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锡城填
释义

镇情概况

锡城填,地处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中心,位于东经103°05′至103°11′,北纬23°17′至23°24′之间。辖区国土面积12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详查面积32937.6亩,承包面积8304.82亩。下设9个村民委员会,53个村小组,总人口15620人。其中农业人口13300人,占总人口的85%,非农业人口2320人,占总人口的15%。有汉、彝、哈尼等17个民族,其中彝族8022人,占总人口的51%。辖区最高海拔2010米(龙克),最低海拔1690米(鄢棚)。

锡城镇区域内年均气温15℃——16℃,最冷月平均气温10.1℃(最冷气温-4℃),最热月平均气温20.1℃。年平均降雨量1330毫米左右。

耕地人口

锡城镇下设9个办事处36个自然村。耕地面积有9423亩,人均占有0.72亩,低于全市1.15亩的水平。其中:稻田1467亩,旱地7956亩。全镇人口15888人,其中少少数民蔟人口8577人,占总人口的54%,农业人口有13417人,劳动力7968人。

自然资源

锡城镇土地资源丰富,实有耕地面积32937.6亩,林地81993.75亩,荒山22330.2亩,土壤肥力较高。属南温带气候,先热条件优越,干湿度明显,雨热同季,为半湿润区,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3.3%。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铅、锌、铜等有色金属,花岗石、高岭土、长石、粘土、石灰石等非金属以及砂石等大量建筑建材资源。

基础设施

全镇有农村劳动力7841个,有知识文化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4%。所辖9个村民委员会53个村民小组均实现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电话覆盖率达100%;山区沼气发展迅速,已建成白沙坡、张保寨、白马寨等沼气村,城郊农户已基本使用炊用电。锡城镇全区横跨珠江、红河两大水系,到2002年底,共建各类水利工程239件,畜水池307个,总容积8255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671亩,水利化程度达52.72%。

锡城镇镇用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达1666.2万元,修建全长120公里的村级道路34条。同时投资投劳修建村(组)老年活动中心(室)、为老年人提供了宽松、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

1980年,锡城镇前身锡城人民公社划分为锡城办事处和城区办事处,94年,设立锡城镇。

2002年全镇乡镇总产值81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27万元,粮食总产量284.78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万元,农民人均有粮214公斤。锡城镇经济以乡镇企业为主,乡企收入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90%以上,有色和建筑建材是锡城经济的主要支柱。特色产业和名特优新产品有大草乌、糯包谷、“小铁头”蔬菜、水泡梨等。

该镇共有小学校17所。其中村级完小5所;卫生所9个。多年来,锡城镇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镇工作稳步推进。 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省先进党组织”、“州先进乡镇党委”、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州“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州“双拥”模范镇、州市“文明乡镇”、市“科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锡城镇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已开发和可开发的景点和资源有独甸草埸、戈贾森林公园、个冷路、乌谷哨农家乐,杨家田一条街,水塘寨龙树园、土地塘竹园观光等。

发展思路目标

锡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依托城市、盘活资源,巩固有色、开发特色,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兴三产、上旅游、抓特色、创名牌。努力向工业经济强镇、绿色生态经济镇、生物药材试验示范基地、对外开放的绿色乐园的方向发展,把锡城建设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一流经济强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5612万元,财政收入2075万元,人均纯收入3297元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业,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小凹塘工业园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有色,发展三产,开发建筑建材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农业,以推进产业化为目标,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地建设一批药材试验示范基地、水果基地、绿色蔬菜基地和畜禽饲养基地,实行小规模、大群体、集中连片开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