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台大浊水溪社
释义

台大浊水溪社为台湾大学内的学生社团,简称为浊水溪社、浊社等。该社团定期发行社团刊物《浊流》。成立于1987年三月。社团成立以反自由化的农民运动为关怀目标。在台湾90年代民主化里的学生运动场域中,为台湾第一个“单一议题性学生运动社团”,而后逐步有劳工、妇女等相关单一议题性社团之成立。

历史

原先由台湾大学大学论坛社中主张激进路线的社员组成一地下组织,有别于着重校园内争取言论自由与学生自治的学运路线,浊水溪社前身之地下组织虽然也致力于校内自治民主改革,但又进一步将核心关怀放到台湾整体社会政经脉络,并强调农民运动之重要性。于1985年成立,成立初期并未向台湾大学课外活动组登记为正式挂名社团,此为地下时期。

在地下活动两年后,台大浊水溪社于1987年正式成为校内社团,为当时改革派社团中唯一以农业问题与农民运动为主要关怀之社团,发行《浊水溪月刊》。并于隔年参与520农民运动。在520农民运动后旋即投入野百合学运,与改革派学运社团串联。于1989年与大学论坛社、大学新闻社、噬菌体社等12个学生社团在台大文学院草坪上举行二二八事件悼念活动。于同年4月7日郑南榕为言论自由与台湾独立主张自焚后,于台大校园内发起静坐追悼与声援郑南榕。其后社团逐渐减少公开活动。

于1995年再度向台湾大学课外活动组申请复社,于振兴草坪召开社员大会,有感于农民运动之衰退与失焦,设制农民运动研究部。于1997年改变社团经营方针,以“发扬台湾文化”为新的社团宗旨,其后时改变为“关怀生命,回馈农村”等不同诉求。社员以农学院学生逐渐扩散至各科系。

于2004年在课外活动组再度登记复社,2005年4月正式回复运作,以“意识本土、观照社会”为宗旨,从社会与人文的关怀角度重新出发。

于2006年6月投入校内网络加退选公听会之抗争。

活动

作为一个学术性社团,台大浊水溪社每周举办读书会与发行刊物《浊流》。读书会文本内容涵括国际事务、台湾文学、台湾历史、台湾政经发展、英文时事座谈。

定期办有讲座探讨当代台湾与历史回顾,参与讲座之与谈人包括杨碧川、郭亮吟、辜宽敏、萧全政、吴睿人、林世煜、陈德斌、范云、吴乃德、李丁赞等。

台大浊水溪社也定期下乡进行劳动与社区营造,曾前往高雄县桥头乡、高雄县美浓镇、澎湖县马公市。活动内容计有人权意识推广、农村劳动、驻糖厂艺术家村营造、眷村保存等。

于2007年初于台北市果菜市场进行农产品销售与校园内农产品推广。

浊流(浊水溪月刊)

《浊流》前身为《浊水溪月刊》,为台大浊水溪社定期发行之学生刊物。

台大浊水溪社藉著读书会、举办活动、社员间的讨论来互相交流,传达理念。然而这只能限于社员及一小部分的人,亦难以将讯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于是,借由发行《浊流》,台大浊水溪社试图扩大讯息的传递机会,让没有机会参加社团活动的人,也可以接触到社团发出的声音,亦可以让更多的人藉文字深入了解该社理念、参与其活动,而不仅止于知道台大浊水溪社名号而已。

《浊流》刊载浊社的活动、读书会、联络方式、文章等等。它是一个社团表达理念的媒介,向外发声的管道;也是和他人互动交流的平台。借由文字的书写,表达理念及关怀。其记录台大浊水溪社的存在,向他人表达出讯息:有着这种理念的人们确实存在着、运作著。然而社员也藉发行的过程──经由与他人因社刊擦撞而出的反应及回响──渐渐发现自己也是社团理念的代表,也是一种实践;社员也藉著编辑社刊及写作社刊文章的机会、思考社团的理念如何传达及连贯。

今昔社员

林滴娟:故前高雄市议员。在大三时发表以浊水溪上游到下游变迁史与环境生态恶化之散文《呜咽的浊水溪》于当时的社团刊物《浊水溪月刊》,使浊水溪社被喻为“台大改革派社团散文奖第一名”。并于1989年带领浊水溪社在台大校园内发起“林茂生追思会”以纪念二二八事件。

黄伟哲:现任“中华民国立法院”“立法委员”。为地下社团时的创始社员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