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空竞赛
释义

1926年美国人罗伯特·戈达德设计了第一枚应用液体燃料的火箭。 戈达德在科学团体、公众甚至纽约时报对他进行嘲笑的时候,依然进行着火箭技术的研究工作。他的成功标志着战争进入航空与火箭时代(Catapult rocketry),同时还预示着太空竞赛的到来。尽管太空竞赛打着“科学”和“和平利用太空”的幌子,但却不可避免的要和各国的军事目的联系起来

太空竞赛是指约从1957年到1975年期间,美国和苏联在开发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人类登月等空间探索领域的竞争。

太空竞赛的技术条件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火箭技术的成熟,但竞赛开展的本身源于二战后国际关系的紧张以及冷战的开始,一般认为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1颗地球人造卫星史泼尼克一号标志着太空竞赛的正式开端。由于涉及尖端技术和国防科技,“太空竞赛”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军备竞赛”的一种体现。比起其实际意义来讲,太空技术因其在军事上的应用潜力和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而成为这场角逐中的焦点。但其巨额花费都使得双方颇感吃力,并最终走向合作道路。从宏观上看,苏联在航天领域方面取得突破虽比美国早,但后来由于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美国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背景

长久以来很多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对火箭技术进行过研究。中国人早在11世纪就将其用作武器,到19世纪简单的铁制火箭已经成为普遍的舰载和陆基武器。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880年提出了多级液体燃料火箭的设想,按照他的理论,这种火箭能够到达太空。他提出的计算火箭飞行速度的“火箭公式”沿用至今。齐奥尔科夫斯基还撰写了第一篇关于人造卫星的论文。

太空竞赛的基础源于火箭技术的成熟,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此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详见“德国人的贡献”标题)。尤以沃纳·冯·布劳恩博士与其设计的V2火箭成为二战后期美苏暗中争夺的焦点。后来由于布劳恩在苏军攻占佩内明德前及时撤走,苏联抢夺布劳恩的计划失败。最终美军通过争夺纳粹德国技术专家的“回形针行动(Operation Paperclip)”,将以布劳恩团队为主的大批德国火箭技术专家转移至美。同时将大批火箭零部件在占领后一个月内,抢在苏军之前转运回美(美苏之前的协议中规定,V2火箭生产地位于划定的苏占区内)。苏军只得将剩余零件和工厂内残余秘密转移回苏联境内,同时从当地发掘出一些未随美方离开的德国专家。在人才争夺战中,苏联和英国占得了部分便宜,但是最后美国被证实是最大的赢家,大部分的高阶研究人员最后到了美国。苏联则启用在大清洗中被迫害的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主持火箭研究项目。

德国人的贡献

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就展开了对液体燃料推进火箭的射程和升限方面的实验。1932年,纳粹德国国防军的前身就对火箭的远程打击威力产生了浓厚兴趣。沃纳·冯·布劳恩加入这项研究,而且其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纳粹德国所利用。布劳恩本人从戈达德的研究成果中受益良多。

德国于1942年成功发射了首枚能到达太空的A-4火箭。1943年德国开始制造A-4的改进型号V2火箭,其射程达到300千米(185英里),能够携带1000千克(2200磅)重的弹头。德军向同盟国发射了数千枚的V-2,造成了大批生命和财产损失。而在V2的生产地诺德豪森集中营中生产V2的奴隶劳工死亡人数甚至超过V2火箭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

竞赛序幕:人造卫星

史泼尼克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沿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史泼尼克一号,正式成为太空竞赛的开端,并开启苏联的航天时代。苏联国内正从战争破坏中恢复,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士气,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苏联的人造卫星经过西方媒体广泛报道后导致了美国的恐慌和政治争论。作为回应,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夺回技术优势,年内国会即通过,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国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该法案授权花费过10亿美元广泛用于改造学校改造、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以帮助他们完成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以弥补国防工业的人力短缺等。这次回应史称“史泼尼克危机”(Sputnik crisis)。艾森豪威尔总统采取了一系列主动措施,包括成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又称太空总署,英文缩写NASA)。

