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白山森林公园 |
释义 | 1991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7月,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从此太白山这位养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聘婷少女才向人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讲述她传奇的故事。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的眉县境内,公园面积2949公顷,包括10个景区,180多个景点。公园海拔高度从620米到3511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 中文名称:太白山森林公园 所属地区:陕西宝鸡市 地理位置:陕西宝鸡市眉县 面积:2949公顷 著名景点: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 生态旅游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清幽 森林景色绚丽 生物多样珍奇 冰川地貌奇特 山水风光峻秀 天象景观奇妙 古迹文物众多 文化内涵丰富) 基本信息公园名称: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所在省市: 陕西宝鸡市眉县 公园海拔: 海拔3000米以上 公园面积: 2949公顷 景 区 数: 10 景 点 数: 180太白山横卧在宝鸡眉县、太白、西安周至3县境内。因山顶终年积雪,银光四射,故称太白。它是横贯陕西省的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岭的最高峰。 太白早为名山,诗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人曾游过这里,写下了著名诗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这里气候异常,风云多变,相传在山下行军,不敢敲鼓吹号,否则疾风骤雨会顷刻而至。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奇特的风景。苏轼称它“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太白山还有很多古建筑,历代庙宇有14处,现存房屋32栋,80余间,石碑5通,铁碑10通,铁佛110余尊,木雕像64尊,还有铁钟、铁炉等。旧历七月一日为太白山庙会,每逢此时,山上山下,游人不绝。“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 太白山的景色,从北坡到南坡,可概括为八景: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太白明珠、拔仙绝顶。斗母奇峰指的是斗母宫一带的石柱山,特别是麦落石、五台、一堵墙、望乡台等处,花岗片麻岩傲然挺立,千姿百态,堪称奇绝。平安云海是指站在海拔2790米的平安寺观赏云海。这里在云端之上,云有的像锦缎一样抖动,有的像轻纱一样飘拂,有的像江河一样奔腾,有的如海潮一样汹涌 太白山简介太白山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米。秦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太白山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就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为中外科学家和文人学士所向往。 太白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花岗岩”。太白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它们在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险、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一个个高山湖泊,碧波荡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当地老人都称其为“神湖”,实则为“说蚀湖”。这些冰蚀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称,被列为太白山八景之一。在拔仙台、跑马梁一带,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令人眼花缭乱。由拔仙台环眺四周,角峰、槽谷、冰斗、冰坎、冰阶等第四纪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态历历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谓是研究第四纪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馆。 太白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太白积雪六月天”中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在过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顶终年积雪,每当盛夏,从关中平原眺望,白雪皑皑,银光四射,蔚为奇观。 