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客 |
释义 | 台客是一个流行于台湾的名词,原为外省人对本省人的一种贬称,取笑国语不标准的本省人,并根据其主观美学泛指服装仪容俗气,行为举止在公共场合失当的人。 详细释义“台客”一词算是近年既时髦又流行的用语之一, 就是指很没有气质、很“耸”的人,而“很台”就是很俗、很“耸”的意思。不过当你进一步再问,那怎样叫做“很没有气质、很耸”时,大家的说词又开始分歧了。“耸”就是台语里“俗”的念法。 来源“台客”,这个名词原来含有贬意,用来当作特定族群的蔑称,有如英文的黑人Nigger。它原来叫“土台客”,这名词诞生于1949年后的台湾,“土台客”在外省人口中专指没有见过世面、土里土气的台湾本省人与客家人。 经典形象“台客”的经典形象很限定,几乎都是负面形象,例如槟榔西施、骑摩托车两脚开开等, 因此,“很台”就成了一种形容词,令人联想到土里土气、没见过世面。例如今年新出炉的台湾选美冠军“台湾小姐”,满口都是台湾腔调的国语,就被称为典型“台妹。 引申义然而,近年来,文化界和媒体界重新诠释了“台客”这个名词,展开了新的包装与行销,将“台客”一词完全翻转。 始作俑者应该是身兼综艺节目主持人与文学作家两种身份的鬼才蔡康永。他所主持的两个谈话性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和《两代电力公司》在台湾的电视台收视率很高,且雅俗共赏,具有话题指针性意义。蔡康永借力使力,延伸“台客”话题,再赋予新意,变成节目的亮点,把“很台”变成很炫的意思。节目果然大获全胜。接着,摇滚歌手伍佰等人出版《台客出来!--台客摇滚百万惊险辑》,并举办声势浩大的“台客摇滚演唱会”,正式引爆“台客”风潮。 台客含义台客指的是台湾本土土生土长的人,身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台湾人的特质,也可以理解为台湾的“本土化”气息浓重的人。在以前。这个词的意思可能等同与“土”,是乡土气息重的意思,但是现在的台客已经具备了更多的含义。比如综艺界的小S就被认为是“台妹”,而在她身上所具有不是“乡土气息”而是融入了个性当中的率直、泼辣、大胆等特质。而台湾乐坛的伍佰、陈升、张震岳等更是台客的最佳体现者,当红的艺人中组合5566更被评为是“台客”的最佳代言。总之,台客一词现已经不是贬低的说法,它包含着很多积极的意义,是台湾人对自己本土文化的认可的表现。 辨析特征1.劣质染发。 2.非常长发。 3.阿公牌白衬衫。 4.夜市牌花衬衫。 5.订做打折裤。 6.dio改装车。 7.阿嬷牌蓝白拖。 8.很烂的刺青。 9.旁边有台妹。 10.一天玩10小时以上天堂。 11.机车箱里面有可以拆掉机车的工具组。 12.吃最差的槟榔。 13.惯性抽烟。 14.随地吐痰 。 15.在路边“放尿”。 16.爱露出四角裤。 17.机车的档泥板喜欢用林慧萍,周慧敏。 18.喜欢乱亏妹妹但是自己却长的很抱歉。 19.爱用装有来电发光天线的小海豚手机。 20.将两颗斗大的扬声器装在机车前方置物箱内。 21.最爱贴“最爱是你”、“限乘辣妹”、“抓不到”的贴纸于机车侧后方。 22.汗衫加西装外套、水洗丝的裤子,还打三折。 23.不穿袜子脚穿妓女鞋〔应该有人听过;就是皮鞋头但没有包脚跟的那种〕 24.经常凌晨一点以后聚集在网咖或是撞球场! 25.喜欢去打小钢珠与电子游乐场(如扑克牌、麻将等) 26.音响一开一定是眉飞色舞、极速、独一无二等歌〔超大声、无限循环播 放〕 27.手指、脖子必戴银质(或金质)饰品〔如骷髅戒、十字架〕 28.讲一口台湾国语。 29.背心肩带夹一包长寿烟。 30.穿衬衫将领子拉高或放开两个以上的扣子。 31.带地摊货的墨镜。 32.穿两件式的衣服。 专用词台客爱穿的T-shirt上喜欢标台客的专用词语来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像早期有“追梦人” 进化后有“难得糊涂”,目前最流行的是“态度”。