在史泼尼克一号发射成功后四个月,美国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一号(Explorer I)。但在此期间在卡纳维拉尔角的发射经过了数次难堪的失败。

早期几次卫星发射都已经有了科学用途,史泼尼克一号参与了对高层大气层密度的测量,詹姆斯·范·艾伦利用探索者一号的飞行数据发现了范艾伦辐射带。

通讯卫星

首颗通讯卫星是发射于1958年12月18日的信号通讯轨道转发器(Project Signal Communication Orbit Relay Equipment),后来该卫星向全世界转发了艾森豪威尔的圣诞问候。

后来的几项有关通讯卫星的重大事件:

·1960年:回声一号: 第一颗被动式通讯卫星。

·1962年:Telstar:第一颗跨洋通讯实验通讯卫星

·1963年7月26日:Syncom 2:第一颗地球静止同步轨道通讯卫星。

·1972年:Anik 1:第一颗国内通讯卫星(加拿大)

·1974年:Westar:美国第一颗国内通讯卫星

·1976年:MARISAT:第一颗移动通讯卫星 其中,美国在1963年7月26日成功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人造卫星Syncom-2,意味着因为卫星轨道相对地球是同步的,碟型卫星天线不再需要根据人造卫星的轨道调整角度了。此后民众能经过一次设置后就观看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和广播。

将生命送入太空

太空动物

1946年美国用缴获的德国V-2火箭发射的用于科学研究的果蝇是第一个有报道的太空动物。

1957年苏联的史泼尼克-2上搭载的小狗莱伊卡(Laika)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哺乳动物。莱卡到达太空后很快死于重压和高温。

1960年苏联的两条狗Belka和Strelka绕地球轨道后成功返回地球。美国在发射载人航天器之前,将至少两只从非洲引入的黑猩猩送入太空。

1968年9月苏联的探测器5号上搭载的海龟成为第一个绕月球飞行的动物。

太空人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苏联的东方1号进入地球轨道,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该日也在此后成为苏联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纪念日。加加林在太空停留约108分钟,成为人类航天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东方1号的研制,则是由苏联科学家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和Kerim Kerimov共同完成,而在当时乃至此后多年,由于苏联的保密,一直不为外界所知。

仅仅23天后美国人阿伦·谢泼德乘坐自由7号进入地球亚轨道。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John Glenn)乘坐友谊7号(Friendship 7)进入地球轨道并成功绕地球轨道三周。

苏联在1962年8月11日-8月15日间实现了首次双人太空飞行。1963年6月16日瓦伦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升空,成为第一位女太空人。科罗廖夫起初为苏联的东方号系列飞船设计了更多任务,但美国宣布了阿波罗计划,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要求苏联在航天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1964年10月12日改进自东方号飞船的上升一号(Voskhod 1)搭载科马洛夫、费奥科蒂斯托夫和叶戈洛夫三名宇航员发射升空但随后失败。这次飞行也成为第一起宇航员不穿宇航服的事故。

阿列克赛·列奥诺夫于1965年3月18日乘坐上升二号升空并完成了首次太空行走。这个计划几乎失败,列奥诺夫差点没有返回太空舱,随后因为反冲火箭点火的问题返回舱的落地点偏离目标1600公里之多。后来赫鲁晓夫下台,继任的苏联领导人再也没有将登月计划付诸实施。

尽管美国和苏联都分别取得巨大成就并使民众引以为豪,但是意识形态的不同推动太空竞赛继续向前,至少直到人类成功探月才暂告一段落。在人类登月以前无人宇宙飞船已经首先拍摄了月球照片并证明了在月球上安全着陆的可行性。

空间站

苏联在轨道空间站技术上遥遥领先于美国,和平号空间站是代表性的工程。

探索月球

尽管美国和苏联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民众引以为豪,但政治需要推动美国必须改变落后于苏联的现状。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美国“必须在未来10年内,完成月球登陆,并将宇航员安全送回。”但在人类正式登月前,必须完成对月球表面的测绘,以确保登陆的安全。