太白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夏商时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 历代帝王对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迹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岭岭,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自隋、唐以来,眉县汤峪便是关中著名的疗养旅游胜地,先后建有凤泉宫、凤泉汤、唐子城等行宫。 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人学士也曾多次登临太白山,吟诗作画,“太白泼墨山”便传说为李白历作诗之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人称“药王”,长年隐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药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还遗留有他采药走过的栈道的捣药的碓窝。而药王的传说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秦岭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 名的长安八景之一。一九九一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的陕西太白国家森 林公园坐落在太白山北麓。公园面积2949公顷,森林覆盖率94.3%.这 里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动态美与静态美相协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浑然一体的生动画卷,是我国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誉 为我国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 太白森林公园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景观独具特色。太白森林公园把地球上数千公 里范围水平的气候带、植物带有序的依次排布在海拔 620--3511米的范围内,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垂直分布带谱,界限清晰,色调分明,各林带原始 纯林保存完好。 二是生物种类丰富珍奇。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 线,是华北、华中、华西植物 区系的交汇点,古北界、东洋 界动物区系的过渡带,公园内 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区 系复杂,起源古老,是天然的 物种基因库。计有种子植物、 苔藓植物1850多种,森林动物、 昆虫1690多种,并有国家保护 树种和濒危保护植物26种,珍 奇保护动物9种. 三是山地地貌奇特险峻。低 山区谷狭深幽,山色云影开合得体; 中山区山势陡峭,梁脊齿状,奇峰对 峙,重峦叠嶂;高山区第四纪冰川遗 迹的地貌形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四是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公园低山区 有丰富的地热田,温泉水温达72摄氏 度,内含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 质和微量元素,是优良的医疗矿泉水。 四是温泉资源得天独厚。公园低山区有丰富的地热田,温泉水温达72摄氏度,内含 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优良的医疗矿泉水;五是人文景观历史悠 久。据史载,太白山曾倍受历代帝王赞誉加封,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诗词歌赋及民间 传说,为森林公园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李瑞环同志视察太白森林公园后指出:在我国长 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学价值如此之高,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 景观实属罕见。对公园的景观给予了高度评价。 太白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东距西安110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西宝高速公路有二级旅游专线直达公园。 以森林公园为基础的旅游开发区现已建成宾馆招待所20家 (其中三星级涉外饭店一家),接待床位4000张,餐座4500多个,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 善,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体系。