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息
释义

基本信息

太是通假字,“太”通“叹”,太息就是叹息的意思.

示例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戴望舒的《雨巷》:“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太息,生理学名词。即叹气。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引起。

详细释义

tài xī ㄊㄞˋ ㄒㄧ 太息

太息tàixī

(1) [have a deep sign] 即“叹气”。

(2) 生理现象。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吸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宜引起

(3)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曰。——《史记·陈涉世家》

感动太息。——清· 张廷玉《明史》

tài xī ㄊㄞˋ ㄒㄧ

太息

(1).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庄子·秋水》:“ 公子牟 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史记·苏秦列传》:“於是 韩王 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 秦 。’” 司马贞索隐:“太息,谓久蓄气而大吁也。” 宋 叶适《上西府书》:“天子为之忧愧太息,引咎镇抚,然后少安。”清 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母安氏加赠宜人》:“欢然举觞,喜常在于目下;慨焉太息,想齐名于古人。”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令人太息古昔工程的坚美。”

(2).长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张介宾注:“闰,馀也,犹闰月之谓。言平人常息之外,间有一息甚长者,是为闰以太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