无人探测器

在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就将注意力集中于发射月球探测器,他们称之为先锋计划(Pioneer program)。1959年1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抵达月球轨道的航天器月球1号,这标志着苏联的探月计划开始实施。1959年9月12日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抵达月球的航天器。而美国先后成功实施了流浪者计划(Ranger program)、月球轨道计划(Lunar Orbiter program)和机器探测计划(robotic Surveyor program),为后来的阿波罗计划中选择了登月地点。

人类登月

阿波罗计划

在苏联取得了数次重大成就,特别是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后,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副总统开始策划一个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的计划。阿波罗计划达到了这个目的,而且因为它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在军事上的潜力而平息了美国国内左右两派的争论。阿波罗计划给美国带来的好处有:

·阿波罗计划给下次大选中起关键作用的几个州带来了经济利益;

·阿波罗计划在军民两方面的双重用途弥补了肯尼迪总统声称美苏间业已存在的“导弹鸿沟”;

·阿波罗计划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在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詹姆斯·韦伯的会谈中,肯尼迪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紧紧围绕在苏联之前登月这个目的……否则我们不会花费这么多的金钱……因为我对太空不感兴趣……这些(开支)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证明我们能打败苏联而不是在他们后面苦苦追赶。上帝保佑,我们能成功。”

肯尼迪和约翰逊谋求公众支持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对阿波罗持支持态度的美国人从1963年的33%上升到了1965年的58%。1963年约翰逊成为总统,他继续支持这计划直到最后成功,就如肯尼迪最初期望的那样。

苏联对登月计划表现出极大的矛盾,赫鲁晓夫既不希望被美国击败,也不想对计划增加投入。1963年10月,他宣称苏联“目前不会登月计划”,同时又强调他们不会在这场竞争中落后。一年后,苏联终于实现了在月球着陆的尝试。

肯尼迪提议美苏合作,如美苏国宇航员联合登月、改进气象检测卫星等,赫鲁晓夫感觉苏联太空技术有被美国窃取的可能因而拒绝了这些建议。苏联航空航天局(Soviet Space Agency)负责人科罗廖夫开始实施具有登月能力的联盟号火箭和N-1运载火箭计划,而赫鲁晓夫指定科罗廖夫的设计局通过修改现有的东方号飞船来创造更多的第一,同时苏联的第二梯队于1966年开始设计全新的火箭和飞船,包括质子号火箭、金星探测器,新型地月飞船等。1964年新领导人表示为科罗廖夫的登月计划提供全力支持。1967年科罗廖夫逝世,同年联盟号飞船第一次飞行失败(宇航员返回时丧生),这个组合式登月计划解体。后来苏联制造了登月舱并挑选阿列克赛·列奥诺夫作为首次登月的宇航员,但是随着1969年N1推进器连续失败,苏联登月计划被推迟继而取消。

阿波罗11首次实现成功

苏联的无人探测器在美国之前到达月球,但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1日成为踏上月球表面的第一人,前一天他作为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和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一起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全世界共有5亿人观看了这次登月。社会舆论普遍认为登月是20世纪标志性的时刻。阿姆斯特朗在他踏上月球表面时的那句名言也同样被永久铭记:

“对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对于人类却是巨大飞跃。”

登月的其他方面

和其他方面的国际竞争不同,太空竞赛没有对领土扩张的强烈欲望,在登月成功之后,美国明确放弃对月球任何部分的所有权。

一些阴谋论者坚持肉眼看到的登月是个骗局。这些针对阿波罗登月计划真实性的指责之所以具有广泛的市场,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狂热者预言登月会成为平常的事情。但除了在阿波罗11号及其后续计划成功之外这些预言还无法实现。

其他成就

探索其他行星

1960年苏联首先发送了金星和火星的行星探测器。1962年12月14日美国的水手2号成功探测了金星并发回金星表面的温度和大气密度数据。但它没有携带照相机所以无法拍摄金星图片,因此没有因其公众的广泛注意。1971年苏联的金星7号成为第一个降落在金星的人造物体。随后金星9号传回了金星表面图片,但这是金星号探测器系列仅有的两次成功,其他的金星号系列成员曾经飞越金星和尝试着陆。

