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痰液检验 |
释义 | 痰液的特点和检验目的: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正常情况下,此种分泌物甚少,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时,分泌物增多,痰也增多,但多为清晰、水样,无临床意义。病理情况下如肺部炎症、肿瘤时,痰量增多,主要由分泌物和炎性渗出物所组成,且呈不透明并有性状改变。唾液和鼻咽分泌物虽可混入痰内,但并非痰的组成部分。 痰液检验的主要目的:⑴辅助诊断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等;⑵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吸虫病等;⑶观察疗效和预后,如痰良和性状变化等。 2、标本的采集: ⑴一般检查应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采集时应先漱口,然后用力咯出气管深处痰液,盛于清洁容器内送检。 ⑵细菌培养,需用无菌容器留取及时送检。 ⑶作24h痰量和分层检查时,应嘱病人将痰吐在无色广口瓶内,需要时可加少许石炭酸以防腐。 ⑷作浓集结核杆菌检查时,需留12—24h痰液送检。 3、痰培养注意事项: 痰液的采集必须注意两个环节,即所留的痰标本必须是从肺部咳出(不要混入唾液、鼻咽分泌物、食物、漱口水等)及痰液必须十分新鲜(送检标本在1小时内处理,以防细胞自溶)。采集方法通常包括:让患者自然咳痰,清晨留取,用清水反复漱口三次,以清除口腔中的细菌。无痰者可用加温45℃左右的10%的盐水雾化吸入。痰咳出后立即放入干净消毒的痰盒内,封好盖子,立即送检。 4、一般性状检验: ⑴量 正常人一般不咯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样痰或粘液样痰。当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可增加(>50ml),大量痰液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肺结核等。在病程中如痰量逐渐减少,表示病情好转;反之表示病情有所发展。在肺脓肿或脓胸向支气管破溃时,痰量可突然增加并呈脓性,因此观察痰量可了解病情的变化。 ⑵颜色 正常人可咯出少量痰,为无色或灰白色,病理情况下痰色有以下改变: ①红色或棕红色:可由混有血液或血红蛋白所致,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急性肺水肿等。鲜红血丝痰常见于早期肺结核或病灶播散时;粉红色泡沫样痰为急性肺水肿特征;铁锈色痰多由于血红蛋白变性所致,见于肺炎、肺梗塞等。 ②黄色或黄绿色:由于含有大量脓细胞所致,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绿脓杆菌感染或干酷性肺炎时常呈黄绿色。 ③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脓肿。 ④烂桃样灰黄色:由于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致,见于肺吸虫病。 ⑤黑色:由于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见于煤矿工人、锅炉工人或大量吸烟者的痰液。 ⑶气味 正常人痰液无特殊气味。血性痰液呈血腥味,见于肺结核、肺癌等;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晚期肺癌的痰液可呈恶臭味。 ⑷性状 一般分为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和混合性5种。①粘液性痰:粘稠、无色透明或略呈灰色,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早期肺炎等。 ②浆液性痰:稀薄而有泡沫,由于肺部淤血,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所致,见于肺水肿等。 ③脓性痰:黄色或黄绿色、黄褐色的脓状,主要由大量脓细胞构成,可见于各种化脓性感染。大量脓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粘液,中层为浆液,下层为脓及坏死组织,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或脓胸向肺内破溃等。 ④血性痰:痰内带血丝或大量鲜红色带泡沫样血痰,为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所致,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等。 ⑤混合性痰:由上述二种或三种痰混合而成,如粘液脓性、浆液粘液性痰等。 ⑸支气管管型 是由纤维蛋白、粘液等在支气管内形成的灰白色树枝状体,如混有血红蛋白则呈红色或红棕色。在新咯出的痰内常卷曲或呈球形或块状,如将其浮于盐水中则迅速展开成树枝状,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一般检查:1、颜色: [正常参考值] 无色或灰白色 [临床意义] (1)咖啡色多见于肺吸虫病、阿米巴肺脓肿。 (2)黄色或黄绿色呼吸系统化脓感染。 (3)绿色绿脓杆菌感染、肺癌等。 (4)红色肺结核等。 2、性状: [正常参考值] 稍粘稠状。 [临床意义] (1)浆液脓性 肺组织坏死、支气管哮喘、肺脓肿。 (2)粘液性 支气管哮喘、大叶性肺炎等。 (3)血性 肺结核、肺吸虫、支气管扩张、肺梗塞、肺癌。 (4)脓性 肺脓肿、穿透性脓胸、支气管扩张。 显微镜检查:1、细胞: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痰液有少量柱状上皮细胞及白细胞。无红细胞及心力衰竭细胞。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为血性痰,常见于肺或气管出血。 (2)白细胞增多见于呼吸道炎症。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肺吸虫病等。 (4)柱状上皮细胞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5)心力衰竭细胞见于肺炎、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2、寄生虫和细菌: [正常参考值] 正常人痰液无寄生虫卵及致病菌。 [临床意义] (1)寄生虫卵痰液中有肺吸虫卵及蛔虫蝴、钩虫蝴,可分别诊断为肺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 (2)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可诊断为肺炎;有放线菌块可诊断为放线菌病。 检验介绍: 本检查是用显微镜观察痰液中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尘细胞等,还有纤维、结晶、脂肪滴。 人体内正常值: 正常人痰液中可有少量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和尘细胞。 临床意义: 痰液显微镜检查有助于提示呼吸系统某些特征性疾病的诊断。 1.红细胞 在血性疾中可大量出现。 2.中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细菌感染。 3.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4.上皮细胞 多为唾液中混入的,没有临床意义。 5.尘细胞 是肺中巨噬细胞吞噬灰尘烟尘或其他异物形成的,它的出现表明病人疾液标本符合检查要求。 6.含铁血黄素细胞 是肺中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形成的,又称为心力衰竭细胞,见于肺淤血。肺梗死和肺出血等。 7.弹性纤维 见于肺脓肿肺癌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