98年投资建设的太白山旅游索道,全长1100 米,海拔2800--3200米之间,运量为300人次/小时,乘坐索道飘然而上,不但可代步, 还可凌空欣赏浩瀚壮观的万亩杜鹃,太白云海及冰川遗迹等奇观。 太白国家森林公园以园内40公里旅游公路和28公里人行旅游步道联结公园八个景 区140多个景物景点,其主要的景区景点有: 龙山、凤山、风泉三大景区。可观赏眉县八景凤泉神泽、鱼洞仙音;登览唐子城 遗址、凤山绝顶、风泉宫、神功石等;谒拜道观青牛洞、太白药王庙、龙凤山庙、 观音洞等。各旅游饭店、商业摊点、游乐设施均集中于该区。 洞天福地景区:据载是鬼谷子隐身、修道、带徒传艺之地,可观览玄德洞天门楼、 独山、点将台等。 九九峡景区:景点密集,景色优美,为公园山水风光之精华。铜墙铁壁壁立千仞, 气势恢宏;莲花峰瀑布直泻千尺,惊心动魄;悬崖栈道蜿蜒于悬崖陡壁;泼墨山 墨汁淋漓,形象生动;世外桃源小桥流水,一派田园风光;碓窝坪孙思邈活动遗 迹尚存,并有秀女玉立、剑劈峰,升仙石、仙姬出浴、药王栈道等多处景点。 仙桥谷景区:位于九九峡东侧,有巨石仙桥、大架(古木栈道),三级千尺瀑等 景点。 开天关景区:是以大片原始森林为主体的寒温带游览区。可观赏松立、红桦两个 景观林带,有笑佛飞瀑、神仙洞、重阳宫、莲花幽谷、牡丹沟等景点。 观云海景区:海拔2300--3511米,跨亚寒带和寒带两个气候带,可观赏太白山冷 杉、落叶松、高山灌丛草甸三个植物景观林带。该区高山景色优美,气象变化无 穷,夏秋之际多云海,游人如入仙境。七女峰奇险秀丽,远山重重叠叠,令人心 旷神怡。第四纪冰川遗迹形态多样,千奇百怪。气温较山下低5--15摄氏度。是 避暑、渡假、科研教学的理想之地。 太白明珠太白明珠是指太白山的湖泊。太白山顶有三个湖泊: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及玉皇池、明星池等,池水清澈可鉴毫发,是我国较高的高山湖泊。池面常被云雾笼罩,雾开则微风波动,霞光异彩,别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景象。太白冰洞在大爷海东侧的崖壁上。此洞是沿着一条断裂层形成的,洞内阴冷潮湿,寒气袭人,至今有冰枝、冰块。从大爷海向西南延伸有一宽500米,长40公里的山梁,传为刘秀当年跑马之地,故称“刘秀跑马梁”。拔仙台又名八仙台,是太白绝顶,为一不规则三角形台锥,太白山最大的庙宇群就修建在这里。台顶面向南缓倾,形成了面积为8.4万平方米的宽坦平面。在八仙台、文公庙梁、西跑马梁一带,石河、石海广布,景观奇特。 太白山为自然保护区,是一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山上古木参天,古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之说。植物种类有1550余种。太白山的独叶草为世界罕见,极其珍稀。太白米、太白参都为上等中药。太白山有鸟类230余种,兽类40余种,大熊猫、金丝猴等为珍稀动物。 登太白山,在七八月间为宜,需带棉衣、雨具。登山路分北坡、南坡。北坡从眉县出发到营头直上;还可以由眉县到斜峪关,经鹦哥嘴直上。南坡较平缓,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周至出发到厚步子直上;一条是从周至到厚步子,经都督门、太白庙上山。 生态旅游“太黑积雪六月天”,自唐至今盛誉华夏,以自然为“本底”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雄、奇、高、险、秀、幽、古”于一体,丰富多样的天象气候、森林群落、冰川遗迹、山岳地貌、源泉秀水、生态环境景观,构成了完美的旅游景观体系,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区。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使我国大陆东半壁第一高峰。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原始森林广布,景色绚丽;典型清晰的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景观绝无仅有,四季色调分明;生物多样珍奇,野生动植物南北过渡,四方杂居,花鸟锦嶂,物华天宝;生态环境清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源泉众多,河流飞瀑,高山天池,千壑万源;云海雾幛,丽日宝光,天象景观奇妙;偶见唐明皇杨贵妃缠绵之美景;古老神奇的冰川地貌景观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奇特俊秀山岳地貌“耸崎关中,照临西土”,千峰竟秀,万壑藏云,峰峦体态多姿,争奇斗险;古迹文物众多,历史文化悠久。奇观胜景:拔仙绝顶、千年冰洞、天池明珠、冰川奇石、太白积雪、垂直景观、平安云海、斗母奇峰、七彩幽静、铁甲古树等构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精品景观。 生态旅游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清幽太白山生态旅游区,林茂草丰,山清水秀,没有污染,空气清新,人为干扰少,森林生态系统稳定,自然环境优美,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有关资料表明: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质量符合国家一类水标准,声学环境质量良好。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蓄水、保土、吸尘、制氧、分泌杀菌素、净化等功能。