1974年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在飞往水星的过程中曾飞过金星,这也是唯一一个到达过水星的太空船。

1965年美国发射的水手4号成为首个抵达火星轨道的探测器,而且它传回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完整图像。1971年苏联发射的火星3号是第一个在火星表面着陆的太空船,但没有传回图片。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在火星着陆并首次传输了火星图片。

1973年美国的先驱者10号成功飞过木星,1979年先驱者11号首次飞越土星。后来旅行者2号实现了唯一的一次飞越天王星和海王星。

发射和对接

1962年8月12日苏联的东方3号和东方4号实现了首次太空回合。

美国的双子座8号于1968年3月16日首次完成了太空对接。1967年10月30日苏联的宇宙-186和宇宙-188(使用卫星编号,但实际上是无人的联盟系列飞船)首次实现了自动对接。

1967年4月26日美国的Scout B进行了首次海上发射。

1971年6月7日第一个空间站苏联的礼炮1号开始运作。

太空的军事竞赛

在公众视线之外,将太空技术用于军事目的的竞争也在激烈展开。早在史泼尼克1号发射之前,美苏都开始发展间谍卫星。科罗廖夫设计的具有双重的用途的顶点1号飞船最后发展成东方号系列飞船。但一开始作为图片成像卫星它和美国空军的发现者系列有过竞争。1960年8月美国的发现者XIII实现了有效载荷成功返回地球,仅仅领先苏联的同类计划一天。美苏都发展大型的军事太空计划,但由于经常出现模仿者,所以经常是苏联制造甚至发射了自己的飞行器而美国在它的计划结束前只完成了实体模型。

超音速洲际巡航导弹:

美国的纳瓦霍(测试计划停止)与苏联的 布冷风巡航导弹(计划)。

小型飞翼太空船:

美国的X-20 Dyna-Soar(实体模型)与苏联的米格105(试飞)。

卫星观察舱:

美国的蓝色双子星(实体模型)与苏联的Soyuz拦截机(计划)。

军用太空站:

美国摩尔计划(计划)与苏联的阿尔玛兹(Salyut2、3和5的改进型)。

装备了热屏蔽板舱门的军用太空舱:

美国的双子座B(Gemini B,太空无人试验)与苏联的Merkur太空舱(作为TKS一部分进行了无人飞行)。

空间站物资运输:

美国双子座输送(Gemini Ferry)与苏联的TKS计划(太空无人飞行后和礼炮号对接)。

“结束”

一般认为史泼尼克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太空竞赛的正式开始,但它的结束却富有争议。太空竞赛在1960年代达到白热化,一直延续至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此后虽然另有多次登月行动,但美国的太空科学家开始转向,如搜集数据的太空实验室,能够往返重复飞行的航天飞机。苏联人认为他们第一个将人类送入太空,以此赢得了“太空竞赛”的胜利,而美国人则称他们在月球成功登陆,他们才是正真的赢家。在冷战的环境下,两大太空强权的相互角力,使得彼此领先/追赶的身份不断转换。然而,随着冷战的降温,航天科技以其高成本和高精密,使得各国走上合作发展之路,“竞赛”的概念已经在两大太空强权中成为历史。民用科技领域外,美苏双方也在不断开发军事领域的太空计划。美国空军被提议使用它的大力神火箭发射Dyna-Soar高超音速滑翔机拦截敌方的卫星。有人轨道实验室(Manned Orbiting Laboratory,使用基于双子座计划实现监视任务的硬件)紧随着Dyna-Soar的到来外,但是同样遭到了取消。苏联通过Almaz计划,规划军用太空站,最后被并入礼炮号(Salyut)空间站计划。

