设分行于北京,任董事长。民国9年4月,辞去中国银行职务,专任大陆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职。民国20年大陆与金城、中南、交通、国华四银行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任公司董事。民国21年春,应傅作义之请,以财力支持傅在绥筹建毛纺织厂。民国22年(1933年)2月在北平病逝。终年53岁。

谈智隽——美籍华人谈智隽先生出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以及对中学时代母校的深厚情意,决定在1994年设立的溧阳市光华中学“谈氏奖学金”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谈氏助学金”,以鼓励优秀学生进入高校后继续勤奋学习成为国家建设的尖端人才。

谈文华:字潇天,1940年2月生,江苏常州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兼职教授,中国《电工技术》编委,常州供电局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未来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型期刊(ISN1004-5023)《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61年于山东工业大学毕业后,长年奔波于大江南北,从事电力系统规划、电业生产技术和发供用电管理;80年代起,还应聘为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及电视大学等讲学与授课。刚正坚毅,逆境奋进,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结合生产与教育,潜心科研,刻苦探索,著书8部。主要著作有:《新编实用电气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电气安技问答》(科技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年出版);《实用电气安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全国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分高压篇与低压篇两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出版);《电网发展与科技进步(谈潇开电办科技论文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主办的《电网技术》、《电气时代》、《电工技术》、《变压器》及《中国电业》等国家级刊物上。其中有6篇被评为全国或省级优秀论文,2篇被联合国AGRIS选中,刊登于1989年NO.2罗巴出版的《Agrindex》杂志。专题论文《Study on the feasibilitv of adopting110/20kv voltage system in China's rural electric network》被选为1988年中同电力代表团考察西欧时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资料。主要论文有《论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电网电压制》、《我国电网采用110(66)/20KV电压制的可行性研究》、《电力变压器的最佳负载与节能》、《区域划分法与时段负载系数》、《电网规划中供用电设备的合理配套》、《网络布局中分支线最佳引出角度的探讨》、《中国农村用电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论我国中小型发电机组的励磁方式》等。先后20多次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交流,并于1982年和1986年2次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做专题学术报告,曾被授予全国1978-1993年学术活动先进分子称号。为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降低发供电成本及网络建设投资,尤其是尽早在全国实施220/110(66)/20KV最佳电压制、大力推行优化的20KV城乡配电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毕生为中国电力网的合理规划与加速发展。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

谈宜富:男,1947年9月生。经济师。高中学历。现任湖北省黄石市国家税务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主要业绩成就;1985年从部队转业回地方,参加税务部门工作。一直工作在税收第一线上,从事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税收业务,积极工作,熟悉税收政策及企业财会知识,能够独立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核检查。两次参加湖北省国税局组织的全省税务系统交叉稽核检查,1995年被湖北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增值税交叉积极检查先进个人,1999年度被湖北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全省执法检查先进个人。三次被黄石市国税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黄石市国税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谈增福:1943年10月生,江苏高邮人。1962年高邮卫校(西医)毕业,1975年从南京中医学院(省办西学中班)结业,1984年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进修,1993香港姿韵美容学院(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合办)高级医学美容师班毕业,2000年全国高级男性科研修班结业。1963年在高邮市皮防院工作,为市皮肤病、麻风病防治最早创办人之一,任皮防院教研及行管负责人和医疗股长等职20余年,多次当选为人大代表、1986年获江苏省卫生厅授予的荣誉证书。1987年调至高邮市中医院从事皮肤科兼中西医外科门诊;现负责皮肤性病科和美容科男性科工作。兼任扬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华当代医学家学会副会长、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世界中医疑难病学会会员。从医37载,潜心研读,博采众长,善于用中西两法及独特疗法医治各种疣、色素痣据、黄褐斑、痤疮、脱发、银屑病、白癜风、下肢溃荡、顽固性湿疹、皮炎、瘙痒症、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经验丰富、治愈率高。亦擅长医治性功能障得、不孕症、乳房病、肩周腰腿痛、内外妇儿某些疑难杂症。诊余笔耕不倦,经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医籍有;《婚恋孕育小百科》(副主编)、《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常务主编、主审)、《中国中西医临床精要》(副主任编委)、《中华医学进展与临床》(对主编)、《中华临床医学新进展》(副主编)、《中华实用医学理论与实践》(编委)。在《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典巨著任特约编委、特约顾问编委,在《世界学术文库》等多种医籍入编论文10余篇,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多次在全国皮肤病、性病、美容等学术会上交流,获优秀学术成果奖8篇,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等3篇获优秀论文1等奖。此外,根据省内外同仁要求,协助撰写发表论文近百篇。荣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编委会“特色专科医师”称号和荣誉证书,荣获香港中华医学研究会和中国知名专科医院编委会“专科名医”资格和荣誉证书。其业绩已被辑入《中国当代医药名人》、《中国名医列传》、《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名医名术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名人录》等辞书中。