据西安交大李伯安教授1994年实地测定:太白山低山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1000个/㎝2,中高山区10000—15000个/㎝2,在瀑布下最多可达25000个/㎝2。这些高质量的环境要素,是太白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开发的“本底”。 森林景色绚丽太白山植被区系复杂,起源古老,残存有许多孑遗植物,森林植物群落多样,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7个群系和54个群丛。中高山区集中分布有:太白红杉、巴山冷杉、牛皮桦、红桦、栎类原始森林,面积3.7万公顷,尤以海拔3000米以上的太白红杉林为秦岭特有,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国内外独一无二,其树干尖削,树冠“旗形”,虬曲多姿,宛如天然盆景,极具观赏价值。由于山地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等自然要素的差异,自下而上有序地分布着:栓皮栎、锐齿栎、辽东栎、红桦、牛皮桦、巴山冷杉、太白红杉和高山灌丛草甸8个垂直景观带,色调分明,绚丽多彩,四季景色各异。阳春,中低山野花盛开,争奇斗艳,高山区白雪皑皑,冰雕玉砌;盛夏,浓绿滴翠,凉爽宜人,顶峰偶尔雪花飞舞;金秋,霜林红叶,野果飘香,高山青松披皑雪;严冬,银妆素裹,玉树琼花,一派北国风光。 生物多样珍奇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主峰太白山雄伟高大,是野生动植物的交汇地,物种多样而珍奇。森林植物以华北区系为主,兼有华中、华西、青藏高原区系成份,具有明显的过度性。有种子植物122科,671属,1899种,有世界性单种属37个,少种属60个,中国特有属23个,还有蕨类植物120种,藓类植物253种。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植物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独叶草、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有:太白红杉、大果青杄、连香树、秦岭冷杉、水青树、水曲柳、野大豆;省级保护植物20种。可用于园林绿化的观赏植物600种,药用植物800种,其中太白米、手掌参、铁棒槌、太白贝母、桃儿七、凤尾七等72种“七”药最为名贵,被誉为“药山”、“神山”。 野生动物以古北界和东洋界为主,兼有广布种,野生脊椎动物有285种,其中兽类64种,鸟类192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4种,鱼类6种,还有森林昆虫1435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33种,其中一级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钱豹、林麝5种,二级动物有:锦鸡、大鲵、中华虎凤蝶等28种,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冰川地貌奇特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保存着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形成了多种冰川地貌,景观奇特,引人入胜。冰蚀地貌有:冰斗、槽谷、角峰、刃脊、冰蚀洼地、冰斗湖、冰蚀湖、羊背石、冰溜面、冰擦痕;冰碛地貌有:终碛堤、侧碛堤、冰碛湖等;冰缘地貌有:石海、石河、石环、石玫瑰、石多边形、岩屑堆、冻融岩柱。太白山古冰川遗迹,是连接我国西部现代冰川与东部第四纪冰川的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专家认为: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属冰斗山谷冰川,曾经历大殿冰期、斗母宫冰期、太白冰期。角峰拔仙台、四十里跑马梁、文公庙梁,巨石遍布,形态奇异,犹如石的海洋,条条石流成带状滚滚而下,如石海、石河、石环、石玫瑰、石多边形等冰缘现象,都极具观赏价值。大太白海、二太白海、三太白海、玉皇池、三清池、佛爷池等冰斗湖、冰蚀湖及冰碛湖,清澈碧绿,水色如黛,波光粼粼,湖光山色,被誉为“太白明珠”。 山水风光峻秀太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山字形构造体系——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构造体系的弧顶,受南北强烈挤压,褶皱、断裂极为发育,形成北坡陡峻河流短,南坡较缓河流长的特点。以太白山主脊为轴,分别向南北延伸,形成一系列梳状山脊,北坡中山地区山势峻峭,奇峰林立,梁脊狭长,怪石嶙峋,峡谷深邃,水流湍急,飞瀑碧潭较多,具有很好的游赏价值。斗母奇峰、麦摞石、双狮峰、老君仙掌、观音崖、五台列峙、莲花岩、千年冰洞、古龙洞、古龙瀑布、梯崖飞瀑等,都是对游人有很强吸引力的奇观胜景。 天象景观奇妙太白山高差悬殊,自下而上分布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5个气候带,素有“一日经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中低山区四季分明,高山区冬长夏短,寒冷期9个月,天气变化无常。夏季最高气温20℃左右,日平均气温5—10℃,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有诗云:“早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百里春花秋月路,四季风光一日间。”