阿波罗计划后,多数观察人士认为太空竞赛逐步冷却,乃至结束。太空历史学家卡洛尔·斯科特(Carole Scott)和罗马尼亚的福罗林·波波安(Florin Pop)博士等认为1975年阿波罗-联盟任务(Apollo-Soyuz mission)标志着使太空竞赛的结束——苏联的联盟19号和阿波罗18号对接,宇航员进入彼此飞船参与合作性试验。虽然各自在空间领域的努力依然继续,并且进入不同领域和方向,但国家意义上的“竞赛”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然而,苏联领导人却被警示:美国空军的前景包括了航天飞机项目,遂之开始了暴风雪计划和Energia 计划。80年代早期,美国的战略积极防御的开始,促进了竞赛的升级,最终随着1989年苏联阵营的崩溃而告终。

太空竞赛组织、花费和影响

空间探索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和政府支持,以及建立相关机构保障航天计划的实施。太空竞赛时,美苏两国空间领域的努力也都只是由于科学和工业的需求。

1958年7月29日,艾森豪威尔签署通过国家航空航天法,建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不久的NASA主要有四座实验室和8000多名来自前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已成立46年)的雇员。比起NACA五百万美元的预算,NASA的预算迅速飙升至每年50亿美金,其中包括一大笔给予私营部门的转包。阿波罗11号登月达到了NASA预算史上的顶峰,约花费200-250亿美元。

太空竞赛的1957-1975年间,美国约花费1000亿美元(按通货膨胀率折算为2004年标准)。

苏联方面则缺乏翔实数据,尤其是赫鲁晓夫时代。1989年,苏联军委主席M. Moiseyev将军的报告中则显示,苏联在该时期航天事业上投入约69亿卢布(40亿美元)。另一项苏联官方估计苏联的整个载人航天计划花费超过了计划可以接受的程度——比更低的非官方数据约多出了45亿卢布。数据统计上的出入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苏联宣传需要所造成的,政府借此显示势力,同时迷惑对手。

在组织层面上,比起对手来,苏联也缺乏NASA这样的机构(俄罗斯航空航天局于1990年代成立),过多的政治因素和个人观点制约了苏联航天领域的发展。每位苏联主设计师都各执己见,同时寻求官方支持,1964年,由不同的主设计师提出的火箭发射和航天器设计方案居然多达30余种。科罗廖夫死后,苏联空间项目才重新调整,尝试与美国不同的发展方向。到了1974年,苏联又重组了航天项目,发展Energia项目作为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的应对。

比起美国,苏联虽然是世界第二,但其经济实力依然落后于美国。航天事业的经济保障也逊于美国。一些观察家认为高昂的航天竞赛经济开销造成了苏联1970-80年代的经济危机,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航天事故

宇航员丧生

美国:

1967年1月27日指令长维吉尔·格里森,高级领航员爱德华·怀特,还有领航员罗杰·查菲在阿波罗1号的地面测试中,由于火花引发驾驶室纯氧燃烧,三人在火灾中遇难。

苏联:

1967年4月23日联盟1号升空后,两块太阳能板的其中一块未能展开,经过多次尝试,自动返回系统启动均告失败,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洛夫遂手动操纵太空船返回,然而降落失败,科马洛夫丧生。

1971年,联盟11号的航天员格奥尔基·多布洛沃斯基,维克托·帕查耶夫和弗拉季斯拉夫·沃尔科夫在返回中窒息而亡。

其他的宇航员死于有关系的任务中,包括四位美国人死于T-38教练机坠毁事故。

1968年,第一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在一次米格-15战斗机坠毁中丧生。

其他

1960年苏联R16火箭在一次导弹维修测试中由于电力讯息失误,触发导弹第二级,引发大爆炸,剧毒燃料和爆炸引起的大火使得91名高级工程师和军官在此间丧生。

1969年6月3日,苏联N1火箭在发射中由于一颗松动的螺丝,导致火箭发射时爆炸,发射基地遭到严重破坏。

1970年4月14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在行进至地球321,860千米时,服务舱的二号氧气罐发生了爆炸。阿波罗13号的登月任务因此取消,但三名乘员最终安全返回地球。

时间轴(1957-1975)

日期 成就 国家 任务名

1957年8月21日 洲际弹道导弹苏联 P-7导弹(北约代号为:SS-6警棍)

