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湾中华大学
释义

摘要

中华大学(Chung Hua University,简称CHU),位于台湾省新竹市香山区。创立于1990年,前身为中华工学院。1996年改名为中华大学。

中华大学系由新竹地区热心教育之企业家,基於落实科技教育、协助地方产业升级、增加地方推广教育的管道而兴办的,创校宗旨在於响应政府培育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福国裕民之号召,实现「事业有成,回馈社会」的宏愿,於民国七十九年三月正式获教育部核准创立中华工学院,同年七月参加大学联招。在董事会的大力支持及全体教职员工、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务发展颇受肯定,并能快速成长茁壮,终奉教育部核准自八十六年八月一日改名中华大学。

校徽缘由

中华大学成立於一九九O年,当时正值马年,所以以「马」作为我们的精神图腾,象徵一马当先;图案中的 15 颗星星代表有 15 位董事共同兴办学校。

在创校之初我们是以工学院为主轴,因此以齿轮代表我们的学术基础。

学校历史

民国79年

新竹地区知名企业家王荣昌、蔡兆章、及立法委员林政则三位先生,响应政府「私人捐资兴校」之号召,实现「企业有成,回馈地方」之宏愿,邀请有志捐资兴学的地方仕绅十一位,一同筹设并获教育部核准创立「私立中华工学院」,配合地域性高科技工业发展环境及需求,设立电机工程、资讯工程、工业管理、土木工程及建筑与都市计画等五个学系,并参加当年联招。

01月01日 王荣昌先生荣任创校董事长。

08月01日 刘通敏教授荣任本校第一任校长,任期79年08月01日至82年07月31日。

09月04日 董事座谈会核定「中华大学校歌」

民国80年

奉准成立机械工程学系共二班,原资讯、土木、工管三系各增设一班,并成立电机、土木研究所硕士班。

同年与清大、交大办理图书馆馆际合作,并与师院举办「校际选课」,提供学生多样化选择机会。

民国81年

获准成立夜间部,设立电机工程、资讯工程、工业管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五学系各招生一班,提供有志青年进修的机会,或利用夜间及在职期间,攻读学士或硕士的学位,必可有助於我国工业科技基本人才之培养。并奉准成立景观建筑学系招收新生一班,机械及航太工程研究所一班另电机工程学系增收一班。

12月 正式成立推广教育中心。

民国82年

增设资讯管理学系、应用数学系、工业管理研究所硕士班。

06月19日 第一届研究所硕士班毕业典礼

08月01日 蔡永培教务长代理校长,任期:82年08月01日至82年11月10日。

11月11日 沈文叔教授荣任本校第二任校长,任期:82年11月11日至83年07月31日。

民国83年

奉准成立企业管理学系、财务管理学系及建筑与都市计画学系硕士班。本校并规划协调「特二号公路」,全长近二公里,宽廿四公尺,彻底解决科学园区到清华、交通大学的壅塞交通,未来还可连接公道五等道路及东西快速道路。同年亦是本校首届大学部暨第二届硕士班毕业典礼。

08月30日 本校与美国麻省州立大学达特茅斯分校签订校际合作合约。

09月30日 申请改名为中华大学。

12月05日 本校与美国密西希比州贝勒大学签订合作意愿书。

民国84年

奉准成立交通管理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国际贸易学系各一班。

03月28日 建校五周年校庆,恭请考试院邱院长创焕先生莅校演讲。

民国85年

奉准成立营建工程学系、行政管理学系各一班,并将共同科改为通识教育中心,同时成立二年制技术学系电机工程、工业管理、财务管理学系各两班。同年,本校经教育部核准设教育学程两班,类别为中等教育。

03月28日 本校新建体育场、综合一馆、土木馆落成启用并举行首届校内运动会。

12月13日 成立改名大学专案小组,拟定「中华工学院改名中华大学计划书」, 补充资料,持续申请改名大学。

民国86年

奉准改名「中华大学」,设工学院、管理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人文社会学院。8月奉准成立资讯工程研究所硕士班,并增设二年制企管、资管、营建技术学系各两班;设立自助邮局。

杨玉全董事为昌益建设董事长,於本年加入董事会。 12月20日 蔡建丰、郑心家、杨玉全三位董事捐资兴建体育场司令台壹座,於本日竣工启用,同日举行校内第二届运动会。

民国87年

奉准成立旅馆及餐饮管理学系及设立工业工程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本年推广教育处先後成立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分处。

07月08日 大学博览会在本校举办,同时学生活动中心正式启用。

08月01日 郭一羽教授荣任本校第四任校长,任期:87年08月01日至94年01月31日。

11月09日 本校与美国爱达荷大学及爱达荷州立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定,并有爱达荷州副州长等多位贵宾参加此盛会以为见证。