《水经注》称:太白山“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拔仙台西北侧崖壁上有一冰洞,阴冷潮湿,寒气袭人,冰柱、冰塔、冰台,晶莹剔透,终年不化,素有“万年不融之冰”的佳话。高山地带时常云雾缭绕,尤以平安云海最为壮观,身临其境,飘然若仙。每当朝阳升起或夕阳西下,云蒸霞霨,光芒四射,绚丽多彩。高山区偶见七彩光圈,瞬息万变,光环随人动,人在光圈中,宛如海市蜃楼,奇妙无比,令人赞叹。 古迹文物众多自古名山僧道多,太白山是佛道共存的圣地。道教《三十六洞天记》称:“太白山为第十一洞天,周回五百里”。有关史料记载,太白山最早的庙宇,是汉武帝年间修建的“谷春神祠”。隋、唐时期,寺庙增多,历代均有兴建修葺,主要分布于黑虎关——菩萨大殿——拔仙台——铁甲树一线,大殿以下以佛教为主,以上以道教为主,现存庙宇及遗址30余处,主要有:黑虎关、蒿坪寺、中山寺、大殿、斗母宫、平安寺、文公庙、大爷海、拔仙台、玉皇池、铁甲树等,有季节性僧道20多人。中低山寺庙多系土木结构,泥塑神像,高山区寺庙多为石墙铁瓦或石洞,铁铸、木刻或石雕神像,还留存许多石碑、铁碑、铁钟、铁磬等文物。药王孙思邈曾三上太白山隐居,从事中草药、养生学研究和为民治病,留下了药王殿、药王坪、药王庙等多处遗迹,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药王捉人参”、“药王布银针”等故事。相传,拔仙台是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地、东汉刘秀曾在跑马梁驯马练兵、汉大将军韩信曾在点兵场演练兵马、杨广上山求医等传说美丽动听。 文化内涵丰富太白山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文化,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唐宋以来,有数十位古今名人学士曾慕名游览太白山,留下10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登太白山》诗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随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明末清初,关中大儒李雪木曾长期隐居太白山下,写出了《槲叶集》。近代,国民党元老于佑任上太白山,写出了《太白山纪游歌》,盛赞太白山美景。山上寺庙建筑风格迥异,既有明清古建,又有当代修复的仿古建筑和民居形式,规模较小,有的年久失修,残破败落。一些庙宇还保存有许多楹联、匾牌、画像等,是研究太白山宗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还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神话故事、传说典故、传统庙会、民间艺术、名优特产等社会文化。 太白明珠太白山顶有三个湖泊: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及玉皇池、明星池等,池水清澈可鉴毫发,是我国较高的高山湖泊。池面常被云雾笼罩,雾开则微风波动,霞光异彩,别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景象。太白冰洞在大爷海东侧的崖壁上。此洞是沿着一条断裂层形成的,洞内阴冷潮湿,寒气袭人,至今有冰枝、冰块。从大爷海向西南延伸有一宽500米,长40公里的山梁,传为刘秀当年跑马之地,故称“刘秀跑马梁”。拔仙台又名八仙台,是太白绝顶,为一不规则三角形台锥,太白山最大的庙宇群就修建在这里。台顶面向南缓倾,形成了面积为8.4万平方米的宽坦平面。在八仙台、文公庙梁、西跑马梁一带,石河、石海广布,景观奇特。 太白山为自然保护区,是一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山上古木参天,古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之说。植物种类有1550余种。太白山的独叶草为世界罕见,极其珍稀。太白米、太白参都为上等中药。太白山有鸟类230余种,兽类40余种,大熊猫、金丝猴等为珍稀动物。 登太白山,在七八月间为宜,需带棉衣、雨具。登山路分北坡、南坡。北坡从眉县出发到营头直上;还可以由眉县到斜峪关,经鹦哥嘴直上。南坡较平缓,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周至出发到厚步子直上;一条是从周至到厚步子,经都督门、太白庙上山。 太白山横卧在宝鸡眉县、太白、西安周至3县境内。因山顶终年积雪,银光四射,故称太白。它是横贯陕西省的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岭的最高峰。 太白早为名山,诗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韩愈、苏轼等人曾游过这里,写下了著名诗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这里气候异常,风云多变,相传在山下行军,不敢敲鼓吹号,否则疾风骤雨会顷刻而至。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奇特的风景。苏轼称它“岩崖已奇绝,冰雪竟雕皱。”太白山还有很多古建筑,历代庙宇有14处,现存房屋32栋,80余间,石碑5通,铁碑10通,铁佛110余尊,木雕像64尊,还有铁钟、铁炉等。旧历七月一日为太白山庙会,每逢此时,山上山下,游人不绝。