(“态度”创始人黑人陈建州) 发展历程眷村来自民国40年代开始的部分台湾“眷村”居民口中流行的“台客”、“土台客”等词。 本意 1950年代到1990年代,台客是指本省人很粗俗,1990年代末期开始转变为台湾人之中没有水准者。 族群歧视说这种说法认为台客是一个歧视性次文化名词,带有明显贬义。 原先为部分的外省人统称国语不标准的本省人,并根据其主观美学泛指服装仪容相当“俗气”,行为举止在公共场合“失当”的人。例如穿拖鞋和花衬衫出入正式场合,将汽车或机车改装,拆掉消音器等,播放电子音乐,将音量开至最大等。该群外省人将此类行为举止以歧视性用词“台”称之,并将该部分本省人称为“台客”,此种歧视性用词引起部分台湾人的反感。 台湾庞克 / 台湾痞子说 1989年创立的台湾乐团浊水溪公社标榜“台客”(台湾的庞客),具有对政治、社会、及上流阶级的批判与对台湾俗民文化的关怀。因此,浊水溪社式的台客就跟美国的黑人嘻哈文化一样,是一种拼贴再制,颠覆主流精致文化的精神与态度。但有人认为使用族群歧视用语来称呼之,着实不妥,亦可称呼他/她们为台痞(台湾式雅痞、台湾痞子)。 1990年代末期的转变 1990年代末期,一些都会型艺人(外省籍)如ASOS、蔡康永开始推行台客转化运动,将台客原本定义-“外省人认为本省人粗俗”,转化为“粗俗没水准的台湾人”,并利用其媒体传播优势,使新台客成为一种流行术语和文化角度的生活型态;另造台妹来形容“粗俗却又爱装时尚的台湾女性”。并用你很台指称你很粗俗、不时尚之意。这些词语随着流行文化进入部分青少年语言中,许多学者与社会人士认为这明显有族群歧视,抵制的声浪亦未曾停歇。 2005年8月,一些自认为新台客代表,如艺人5566、罗志祥、伍佰、MC HOTDOG、张震岳等。他们自认为新台客代表有活力、具有台湾特色等意义,企图以摇滚演唱会的方式取得台湾的年轻一代之支持,启动台客的文艺复兴。并加入猪头皮、陈升等自认很台的艺人和自美归台发展的艺人黄立行,在中广媒体的赞助下,于台北市国际会议厅举行台客摇滚演唱会,黄立行认为这是一场精彩的“台湾摇滚”演唱会;2006年4月,再于台中举行台客摇滚嘉年华,也包含着钢管舞、电子花车等情色演出。 经过此一连串活动,有人认为台客一词已渐失贬意。认为“台客”反而成为一种“自我揶揄”的名词。自称自己“很台”成为自我调侃、谦称自己不懂流行的说法。 2005年,中广响应台客摇滚演唱会,曾举办“台客大票选”活动。结果以吴宗宪获得第一,初“推动”台客一语复辟的小S名列第二,周杰伦则为第三。部份媒体认为“显然台客一词已经去污名,成了流行代名词。” 批评与建言但很多人认为,“台客”一词已经被污名化,自称台客只是一种自取其辱的行为。而“台客”一词相对的称呼为“华客”以称为在台湾之“亲中”人士代称,或指称人为台客之人士。“华客”一词常见于“News100”、“与媒体对抗”(简称“媒抗”)等常有台湾派网民聚集的网路论坛。 在台湾,族群平等一直是媒体、政治人物与社会意见领袖不断强调的,但是像是台客这种公然对台湾本省族群、文化及政治主张的歧视性字眼却不断的出现,而许多“反族群歧视者”却不会谴责。这代表在台湾,族群歧视还是深植于某些人的心中,甚至有不少人会做贼的喊抓贼(一边歧视本省人、一边骂本省人搞族群歧视)。这样会很明显的造成本省族群对外省人的仇恨;另外,由于中共对于台湾政治主张及本土化亦有明显敌意,因此也可能会造成“外省人跟中共一起欺负台湾人”的危险印象。 台湾四百多年来一直缺乏族群和谐教育,而且公众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中不乏擅长透过族群冲突来牟取政治利益者,导致一些族群歧视的词类(如“台客”、“外省猪”、“中国猪”、“蕃仔”、“客家狗”、“讨客兄”等)充斥于社会及媒体之上;媒体也经常潜移默化的制造族群歧视(主要是对鹤佬族群的歧视)。台湾的媒体与公众人物应加强自律、教育单位也应加强族群与品德相关教育,对于族群歧视言行也必须一视同仁的谴责,以期待台湾社会各族群能相互谅解、和谐相处,不再有族群歧视的言行出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