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湾紫啸鸫 |
释义 | 台湾紫啸鸫全长约280毫米。除胸、腹和翼的覆羽有蓝色光泽外,其余体羽均为紫蓝色。栖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溪流附近。以昆虫、两栖类和鱼类为食。分布限于台湾。 中文学名:台湾紫啸鸫 拉丁学名:TaiwanWhistling Thrush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鹟科 属:啸鸫属 种:台湾紫啸鸫 分布区域:台湾 简介台湾紫啸鸫 TaiwanWhistling Thrush雀形目 > 鹟科 > 啸鸫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Myophonus insulari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Gould, 1862 ) 描述体型略小(28厘米)的啸鸫。通体黑蓝,上体无金属闪辉羽片,胸具蓝色闪辉羽片。虹膜-红褐;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悠扬而尖厉的zi或sui yi声。 分布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 分布状况:喜于海拔600~1500米茂密森林间的溪流。 习性似其他啸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生活习性台湾紫啸鸫分布于二千公尺以下的山涧溪流附近,在台湾常见的溪涧鸟类中,台湾紫啸鸫是体型最大的,常单独出现在溪流旁的岩石或潮湿的林地,也曾在石碇及阳明山公园看到它停栖于屋脊上。只要有清澈的溪流,便不难发现它的踪迹,宝蓝的羽色配上一对红眼睛,与溪流岩石形成极鲜明的对比。停栖时它常上下摆动并扇开尾巴,叫声极为特别,像是老旧脚踏车尖锐的煞车声,「唧——」。分布范围:台湾特有种。分布状况:喜于海拔600~1500米茂密森林间的溪流。 物种特征台湾紫啸鸫描述:体型略小(28厘米)的啸鸫。通体黑蓝,上体无金属闪辉羽片,胸具蓝色闪辉羽片。虹膜-红褐;嘴-黑色;脚-黑色。叫声:悠扬而尖厉的zi或sui yi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