“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 太白山的景色,从北坡到南坡,可概括为八景:红河丹崖、斜峪雄关、古枫幽境、桃川曲流、斗母奇峰、平安云海、太白明珠、拔仙绝顶。斗母奇峰指的是斗母宫一带的石柱山,特别是麦落石、五台、一堵墙、望乡台等处,花岗片麻岩傲然挺立,千姿百态,堪称奇绝。平安云海是指站在海拔2790米的平安寺观赏云海。这里在云端之上,云有的像锦缎一样抖动,有的像轻纱一样飘拂,有的像江河一样奔腾,有的如海潮一样汹涌…… 太白明珠是指太白山的湖泊。太白山顶有三个湖泊: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及玉皇池、明星池等,池水清澈可鉴毫发,是我国较高的高山湖泊。池面常被云雾笼罩,雾开则微风波动,霞光异彩,别有一种不可言状的景象。太白冰洞在大爷海东侧的崖壁上。此洞是沿着一条断裂层形成的,洞内阴冷潮湿,寒气袭人,至今有冰枝、冰块。从大爷海向西南延伸有一宽500米,长40公里的山梁,传为刘秀当年跑马之地,故称“刘秀跑马梁”。拔仙台又名八仙台,是太白绝顶,为一不规则三角形台锥,太白山最大的庙宇群就修建在这里。台顶面向南缓倾,形成了面积为8.4万平方米的宽坦平面。在八仙台、文公庙梁、西跑马梁一带,石河、石海广布,景观奇特。 太白山为自然保护区,是一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山上古木参天,古有“太白山上无闲草”之说。植物种类有1550余种。太白山的独叶草为世界罕见,极其珍稀。太白米、太白参都为上等中药。太白山有鸟类230余种,兽类40余种,大熊猫、金丝猴等为珍稀动物。 登太白山,在七八月间为宜,需带棉衣、雨具。登山路分北坡、南坡。北坡从眉县出发到营头直上;还可以由眉县到斜峪关,经鹦哥嘴直上。南坡较平缓,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周至出发到厚步子直上;一条是从周至到厚步子,经都督门、太白庙上山。 太白山旅游登山节中国宝鸡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是宝鸡市“两节一会” (中国宝鸡法门寺国际文化旅游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暨招商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陕西省旅游局、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市旅游局、眉县人民政府承办。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本届“两节一会”的主会场。 “情系太白山,铭志迎奥运”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 登山节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登山队重登太白山,神州铁人团会师拔仙台”登山活动和赞美太白山的诗词选集《太白风韵》、《太白新咏》首发式以及太白山旅游恳谈会等系列活动。 一、开幕式及文艺演出开幕式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广场举行,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省、市领导及中、省、市新闻单位参加。开幕式后将举行“情系太白山,铭志迎奥运”大型文艺演出,文艺演出突出周秦文化、太白山文化和时代特色,充分展示宝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太白山景区的独特魅力。形式以歌舞类节目为主。 由陕西电视台著名电视文艺导演赵静波策划编导,柏文、侯强、尹力、李雨、五乐格格、姚佳昊等著名演员参加演出。整个演出恢宏大气、品位高雅、特色鲜明、效果显著。陕西电视台录播车现场进行全程录制。 二、举办以“中国登山队重登太白山,神州铁人团会师拔仙台”为主题的登山活动中国登山队成立后,于1956年在国内进行第一次登山活动就首选太白山,并成功攀登。为了纪念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太白山,大力开展全民登山健身活动,为2008北京奥运加油,特面向社会招募50名登山爱好者及各界精英50名,组成神州铁人团,同中国登山队部分队员一起攀登太白山绝顶拔仙台,并在太白山下勒石以记。 三、举行以赞美太白山的诗词选集《太白风韵》、《太白新咏》首发式从今年由太白山管委会为主举办的“太白山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参赛作品中整理编辑,出版两部诗词集《太白风韵》和《太白新咏》,在太白山旅游区仟佰众大酒店举行了首发式。 四、举办旅行社老总太白山旅游恳谈会为了大力宣传太白山旅游景区,同时加强景区与周边客源地旅行社的对接和合作,进一步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在太白山旅游区青园山庄召开百家旅行社恳谈会,各方探讨并充分听取旅行社对太白山旅游市场开拓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提高太白山的旅游市场占有率. 文化物产文化背景太白山的人为历史渊源长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山麓即有先民定居,炎帝氏族从西到东的迁移中曾经过此地,商周时代这里曾孕育了农耕文化,特别是西汉时已在太白山建立了谷春神祠。据考证有古周原文化的痕迹,以关中西府文化为主,同时又有汉江文化的渗入。