谈思银:1932年12月生,湖北当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北宜昌农业专科学校,曾任职于湖北省当阳市种子站。主要业绩: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在部队曾多次受到同级和上级的表彰。在从事种子工作30余年的实践中,曾多次起草过种子工作文件,调查小结,试验报告和上作总结。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海南、湖南、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和湖北各地,检验稻、麦、棉、油等各种作物种子达亿斤以上。均按种子质量检验规程,严格把握种子质量检验关。凡所调用于农业生产上的纯良种,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从未发生过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影响农业增产。同时根据各年实际情况,亲建基地、繁育良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奉献。1971年合写了当阳《农业技术手册》,共印了5000多册发至全市有关人员学习,对当时正确指导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1973年受到政府和人武部的表彰。1976年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荣誉证书和证章。1984年在推广“鄂沙28棉”中,荣获宜昌市农业局四等奖和湖北省农业厅二等奖。1986-1996年先后编辑和增补完成了当阳市1650-1995年的《农作物品种志》书。该志书可使后人清楚地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当阳市各种农作物新陈品种交替的历史状况,并为长期保存这些地方品种,自有品种和引进品种,给后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是当阳市一部指导农业生产有重要参考作用的工具书。1996年中共当阳市委书记胡学斌为志书写了序言。

谈洪山:1956年12月生,甘肃康县人,中专文化,康县王坝乡兽医站站长,兽医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1975年参加畜牧兽医工作。1982年参加甘肃省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年从甘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研究方向:中西医学、中西兽医学、动物检疫、农技推广、学术论文写作。独撰论文;《家畜的药物阉割发表于《陇南报》1991年11月6日第二版;《自拟肥地土散治猫吐泻时疫》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2年第6期;《蜘蛛治蛇伤4例》发表于《中兽医学杂志》1995年第4期;《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年第1期;《月石生肌散治外伤》发表于《中兽医医药杂志》1997年第2期;《民间单验方治咳嗽五则》发表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年第4期。学术交流:《对家畜针刺穴位定位与应用的商讨》、《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于1993年9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兰州主办的“全国兽医针刺免疫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交流,获专家好评,并收入论文集。《验方百合娄仁氵易 治哮喘95例的体会》、《民间验方鸡蛋药用的探讨》、《民间单方治咳嗽五则》于1994年10月在西昌“全国第三届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宣读交流,一篇论文获优秀奖,并收入论文集。《蜘蛛吸毒法治蛇伤》于1993年10月在“西北区中兽医学术研讨会”宣读交流,获优秀三等奖。《浅谈针刺牛马“四要穴”的应用》论文于1999年1月5日选入《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公报》。以上学术成果为科技兴国,保障人畜健康,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价值无法估量。1997年10月入选《甘肃省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库》。1999年12月由国家外文局出版社、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选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2000年6月载入《中毕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第四卷)。

另外,还有宋代孝子谈英、枢密院编修谈钥,唐代诗人谈戭,元代诗人谈文理,清代天文历算学家谈泰、画家谈友仁。

谈氏部分族谱及保存

(宗族——编者——印刷年代——现存地)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谈氏族谱二卷

(民国)谈吉桓主修 张绍林纂辑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二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谈节枋总修

民国二年(1913)孝思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吉林大学

【江苏丹阳】黄塘谈氐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谈金培总修

民国三十一年(1942)孝忠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历史所

注:清同治九年(1870)谈丰璜始修,此为四修。

【江苏武进】毗陵谈氏宗谱二卷

(清)谈龙燮等编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谈璩朗等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孝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武进】河墩谈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谈乾懋修

