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释义 |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太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工程学院部分专业于1998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学院设有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系、材料学系、材料加工工程系、冶金工程系、焊接材料研究所、山西省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管理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等四系一所三中心,共设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七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列入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概况学院规模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拥有在校本科生1396名、工学硕士生243名、博士生64名,在站博士后5名,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据有关资料显示,拥有教职工148人,其中专职教师90名,博士生导师8名,教授、副教授41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者已达教师总数的88%以上。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3名,山西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5名,入选山西省333人才工程2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1个,形成了一支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开发教师梯队。 一级学科学院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五个硕士点和一个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荣获山西省首届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学院还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先后创建了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材料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富士康科技集团材料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承担项目学院不断强化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承担有国家“97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60余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开发研究课题,科研经费达2000万元。2005-2009年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被EI、SCI收录360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出版编著(教材)18部;授权发明专利55项。学院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东京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院所以及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一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党政领导根据学院官网 料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李吉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卫英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成满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梁 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张少临 院徽释义设计理念: 1.院徽中央是由材料二字的汉语拼音首写字母“CL”组合而成,形似帆船,意味材料学院全体师生同舟共济,乘风破浪。 2.“CL”上共分割成七块,象征学院四系一所两中心。 3.船帆上的卫星及轨道象征材料学科永远向着尖端技术领域发展,同时也象征着材料学院师生精诚团结,齐心协力。 4.帆船下面的书上印有的“1902”字样,象征学院辉煌悠久的历史,象征与母校同成长共发展,同时也象征材料学院这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在书海中遨游,搏击知识的海洋。 5.院徽中的蓝色半圆寓意为海平面,同时也寓意材料学院这艘航船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勇往直前。 6.院徽设计以蓝色为主色调,象征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 7.整个设计简洁、美观,寓意深远。 组织机构党务行政办公室 多学科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8 室 学院工会 多学科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9 室 教务科研办公室 多学科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10 室 学生工作办公室 多学科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06 室 学院团委 多学科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11 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