同时,太白山道教文化的“楼观派”,成为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道、佛宗教文化自唐而兴,经历了历史的继承与发展后至今不衰,区内保存完整的庙宇达28处,每逢农历的六月,关中、汉中的善男信女朝圣览景,朝“神山”取“神水”,观奇景,祈求着降吉祥、调雨顺、丰五谷、保平安,形成了历史性的宗教文化活动。 依山而居的人们,以农耕、放牧、育果、采野为基本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南北兼有的民风、民俗文化风格,既有黄河流域人的勤劳、善良,又有汉江人的精明清秀,既有山区人的忠厚、纯朴与勇敢,又有平原人的通明与文雅。 太白山不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周原时期的神奇佚事,汉朝的英雄足迹,三国时期的古道,唐朝的诗仙、药王、皇姑等等,都留下了后人不断追寻与回味的“神秘”与“羹肴”。 诗的赞美秦岭横亘东西,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太白山山势雄伟、劈地擎天,迭嶂连云。苍茫浑厚的林海,蕴藏着万种精灵,澄澈的冰斗与甘美的流泉,哺育着万物生长。神奇秘幻的云雾,一日四季的气候,隐藏着诸多灵秀。中国是一个多诗的国家,太白山奇妙的景色,激起多少诗人为之挥毫:登太白峰(二首) (唐.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随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尺,邀尔与山绝。 中有绿发翁,披云卧雪松。 不笑也不言,冥西在岩穴。 我来逢僧人,长跪问宝诀。 粲然启玉齿,授以练药说。 铭骨传其语,竦身已电灭。 仰望不可及,怆然五情热。 吾将党丹砂,永与世人别。 送僧游太白 (唐.林宽) 云深游太白,莫惜遍探奇。 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 悬崖依冻瀑,鹰飞过孤枝。 出定更何事,相逢必有诗。 太白山歌 (明.何景明) 我闻太白横西域,百里苍苍见寒色。 灵源万古谁穹探,雷雨窈冥岩洞黑。 中峰迢迢直上天,瑶宫玉殿开云烟。 千盘万折不到顶,石壁铁锁高空悬。 阴崖皑皑积古雪,绝壑长松几摧折。 鸟道斜穿剑阁云,龙漂倒映峨嵋日。 高僧出世人不知,飞仙凌空笙鹤随。 洞天福地在咫尽,怅望尘海令心悲。 太白山 (元.朱铎) 终南列万山, 孤巅入云里。 雪花点翠屏, 秋风吹不起。 真是高山流水,孕育着一代代诗人的灵感,绘出了太白山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灿烂文化优美传说1、拔仙台——太白山顶最高点,相传殷周之战结束之后,是姜子牙封神之地,故名“拔仙台”。三面凌空,一面高圹坦荡的高山平原之上,十分险要,拔仙台四周悬崖峭壁,南北气流翻越之时,足下白云飘浮,头顶霞光万道,夜间狂风怒吼,推门敲窗,雪飞云涌,使拔仙台更加神奇壮观。庙正殿供奉周武王,旁供三太白、姜子牙、护法力士、救命药王等都是铁铸木雕,神像底座背后铸有明万历十三年、清道光、清光绪等字样。拔仙台四周相距约1-5里,分布有雷布正神庙、闻太师庙、三太白庙、玉皇殿、灵官殿,遗址有三官殿、大爷海殿等。铁瓦上铸有明万历九年、万历十三年、乾隆九年等字样。 2、三太白——太白山主神并非太白金星,而是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尊神也,民国时于佑仁考证认为是尧、舜、禹。因佛道庙会参拜的是:天官尧帝、地官舜帝、水官禹帝,拔仙台西南三官殿、即三帝殿宇;但据陕西省道协主席任法融讲及民间传说,大太白伯夷,二太白叔齐,三太白是诗仙李白。每位太白都是美丽的传说,人们总是把气节、高尚的人封为管天、管地、管水、管物之神,以便倾吐他们心中的秘密。 3、马蹄窝和点兵场——据民间传说:东汉光武帝在刘家崖演练兵马之地。刘秀骑马登临太白山顶,见山脊平缓,纵马奔驰,留下无数马蹄所踏的“蹄窝”,自此将东西太白之间的夷平面称为跑马梁。 4、净水童子——在大爷海等冰川湖边,有一种黑背、红腹、白顶的小鸟、名叫白顶溪鸲,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停立石间,啄起水面的小草细枝,不让湖水有半点污染,人们喜欢它尽力保护湖水的美德,称诵它是:“净水童子”、“净水鸟”。 5、酒文化“摇篮”——太白山山高水清,土润民勤,是原始农耕的发祥地之一,自然也就成为孕育原始农耕文化的摇篮,从眉县出土的仰韶文化酒器鉴定,太白山也是孕育酒文化的摇篮,至今酿造生产的“太白酒”仍然是“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6、药王布银针——高山特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适宜一种菌类植物生长,名为“太白茶”,形似银针,遍地皆生,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相传是药王孙思邈播下的银针。 药草宝库医理流芳“太白山上无闲草,认得草药遍地宝”。太白山遍地药草,从古至今吸引着从医的圣人、郎中。东汉著名药医家韩康,拒汉恒帝之封,隐居太白山研究医药。梁朝医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着“太白芎……”。唐朝苏敬在《唐本草》中载:茯苓和茯神“雍州南山亦有”。隋末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居太白山10余年,从事医药研究、采集、栽种和炮制中草药,研究药性,为民治病,著有《千金异方》,收载药物800余种,并详细记载了200余种药物的采集、炮治、主治功能。后人为纪念孙思邈对医药学的功绩,称为药圣、药王,称太白山为“药山” 、“神山”。 丰富的物产太白山,山高水长,物产丰富,资源优厚。盛产木材、药材、生漆、竹子、矿物等。