民国十二年(1923)孝思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清)谈鼎铭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刻本 十册

美国

【江苏无锡】谈氏宗谱□□卷

(民国)谈家枢编撰

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

武汉图(存卷3)

【浙江常山】谈氏宗谱三卷

民国二十一年(1932)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辉埠镇杨梅弄马车粤村

注:首修于清嘉庆二十一年。

【浙江黄岩】黄邑上坊谈氏谱稿已曰卷

民国三十三(1944)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2)

【湖南】宁乡谈氏五修族谱十四卷

(清)谈锡彤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

谈氏宗谱六卷

(清)谈学贤等纂修

清嘉庆五年(1800)登复堂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另:根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楹联典故

1.四言通用联:

望出梁郡,源自商周:全联说明谈氏的渊源。

2.五言通用联:

一凤多惠政,二飘富清诗:上联说明朝知县谈一凤,字文瑞,无锡人。弘治中应天举人,曾任桂林府学训导。时建宣成书院,推谈一凤经理其事。后任应山县知县,多有惠政。下联说清朝诗画家谈炎衡,字履元,号二飘,又号礼园,长洲人。工诗,善画山水,有《礼园诗钞》。

芝园工山水,文圃擅翎毛:上联说清朝画家谈中行,字祉元,号芝园,长洲人。少喜泼墨,写兰竹。后随其父怀莪先生宦游,遂工山水。见《墨香居画识》。下联说清朝画家谈有仁,字尚米,号文圃,长洲人。少在家塾时,吴补斋时来为其父芝园先生写生,有仁即在其旁窃视,学其笔法。继又从徐雪樵学山水。说者谓其既长问业于同郡陆铁萧,论究古人笔法,所绘翎毛、草虫、花木、松石,率皆信手而成,备极能事。苍健古拙,无少纤媚之态。见《墨林今话》等。

指涂清溪里,听鸟时幽音:唐朝曲阿人谈戴,官至长洲尉,以诗出名。他与包融等十八人的诗被编为《丹阳集》。《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3.七言通用联:

广开贤路财源茂;平步青云家道兴:谈姓名门望族居住地之一“广平”嵌字联。

湖州爱知府之政,丹阳传贤尉之诗:明朝上海人谈伦,字敬仲,弘治年间进士,正德年间官湖州知府,体恤百姓,蠲免苛赋,深受人民爱戴。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宴与洛滨,不减兰亭修禊;名垂诗集,何异草堂流芳:唐朝名人谈弘苞的事典。

地望分布

河南永年县,河南商丘县

词典

( tán)

〈动〉

(1) (形声。从言,炎声。本义:说,谈论)

(2) 同本义 [talk]

谈,语也。——《说文》。字亦作谭。

不敢戏谈。——《诗·小雅·节南山》

三日不谈。——《庄子·天运》

宏为人谈笑多闻。——《汉书·公孙宏传》

坐谈问之。——《战国策·齐策》

不假仆一二谈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谈笑而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女子毋多谈。——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谈笑自若;谈聚(相聚在一起尽情交谈);谈会(聚在一起谈论);洽谈(接洽商谈);座谈(不拘形式地讨论);谈天(谈论天文)

(4) 相处融洽 [get along]。如:他俩谈得来

(5) 称赞 [praise]

那个将军不喝彩,那个把我不谈羡?——元·佚名《飞刀对箭》

(6) 又如:谈荐(称赞和推荐)

(7)增加:如谈爱,意思是让两个原本不太相识的男女通过交往逐步地增加感情。

(8)交流:如谈心,意思是通过交流使一个人的心理得到改变。

词性变化

--------------------------------------------------------------------------------

谈 tán

〈名〉

所说的话,言论 [what is said or talked about]。如:奇谈(令人奇怪的言论);言谈(谈话的内容和态度);谈交(言谈之交);谈功(言谈的功夫)

