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南县盐水蜂炮 |
释义 | 盐水原本是台湾省南部一座默默无闻的小镇,却因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放蜂炮习俗而名噪一时,每次皆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参观。 摘要盐水蜂炮的习俗始自清朝,相传光绪11年(1885年)夏天,盐水地区发生大瘟疫,上千名街民死亡,地方民众祈求神迹降临,最后武庙关圣帝君降旨遶境降魔,指使元宵夜由周仓爷前导,关帝神轿押阵护队,信徒尾随绕走疫区,沿途燃放炮竹直至天明。遶境结束后,小镇疫情就此消退,民众感念神恩,每年元宵夜沿袭成例,演变为今日赫赫有名之蜂炮盛会。追逐蜂炮须特别注意自身安全,蜂炮场面固然壮观刺激,危险性亦高,安全设备必须备齐,以防眼睛灼伤、耳膜震破等意外发生。 简介这项习俗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燃放时火树银花、烟火漫天,参观者须全副武装才不至为炮火所伤,场面壮观,诚为难得一见的民俗活动。 一、时间:每年农历1月14日、15日。 二、地点:盐水镇。 三、主办单位:盐水武庙。 盐水武庙沿革: 「武庙」(关帝庙)是盐水名庙,因每年元宵节举办「盐水蜂炮」而闻名全台,主祀文衡圣帝,创建于清康熙7年,系明郑部众何积善、范文章、参军陈永华次子陈汉光和台澎兵备道梁文科所倡建,今貌为民国61年所重建,庙内有古神佛、巨大梁签、古香炉、古柱联等文物。后殿为3楼建筑,今貌建于民国72年,1楼为「玉莲寺」,2楼为「五恩主殿」,3楼为「凌霄宝殿」,民国86年庙旁另兴建文物馆。 由来相传于清光绪初年(公元1662年),台南盐水镇曾因瘟疫肆虐长达二十余年,以致人烟稀少、农田荒芜,幸存的居民乃于元宵时节,虔诚地以各式阵头恭请关公关公:关公,关老爷(关羽),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被尊为战神,又因为熟悉财务管理, 也成为商人的保护神。 烟火炮竹,助长声势以期消灾解厄、驱除瘟疫。肆虐了二十余年的瘟疫果真从此消失,之后,盐水镇即在每年元宵节时,举行这种大放鞭炮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今日名闻遐迩的蜂炮盛会。 特色盐水蜂炮起源及特色: 盐水蜂炮,是元宵节轰动全台的重要观光民俗活动,每年吸引观光客人数数以万计,和「平溪天灯」,有「北天灯,南蜂炮」之美称。 盐水蜂炮起源相传于光绪11年7、8月间,盐水街流行霍乱瘟疫,当时因医药不发达,死者日众,居民恐慌,祈求关帝圣君解灾救难。关圣帝君乃于元宵夜命周仓将军为前导,帝君神轿殿后,众善信随神轿一路燃放鞭炮,遶境大街小巷至天明,将邪魔一扫而除。自此,后代子孙每年均沿袭往例,迎请关圣帝君元宵夜出巡。这种当初单纯的燃放鞭炮蜕变为「蜂炮」、「炮城」等活动,奠定今日盐水远近驰名的民俗特色。 盐水蜂炮的璀璨亮丽,可媲美巴西闻名世界的「嘉年华会」,元宵夜盐水各商户随着神轿遶街施放蜂炮,使整个盐水古镇漫天震响,此起彼落,夜色中天空五光十色,声光千变万化,蔚为奇观。 交通信息:自行开车:新营交流道下往盐水方向,沿172县道往西行约2.6公里即可到达(武庙位于武庙路上) 活动内容台南县盐水镇,在清初原为一河港,俗称月港,镇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武庙,负责发起每年的蜂炮盛会。蜂炮活动是由全副武装的神轿与轿夫从「武庙」出发,推着神轿小镇的街道上遶巡穿梭。整个盐水市街所见所闻皆是蜂炮,其中用以酬神的「炮城」最为壮观。当神轿行到炮城前时,则由商家主人掀开盖着炮城的红布,随即点燃蜂炮的引信,也点燃群众的亢奋激昂的情绪;顷刻间万剑齐发,五彩火花绚丽夺目、炮声震耳欲聋。神轿在炮城前方不停晃动,接受蜂炮的冲击洗礼,民众或躲避在神轿后方;或隐身骑楼梁柱,众人前胸贴后背地一起接受着蜂炮一波又一波的巨大威力,整个过程惊险连连、万分刺激,也因此每年的盐水蜂炮,总会涌入无法估计的人潮,特欲躬逢其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