木材以“南山松(冷杉、落叶松)、水曲柳、桦木、杠木为主;药材以太白米、桃儿七、太白贝母、手儿参、铁棒槌、天麻、金牛七为珍贵品;矿藏有金、银、铜、铅、石英石、石灰石等矿产。目前已形成了以水电、矿采、水泥、玻璃及林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格局。 大山有奇物,林深多珍味。黑木耳、香菇、板栗、猕猴桃、核桃、灵芝、山茱萸等土特产,野生丰绰,栽培亦广。北坡已建成三十万亩的猕猴桃、板栗、核桃、山茱萸基地,并形成了果库冷藏、果汁加工、药酒生产等一系列经济实体;南坡以香菇、黑木耳、山茱蔓的栽培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低山区的药材种植、放牧等繁荣了当地经济;平原地区以苹果、猕猴桃、梨、山楂、桃、杏等为主的林果基地已远近闻名。 景点旅游提示门票: 50元/人次,一次性收费,无园中园及其他游览小票。若登太白山顶峰到大爷海、拔仙台,则需从森林公园上板寺经小文公庙进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步行路程约12公里,太保区小文公管理站收保护费20元/人次。 到达方式: 西安市可以在火车站广场乘坐旅游公交2路车,经法门寺至太白山;也可以在城西客运站乘坐至眉县的长途汽车前往。 宝鸡市内可在长途汽车客运站乘坐发往眉县的定点班车,到眉县后转乘眉县至汤峪的班车即可。自驾车则可以从西安或宝鸡走西宝高速公路,在98公里处兰家南出口(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标志路牌),沿绛汤二级汽车专用线直达山口。 内部交通:太白山索道。全程60元/人次,单程35元/人次。 最佳旅游时间: 太白山景色秀美,夏季与秋季是上山赏景的绝佳时间。夏季山上凉爽非常,可谓避暑胜地;秋季天气晴朗,红叶漫山,令人驻足凝望。 饮食:山上住宿地点均提供陕西以及宝鸡的特色餐饮,包括:臊子面、浆水面、扯面、凉皮、凉粉、面鱼、粉鱼、麻食、煎饼、锅盔、肉夹馍、醋粉、饸饹、豆花、麦饭、葱油饼、茶酥、菜合、香辣肉合、各种山野茶等。 购物:太白酒、太白茶、太白山中草药、太白山冰川石、八角神斗、青铜器制品、太白山风光工艺瓷盘、草编工艺品、桃符及其他各种小工艺品。 住宿:太白山下游太白山大酒店,山上住宿条件也很便利,木屋别墅150-300元/间,双人间100-160元/间,普通床位20-50元/床。 太白山滑雪场太白山滑雪场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洞天福地景区,东距古城西安110公里,咸阳90 公里,西距宝鸡90公里,四面环山,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交通便捷,项目繁多,是安全可靠的冰雪运动佳地 。 太白山滑雪场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专业造雪机、雪地摩托等滑雪设备,为给游客 提供最优良的雪质,最安全、舒心的滑雪环境进行滑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太白山滑雪场占地总面积80余亩,可同时容纳3000--5000人滑雪。滑雪场建有长500米的练习、初级和中级 等滑雪道3条,雪圈道8条,拖牵道2条。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要,滑雪场还设有有安全刺激的雪地摩托车、雪地自行车、雪爬犁,老少 皆宜的雪上飞碟,儿童游乐天地戏冰园,戏雪园以及雪地足球、雪地排球、雪陀螺等。 太白山滑雪场是陕西目前雪道最宽、面积最大、自然雪季最长的滑雪场。 票价门票50元 学生8折 索道往返60/单35 学生8折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门票:20 园内交通费:30(往返) 交通西安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有西安至太白山旅游公交专线车2,每天上午7:30由西安经法门寺发往太白山,16:00从太白山返回西安,票价18元/人次。 西安城西客运站每20分钟有西安至眉县、宝鸡的西宝高速公路定点班车,可在大桥口下车,转乘去汤峪(太白山)的班车,票价约20-23元/人次。 宝鸡客运站每30分钟有发往眉县的定点班车,到眉县后转乘眉县至汤峪的班车,票价约10-13元/人次。 西安火车站客运站和宝鸡一运司客运站(经二路)每天下午3:00有直达汤峪(太白山)的班车,每天早6:00从汤峪直发西安、宝鸡,票价分别为西安11-13元/人次,宝鸡7.5元/人次。 自备车辆从西安或宝鸡走西宝高速公路,在98公里处兰家南出口(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标志路牌),沿绛汤二级汽车专用线直达山口。行车约需1小时。 太白山森林公园内交通从汤峪口至下板寺40公里往返票价为30元/人次,单程15元/人次。各景点票价分别为至洞天福地13.6公里,票价3元/人次;世外桃源20公里,票价6元/人次;开天关26公里,票价9元/人次;红桦坪31公里,票价12元/人次;下板寺40公里,票价15元/人次。下山各点票价与上行相同。 自备车25座以下车辆须购园内停车泊位费10元后可入园,25座以上因园内道路因素不能入园,需换乘园内交通车辆上山。 住宿山口服务区三星级饭店房价:(淡、旺季或周内、周末有浮动,下同)150-300元/间,二星级五家,房价:120-240元/间。各行业培训中心房价:80-160元/间;个体小旅馆房价10-30元/床。 山上住宿 :木屋别墅150-300元/间,双人间100-160元/间,普通床位20-50元/床,山上租棉衣、羽绒服、大衣10元/件,押金50元/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