常用词组

--------------------------------------------------------------------------------

1. 谈柄 tánbǐng

(1) [joke]∶话柄;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言行

(2) [horsetail whisk]∶古人谈论时所执的拂尘

2.谈不上 tánbushàng

[question simply does not arise;be out of the question;far from being;not to mention] 不值一谈;不在考虑之列;根本不可能

3. 谈锋 tánfēng

[volubility;eloquence] 言谈的劲头

宾主谈锋敌两都。——苏轼《刁景纯席上和谢生》

4. 谈何容易tánhéróngyì

[be easier said than done;by no means easy] 旧时大臣向君主陈述政见,言辞浅了说不透,言辞深了又不中听,实非易事。今借称凡事办起来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

5. 谈虎色变tánhǔ-sèbiàn

[turn pale at the mere mention of a tiger or sth. terrible] 一谈到老虎,脸色就变了。比喻对某事极为惧怕,一提起来就惊惧不已而徒然变色

6. 谈话 tánhuà

(1) [talk;conversation;chat]∶彼此的对谈

我同她的家长作过数次谈话

(2) [statement]∶事实、意见、问题等的陈述

发表书面谈话

7.谈论 tánlùn

[discuss;talk about] 以谈话的方法表示对人对事的看法

谈论我们毕业后将干什么

8.谈论风生 tánlùn-fēngshēng

[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talk with great animation] 指人健谈而动听或谈吐不凡,意趣盎然

9.谈判 tánpàn

[negotiat;talk] 有关方面在一起相互通报或协商以便对某重大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或通过讨论对某事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或妥协的行为或过程

部长们的谈判

10. 谈情说爱tánqíng-shuō’ài

[talk love;be concerned with love and romance] 用讲情话等方式表示爱情

11. 谈说 tánshuō

[talk about] 议论;叙说

他们正谈说着,门开了

12.谈天 tántiān

[chat] 闲聊天,闲谈。也叫“谈闲天”

13. 谈天说地 tántiān-shuōdì

[talk of anything under the sun] 指漫无边际地随便谈论

见了这些酒肴,也不听他们谈天说地,好似渴龙见水,如狼似虎地吃个精光。——《说岳全传》

14.谈吐 tántǔ

[style of conversation] 指言语应对

15. 谈笑 tánxiào

[talk and laugh]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谈笑风生tánxiào-fēngshēng

[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laugh and joke together] 谈话的兴趣浓厚,谈话的内容生动幽默,有说有笑,使听的人感到轻松而投入

17. 谈笑自若 tánxiào-zìruò

[go on talking and laughing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be one's joking self] 在特殊场合或异常情况下,也能与平常一样以极其自然的神态谈论欢笑

18. 谈心 tánxīn

[heart-to-heart talk] 谈心里话;倾心交谈

促膝谈心

在同学间开展谈心活动

19. 谈兴 tánxìng

[stride of talk] 谈话的情趣

谈兴正高

20. 谈言微中 tányán-wēizhòng

[speak tactfully,but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talk not much,but always to the point] 善于发言的人能运用巧妙的比喻和隐晦的讽刺,击中问题的要害,透彻入微

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史记》

21. 谈助 tánzhù

[topic of conversation] 聊天或谈话的内容或材料

22. 谈资 tánzī

[topic of conversation] 谈助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谈

--------------------------------------------------------------------------------

【唐韵】【集韵】【韵会】徒甘切【正韵】徒蓝切,𠀤音郯。【说文】语也。【徐曰】谈者,和怿而悦言之。【广韵】谈话,言论也。【公羊传·闵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礼·儒行】言谈者,仁之文也。【史记·滑稽传】谈言微中。【晋书·阮修传】王衍当时谈宗。 又【玉篇】戏调也。【诗·小雅】不敢戏谈。 又手谈。【续博物志】王中郞以围碁为坐隐,或亦谓之为手谈。 又县名。【南齐书·州郡志】谈县属益州始康郡。 又蛮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谈州。 又姓。【蜀录】汉有征东将军谈巴。 又【正韵】亦作谭。详谭字注。 又【韵会小补】叶徒黄切,音唐。【急就章】曹富贵,李尹桑。萧彭祖,屈宗谈。

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谈

--------------------------------------------------------------------------------

语也。从言炎声。徒甘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