1957年10月4日 首颗人造卫星 (地球)苏联 人造卫星1号

1957年11月3日 首次动物进入空间轨道 (犬)苏联 人造卫星2号

1958年1月31日 发现范艾伦辐射带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 探险者1号

1958年3月17日 第一颗太阳能卫星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 先锋1号

1958年12月18日 首颗通信卫星 美国陆军弹道导弹局 斯科尔1号

1959年1月2日 首颗月球探测/人造行星;首次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观测到太阳风 苏联 月球1号

1959年1月4日 人造物体首次进入日心轨道 苏联 月球1号

1959年2月17日 气象卫星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NASA)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NRL))先锋2号

1959年2月28日 第一颗进入极轨道的人造卫星美国DARPA(USA-DARPA) 发现一号

1959年8月7日 地球的太空照片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探险者6号

1959年9月13日 月球探测,并在月球硬着陆苏联 月球2号

1959年10月4日 月球背面的照片苏联 月球3号

1960年4月1日 第一颗成像气象卫星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TIROS-1

1960年7月5日 首颗侦察卫星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 GRAB-1

1960年8月12日 首颗被动式通讯卫星美国NASA 回声1A

1960年8月18日 首颗摄影侦察卫星美国空军 KH-1 9009

1960年8月19日 首次动植物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苏联 人造卫星5号

1961年 首次金星探测器苏联 Venera 1

1961年4月12日 第一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载人轨道飞行苏联 东方1号

1961年3月7日 首次轨道太阳观测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OSO-1

1962年12月14日 首次行星飞越(距金星34,773km处)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Mariner 2

1963年6月16日 瓦伦京娜·捷列什科娃苏联 东方6号

1963年7月19日 首次亚轨道飞行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X-15试验机

1963年7月26日 首颗地球同步卫星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Syncom2

1963年12月5日 首个卫星导航系统美国海军 NAVSAT

1964年8月19日 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Syncom3

1964年10月12日 首次多成员升空(3人)苏联 上升1号

1965年3月18日 舱外活动苏联 上升2号

1965年7月14日 首次飞越火星(9,846km处)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水手4号

1965年12月15日 美国首次载人航天器之间轨道太空对接2尝试(相伴而行,未对接)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双子星座6A号/双子星座7号

1966年2月3日 首次月球软着陆;首次月球拍摄苏联 月球9号

1966年3月1日 首次其他行星探测及硬着陆苏联 金星3号

1966年3月16日 首次轨道会合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双子座8号/Agena target vehicle

1966年4月3日 首次人造卫星绕月飞行苏联 月球10号

1967年4月23日 首次太空人返回失败(宇航员科马洛夫在事故中牺牲)苏联 联盟1号

1967年10月30日 首次无人状态下太空回合尝试苏联 Cosmos 186 and Cosmos 188

1969年12月21日 首次人类绕月飞行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阿波罗8号

1969年1月16日 首次太空对接并交换队员苏联 联盟4号/联盟5号

1969年7月21日 人类登月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阿波罗11号

1970年11月23日 首个月球车苏联 Lunokhod 1

1970年12月12日 首次X射线空间观测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乌呼鲁卫星

1970年12月15日 首次金星软着陆,并发回信息苏联 Venera 7

1971年4月23日 首个空间站苏联 礼炮1号

1971年6月 首个太空望远镜苏联 Orion 1

1971年11月14日 首次绕火星飞行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水手9号

1971年11月27日 首次火星硬着陆苏联 火星2号

1971年12月2日 首次火星软着陆,并发回信息苏联 火星3号

1972年3月3日 首次掠过太阳的人造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先驱者10号

1972年7月15日 首次进入小行星代并离开太阳系核心区域的人造物体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先驱者10号

1973年12月3日 首次飞越木星(130,000km)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先驱者10号

1974年2月5日 在5768公里处飞越金星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水手10号

1974年3月29日 在703公里处,首次飞越水星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水手10号

1975年7月15日 首次美国苏联对接任务苏联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阿波罗-联盟计划

