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 |
释义 | 阿拉善电大由原内蒙古阿拉善盟电大、师范、卫校、技校四校合并组建的全盟唯一一所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于一体,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学校概况通过资源整合、结构调整,无论从办学条件、教学设备,还是师资力量、技术人员、管理队伍都得到了明显加强,真正实现了各种资源优势互补,为电大的继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阿拉善电大参加了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财会、金融等26个专业,101个教学班,2204名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明确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重点;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监控教学过程质量为保证;以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为目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学校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办学形式,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发展方针,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 师资力量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门类较齐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116名;专技人员中副教授、高级教师34名;讲师63名。学校设有额旗、右旗工作站和吉兰泰教学点。 在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学校走出了一条“依托政策支持,加快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开创“跳跃式”发展新局面,不仅使基础环境有了历史性突破,而且投入100多万元,购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着力改善了教学条件,为了不断适应现代远程教育需求,加快“学历教育、中小学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拉善电大全体教职工以“建设、发展、创新”为主题,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发扬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为阿拉善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才,为阿拉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再做贡献。 领导班子刘孟和吉日嘎拉 校长 阿拉腾敖其尔 男 蒙古族 1957年4月出生 中共党员 198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现任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兼党总支组织、党教委员,分管阿拉善电大电教试验管理工作,蒙汉语言兼通,具有高级讲师职称。 任俊青 副校长 汉族 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89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矿山测量本科毕业,讲师职称,现任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兼党总支组织、纪检委员,分管阿拉善电大培训工作。 张卉 男 汉族 1966年元月出生 ,中共党员,1990年7月包头钢铁学院本科毕业,讲师职称,现任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兼党总支宣传委员,分管阿拉善电大招生就业工作。 郭翠凤 女 汉族 1963年出生 中共党员 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科 副教授职称 现任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兼党总支宣传委员 分管学校教学教务工作工作。 办学特色阿拉善电大办学的基本思路是: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巩固发展“三个基地”建设,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在继续办好普通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着力抓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本、专科试点项目,积极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路子,大力开办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培训和汽驾学校学员的培训以及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的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成为阿盟的综合性教育基地,为阿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 阿拉善电大办学特色: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国家提供的规模宏大的、工作可靠的卫星和微波电视传输系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学;并利用系统办学的优势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效益,形成较完善的以坚持“五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教学计划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环节、统一考试)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举办专科学历教育为基础,发展本科教育,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地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两个教育”(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的发展方针,努力建设成具有阿盟地方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