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猕猴 |
释义 | 台湾猕猴是台湾特有种,是除了人类外,台湾唯一的灵长类动物。分布于全台湾低海拔至3000米左右的高山,过去因为栖息地的大量破坏以及人为猎捕的严重,数量很少,现在已被公告为保育类的动物,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中文学名:台湾猕猴 拉丁学名:Macaca cyclopis 别称:黑肢猴 二名法:Formosan rock-monkey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 科:喉科 属:猕猴属 分布区域:台湾特有种,属珍贵稀有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头躯干长36~45公分,尾长26~46公分,体重约5~12公斤。头圆脸平,面颊裸出具颊囊,耳壳小。全身毛被厚软,冬季为暗石板色,夏季转为橄榄绿色,腹面为浓灰白色,股间有明显之红棕色肉垫,四肢下部及尾端接近于黑色,尾部粗且长。 毛发主要为灰褐色,但个体间会有个体差异,有的偏黄或偏黑;成年个体体长约50-60cm,一般雄猴比雌猴大,尾长约体长的三分之二长,体重约5-12公斤;裸出具颊囊,进食时会先将食物塞满夹囊,再跑到较隐密或安全的地方慢慢咀嚼。 齿式:2/2,1/1,2/2/,3/3=32臀部有两块大肉垫,称为“胼胝”,为厚厚的角质化皮肤,有利于在锐利的珊瑚礁岩或粗糙的石头、树干上活动。 生态习性猕猴虽然是杂食性的动物,但仍以植物的嫩叶、果实为主。又为了应付环境的变化和威胁,它们吃东西的速度很快,来不及吞下的,就存放下颚两旁的颊囊,等有空时再慢慢咀嚼。 它们的栖息地以树林或岩石裸露处为主,如果下雨天则时常躲于岩洞等天然蔽所。 分布范围为台湾特有种,广泛分布于各山区,栖息地从全岛海拔100~3200公尺之浓密天然林带皆可发现其踪迹。广泛分布于各山区,自平地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栖息环境以浓密之天然林为主,喜出现于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台湾的中央山脉及东部海岸山脉,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尤其是国家公园,其境内自然环境较不易为人所破坏,所以极适合台湾猕猴的栖息。台湾的中央山脉及东部海岸山脉,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迹,尤其是国家公园,其境内自然环境较不易为人所破坏,所以极适合台湾猕猴的栖息。 生存状况台湾猕猴是台湾特有种动物之一,17世纪时,荷兰人所绘制的台湾地图上,将柴山写成“Apenberg”,意即“猴山”,表示柴山的猕猴早在17世纪之前就已存在,称得上是柴山的“原住民”。 在军事管制时期,猕猴因此受到保护。1989年,柴山开放后,由于登山客积极保护,并开始喂食,所以猕猴不像一般野生动物对人类充满戒心,成为极易观察欣赏的对象。柴山上,处处可以看到母猴亲昵的照料小猴,以及它们互相理毛的温馨画面,堪称为柴山传奇。 在高雄市,也是濒临绝种的保育类动物。研究者自1993年7月至1999年12月,平均每年观察及追踪寿山台湾猕猴超过180天以上。同时经由个体辨识, 来确定猴群之成员组成变化以及行为。目前寿山台湾猕猴之猴群数有22群,其中有2群,正在追踪中;其数量约为780只,但近年来增长率有趋缓之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