民国88年

奉准成立二技专班,每系两班,计有土木、资工、建筑、营建、工管、财管等六个系,并成立经营管理研究所,另工业管理研究所、机械及航太工程研究所成立硕士班专班。

01月26日 本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签订校际合作协定。

01月29日 本校与美国波伊西州立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定。

民国89年

八十九学年度奉准成立应用数学研究所及营建管理研究所。同年交通管理学系更名为「交通与物流管理学系」。

01月02日 本校与澳洲阳光海岸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定。

03月28日 本校十周年校庆,邀请教育部吕木琳次长莅校演讲。校史室与育成大楼举行落成典礼;育成大楼并与新进驻场商签约及举办成果展。

07月04日 本校与美国加州富乐顿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定。

09月19日 本校与南工实业公司联合成立之「防火试验中心」启用。

09月27日 旅馆与餐饮管理学系实习旅馆举行开慕式并正式对外营业。

10月 成立「水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月29日 假国际会议厅举行校友总会成立大会,正式成立校友会。

11月08日 本校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签定策略联盟协议书。

11月28日 本校杨祥兴董事荣任第五届董事长,举行交接典礼。

11月29日 在育成大楼一楼展览厅举行「艺文中心成立茶会」暨「中华美展」展演活动。

民国90年

九十学年度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所更名为「科技管理研究所」并奉准成立行政管理学系二技专班与土木工程学系博士班。

本校自八十九学年度暑假开始与海外大学合开学分班,合作学校包括欧美及大陆之大学。

03月21日 上午十时旅馆与餐饮管理学系实习餐厅”城堡咖啡”举行开慕剪彩仪式并正式营业。

03月27日 本校与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签约缔结为姊妹校,提供交换学生助学金等合作方案。

04月11日 与英国Kranfield University(克兰菲尔大学)签订为姊妹学校,并与Kranfield University之工业与制造科学学院(School of Industrial & Manufacturing Science )签订合作计划。

05月09日 在上海与苏州大学签订两校“校际合作协议书”为两校日後在教学,学术与推广教育之交流上奠定了友好合作之基础。

民国91年

九十一学年度奉准成立「工程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05月29日 本校第一届学生会成立。

09月 本校办理教育部大专院校体适能护照检测全国第一名。

09月17日 本校与英国克兰菲尔大学缔结姐妹校。

10月09日 本校第一届学生议会成立。

11月30日 本校校址变更於新竹市香山区东香里六邻五福路二段707号。

12月10日 本校与美国夏威夷太平洋大学缔结姐妹校。

民国92年

九十二学年度奉准成立生物资讯学系、科技管理学系,同年外国语文学系新增日文组。

01月 新竹邮局正式於本校设立分局,为全校教职员生服务。

03月 本校推动「阳光青年计划」,协助学生达成完美的学习环境。

05月29日 本校与日本北九州大学缔结姐妹校。

11月06日 本校杨玉全董事荣任第六届董事长。

11月24日 本校与同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书。

12月08日 本校与越南国立胡志明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民国93年

九十三学年度奉准成立工程科学研究所博士班、运输科技与务流管理学系硕士班、行政管理学系硕士班及资讯管理学系硕士专班,同年并获准成立通讯工程学系与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

03月 本校与竹东高中、成德高中、香山高中、杨梅高中等四所签订策略联盟。

04月01日 本校与夏威夷太平洋大学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签署3+1双联学程双学学位协议书。

04月06日 本校与英国克兰菲尔大学签署有4+1+1双联学程双硕士学位协议书。

12月08日 本校国际交流合作处设立语言中心。

民国94年

九十四学年度奉准成立景观建筑学系硕士班、环境资源与能源科技研究所硕士班、微电子工程学系、科技管理学系二年制在职专班。新增资讯学院,院下有资讯工程学系、资讯管理学系、生物资讯学系。

01月 本校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成立。

02月01日 郑芳炫教务长代理校长,任期94年2月1日至94年7月31日。

03月 本校与卓兰高中、竹北高中、竹南高中、湖口高中等四所签定策略联盟。

08月01日 张家祝教授荣任本校第六任校长,任期94年8月1日起。

民国95年

九十五学年度奉准成立电机工程学系硕士班、应用数学系硕士专班,同年工业管理学系改名为工业工程与系统管理学系。

01月14日 本校与日本筑波学院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书。

01月23日 本校与美国西伊利诺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书。

03月26日 新学友书局进驻本校校园,并於校庆期间盛大开幕,为全校教职员生服务。

03月26日 本校「校门口人车分道改善工程」落成启用,展现出新门、新景、新气象,为中华大学开启圆满亮丽锦绣前程。

民国96年

九十六学年度奉准成立观光学院,下设餐旅管理学系、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及观光与会议展览学士学位学程;工学院新增光机电与材料学士学位学程;资讯学院新增资讯学士学位学程。同年并增设经管、营建及行管硕士专班。

民国97年

九十七学年度资讯学士学程更名为资讯学士学位学程、机械工程学系和机械与航太工程研究所,系所合一;观光学院学士班开始招生;行政管理学系二技在职专班及环境资源与能源科技研究所停招。

09月01日 张家祝校长荣任中钢董事长,由沙永杰教务长代理校长,任期:97年09月01日至97年11月30日。

12月01日 沙永杰教授荣任本校第七任校长,任期97年12月1日起。

民国98年

九十八学年度奉准新增应用日语学系,国际金融学士学位学程、管理学院进修学士班、资讯管理学系进修学士班、工程科学研究所更名为工程科学博士学位学程,科技管理学系及研究所系所合一。

办学理念及目标

打造精致学习环境、优质人本教育、育成专业科技素养、强化务实应用研究。

精致、优质、专业、务实 是我们的办学目标!