遗产

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技术,特别是航空航天工程和电子通信,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太空竞赛导致了不管是火箭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都远远超前了。“太空时代技术”延伸到不同的领域,象家政学,和森林落叶研究,并推进赢得竞赛完全改变了学生们学习科学的道路。美国人关切在太空竞赛中如此快崩溃的苏联,很快被立法者和教育家带到了在美国学校强调数学和自然科学。美国的1958年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国家防御教育法增强了在儿童教育直到毕业年级的投资目的。科学家们支持这些从厨房到田径场的搜索合适的应用的努力来帮助太空探索技术的提升。干食和速食,保湿布,甚至无霜滑雪镜都是来自太空科学。如今,超过上千的人造地球轨道卫星,环绕地球中继通讯数据,轻易地遥感天气、植被、人们移居到雇佣他们的国度。另外,更多的每日燃料消耗微技术来自最初太空竞赛的驱使的研究音乐报时. 苏联无异议地保持了火箭学的领导地位,甚至一直到冷战末期。美国成了电子,遥感,导航,和机器人的高手。

后美苏竞赛时代

虽然现时各国对太空探索的步伐减慢了,但与第一次太空竞赛相比,仍然有长足的发展。就在1981年4月12日苏联庆祝加加林进入太空的20周年记念日,美国首次发射可以再用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7年后苏联亦掌握了航天飞机技术的,并于1988年11月15日发射他们的第一艘航天飞机暴风雪号。这一架暴风雪号不单只可以回归再用,更是第一部全自动操作的航天飞机。其他国家亦相继开拓探空计划、各种卫星计划,及计划把巨型望远镜送上太空,但这些计划的合作成份比竞争成份更大。

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第二度升空。

第二次国际太空竞赛可能始于20世纪末,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的阿里亚娜4(Ariane 4)取得了商业火箭发射的领先,和NASA的无人太空探测竞争。欧洲航天局ESA的雄心在极光计划(Aurora Programme)达到了顶点,打算不晚于2030年实现火星送人任务,并设置了不同的标志任务来达到这个目标。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次计划,中国让他的首个太空人杨利伟由载人飞船发射上太空的轨道上,并成功降落回地面。这一次事件,激起美国及其他国家再度推行登月计划,并考虑在月球设立永久基地,以准备下一步登陆火星。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的类似的公告,描述了设计和建造Crew探测车(Crew Exploration Vehicle)的时间框架,这两个巨大的太空机构有类似的计划。2005年,ESA和俄罗斯合作能首发。他们象公司投资来发展CEV的副本Kliper太空船,预定在2011年首次发射,时间早于它的较早已有设计的美国反对者,另外的“太空竞赛”类别在性质上和最初的苏美竞赛的有不同,它能出现在商业化的太空事业。

较早努力的普遍能听到的是“太空观光”,来运作首个轨道上的商业旅行,美国人邓尼斯·提托(Dennis Tito)当他在俄罗斯的Soyuz TM-32船上到达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成为首个付费太空旅游者,成了这个运作的顶峰。

Ansari X Prize,私人公司的private suborbital spaceships的竞赛也同样开始了新“太空竞赛”。在2004年较晚,英国飞行金融家Richard Branson 宣布Virgin Galactic发射,一个公司能使用SpaceShipOne太空单船技术,期望最近的飞行在2008年。

BBC 纪录片——太空竞赛

中文名称:BBC 太空竞赛

英文名称:Space Race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2005年

电视台:BBC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这是当代历史上,既震撼又令人兴奋的一页。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直至成功登陆月球才告终。当中包括追踪最大威力的火箭,载人到太空和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情节。其中更涉及惊人的间谍活动和科学突破,甚至将太空人和队员的性命作赌注。

而本节目是围绕着两名有远见的科学领袖之间的斗争。他们分别是美国阵营的前纳粹党党员魅力十足的布劳恩和谜一般的苏联计划领袖科罗里夫。他们两人互相竞逐,从争夺V2火箭身秘密开始,以至发动卫星史泼尼克号和木星号,还有加加林和艾伦的升空,直至达成两人的终极目标——载人登陆月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