中华大学与新竹科学园区、清大、交大、竹师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比邻,位於学术界与高科技业界荟萃之处,正是兼顾理论与实务,产学合作最佳蕴育之处。本校的治校理念与努力方向是建构舒适的教学研究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达到学习目的、让老师专心愉快的做研究。

我们认为『竞争力』,除了专业知能,抗压性与团队精神也很重要。专业知能,未来还有机会学习;但是人本素质的提升,无法速成,需藉长期养成。我们希望从中华大学出去的学生能兼具品德、气质与专业素养。大学是基础教育训练养成的黄金时期,为了育成身心灵质量并进之现代青年,中华以「阳光(阳光青年)、花园(公园化校园)、e中华(e化学习)」为号召,「阳光指标」包括全校学生平均体适能、志工服务参与、艺文活动参与、生活教育与图书馆阅读等习惯培养,希望培养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爱智求知、热心服务、爱好艺术之「阳光青年」。

学校特色

区域特色:中华大学得天独厚,在区位方面,紧邻高速公路交流道,交通便利,同时处於全国研究机构密度最高之地区,邻近全球瞩目的新竹科学园区,以及国立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及食品研究所...等,学术与科技发展的研究气息浓厚。故未来发展朝向科技与永续的方向,希望营造出「人文、科技之永续花园大学城」。

基於上述区域之特色,相较於其他私立大学,中华大学在教学与研究上有许多优势:中华、清华、交通、新竹教育大学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图书网路共用等。

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源

与清大、交大等师资交流。

与工研院、动研院、清大、交大等进行共同合作研究计画。

充分利用科学园区企业人才的教育资源。

与产业界关系良好

私立大学中产学合作成绩最优,强调应用性研究。

毕业生中三分之一在科学园区就职。

参与桃竹苗等地方政府建设,与地方上公私立机构建立良好之关系。

校友杰出优秀凝聚力强,推广教育绩效显著。

学术环境

校区邻近新竹市南郊的青草湖,距市区五公里,傍山踞陵,占地二十公顷,大环境则与科学工业园区为邻,各系、所经常与园区、工研院、清大、交大、竹师院等学术单位交流、合作,课务上更有与清大、交大、师院间的校际选课制度,及多项学术资源互惠措施,学术环境可谓得天独厚。

学校规模

本校主要为培养当今国内工业升级所需之工程及管理人才,并考量大学均衡教育所需作为规划方向,现有含括工学院、管理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人文社会学院、资讯学院,并於九十六学年度增设观光学院,将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餐旅管理学系及观光与会议展览学程纳入,设有:

二十二个学系、三个学士学程

十五个硕士班、三个博士班、十个硕士在职专班

七个二年制技术学系在职专班

教学设施

e化教室之规划

本校所有教室均配置网路线,个各学系均规划有e化教室,配置投影机、单枪投影机、电脑

终端机等设备,教师可透过网路进行教学。

本校所有教室全面使用智慧型空调,控制教室之温度与湿度,提供舒适、安宁的学习环境,

加强学习效果。

e化学习环境

本校与微软(Microsoft)公司进行策略产研联盟,荣登「微软2001校园资讯解决方案手册」校

园资讯应用成功案例。

校园网路设备将学术网路频宽提升为Gigabit(1000Mbps),90年6月经「数位周刊」评比为全

国大专校院第二名。

本校学生数/学生用电脑之比例达12/1。

图书馆阅览室设置50个网路插座,提供师生携带notebook可随时上网查询资环境。

公园化校园

本校校园环境以借景及生态的设计手法,由建筑规划学院之师生共同规划及设计完成景观步道、生态池、景观苗圃、公园广场、咖啡休闲餐厅及烤肉区等校园景观,校园全面绿化,广设休闲场所,营造一个优美绿意的读书环境。

教学单位:

工学院

电机工程学系 土木工程学系 资讯工程学系 机械工程学系 机械与航天工程研究所 应用数学学系 生物资讯学系 通讯工程学系 工程科学研究所博士班

管理学院

工业管理学系 科技管理研究所 资讯管理学系 企业管理学系 财务管理学系 运输科技与物流管理学系

国际贸易学系 旅馆与餐饮管理学系 经营管理研究所 科技管理学系

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与都市计划学系 景观建筑学系 营建工程学系 营建管理研究所 休闲游憩规划与管理学系

人文社会学院

外国语文学系 行政管理学系 通识教育中心 师资培育中心(原名:教育学程中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