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塔潭村
释义

塔潭村约建立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塔潭村东邻“全国驻军最多的乡镇”——福建省龙海市程溪镇,西接国家4A级旅游区福建省平和县三平风景区,北靠龙海市狮头山,南俯龙海市侍者公岭,境内最高山峰“太公尾山”——海拔731米,平均海拔500多米,系龙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7个示范村之一。

基本概况

全村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占程溪镇总面积(247.3平方公里)的八分之一强。1949年全村总人口约1612人,总户数300多户,2005年全村常住人口约3714人,总户数889户,户均4.18人。2005年塔潭村户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2251美元,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国内的厦门、深圳等经济特区来讲,确实较为落后。

国家“十二五”规划至国家“十三五”规划期间(2011—2020年),塔潭村拟在境内的山边自然村另外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搬迁至山边自然村的塔潭籍人口将高达3400人以上,外迁总户数将超过800户,即实际外迁入住率必须达到91%以上,为的是让97%的塔潭人都能够多上好日子!

八十年代以前,塔潭村一直是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32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漳州、厦门、泉州等地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境外香客,前往于2006年春节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区的福建省平和县三平风景区寻根谒祖、揽幽探胜与宗教朝圣的必经之路。

目前,塔潭村到程溪镇的水泥公路已经基本建成。

未来几年里,塔潭村将全面完成塔潭村到平和县三平村的水泥路建设任务,并大力扶持环境保护业与旅游观光业等国民支柱大宗产业的和谐与快速发展!未来塔潭村的旅游观光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至少要占全村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

建制沿革

塔潭村原隶属福建省南靖县,公元1957年2月17日经“龙溪专署”决定,析南靖县程溪区的内云、白云、程溪、塔潭、粗坑、人家、官园、洋奎等8个行政村,计3380户,16017人,划归今龙海市管辖。

历史文化

据悉,塔潭村旧志曾云:“塔潭,原社会号:宝潭”。最早提及与塔潭村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要属《三平寺》与《三平祖师公传奇》。这些材料充分地证明了:塔潭村早在中唐“安史之乱”后的三平杨义中时代(公元845年)就已经存在(*),比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欧阳百富的那套“开塔论”,早了527年。在今天的塔潭村所有常住人口当中,约有75%的人口姓欧阳,自称系唐国子监四门助教欧阳詹的族裔。曾有后学尝试着改诗曰:“此地闽人昔故乡,开塔发迹古流芳。桑田沧海惊丕变,今日宝潭多姓欧!”

备注:(*)该传说未被相关考古证据所证实,因为如果该塔潭村在公元845年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话,村中必然会生活着一定数量的居民,或者村中必然会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唐代墓葬与唐代古建筑物这两个重要的文物遗址。就算唐代中期塔潭总人口只有20人,或者唐代中期塔潭总户数只有5户,根据“一般平民死后一般只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土制墓葬(穴)地址”的常用道理,那么,在该村境内外至少存在着不少于20座唐代中期塔潭籍平民墓葬。但是,考古人员在该村境内外的任何一个地点,至今“依旧”未发现有任何一座墓葬属于唐代中期塔潭平民的。因此,与塔潭有关的传说——《男拌女装真和尚》,完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纯属凭空杜撰。然而,政协平和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却单方面在其专门的地方志《三平寺》(1995年12月30日编撰)里,记下了诸如《男拌女装真和尚》这样的故事情节。这一故事情节极力美化三坪“祖师公”那副“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有口皆碑”几乎是完(圣)人的良好门风形象,对于塔潭当地少数原住民族,则是祖祖辈辈地进行恶意的攻击,口耳相传地进行变相的丑化。此故事情节显然带有片面、错误的极端民族主义色彩,难免会让人衍生出另外一系列的“匪夷所思”。

自然资源

塔潭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毛竹、麻竹、麻笋、春笋、冬笋、“漳州芦柑”、“平和官溪蜜柚”、“深柏仔”、“杉仔”与“杂插仔”等,另外,还有长度分别为1.0米、2.0米、3.0米等不同规格的脚踏板(现代建筑物内外墙装修专用配套竹制材料)、竹椅、竹箩筐、竹扫帚、竹凉席(已停产)等毛竹原木的外围环保产品。

民间传说

《男拌女装真和尚》节选

义中大师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有口皆碑。至今,三平还传颂着义中大师男拌女装假扮新娘制服毛人的故事。

唐武宗会昌年间,义中大师初次进三平山。有一天,正值年关岁末,义中大师来到一个叫塔潭(1)的小山村,只见村里男女老少个个愁眉苦脸,有几个妇人悲戚抽泣,好像大祸临头。

原来,附近山上住着一大群毛人,经常下山骚扰抢掠。每年除夕,还要村里送一位年轻姑娘上山给头领享用,否则小山村必遭其害。

听罢村人哭诉,义中大师怒火中烧。他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练就一身本领,敢于见义勇为,他所遵从的南禅宗旨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而不是隐恶扬善。他劝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平时连一只蚂蚁也不敢踩死的人。他让那位将要被送上山的姑娘暂时躲到别处去,自己穿上新娘的衣服,坐在闺房里静候毛人的到来。

天黑后,果然有一大帮毛人吹吹打打来到村里,把新娘扶进花轿抬走了。

轿子离开塔潭村,走上九层岩。九层岩是三段斜坡,三段陡坡,越走越险,越走越高,从三脚望山巅,好像是“孩子上天”,人影只有寸身高。

一路上,义中大师暗中作法,把抬骄的毛人压得嗤牙咧嘴,叫苦连天。毛人们跌跌撞撞,直到半夜三更,才好不容易把花轿抬到“毛氏洞”门口。

正等得焦躁不安的头领见花轿到来,喜孜孜地伸出大毛手,就到花轿里乱摸。冷不防,头领的毛手被人使劲抓住。顿时,头领全身发麻,痛得“哎呦”一声,瘫倒在花轿前。

头领一看,“新娘”竟是一位老和尚,气得哇哇乱叫,毛人们轰然围了上来。只见义中大师不慌不忙,左避右闪,毛人们东扑西撞,个个弄得精疲力竭,鼻青脸肿,而大师却安然无恙,毛人们只好跪在地上求饶。

毛人们知晓了义中大师非等闲之辈,从此改恶从善,规规矩矩,不再危害村民。

备注:(1)文中的塔潭,即今福建省龙海市程溪镇塔潭行政村塔潭社。

文物古迹

1、唐代文物——曹岩寺遗址

唐曹岩寺遗址是平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海市塔潭村“酿酒桶”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前埔村“两县三制”交界处的深山密林当中,距平和县三坪寺约5公里。从前埔村的村部往东南方向出发上山,有条石磴道,共3600个台阶。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唐代著名文物曹岩寺遗址就在此山中。

曹岩寺始建于唐宝历三年(827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平和有史记载以来最古老的佛教寺庙,比三坪寺还早38年建造。据旧县志载,寺庙的开山始祖是广惠禅师。民间传说,广慧是广济(即三平祖师)的师兄,但此说于史无证,只好姑妄听之。

相传远唐时期,三平一带为畲族、土蓍人所居住。广慧禅师云游至此传诵佛经,为教化先民,在一个地貌似蛇头的山麓建造一座寺庙,取名为“曹岩寺”。

曹岩寺毁于清朝末年,庙貌巍峨,规模宏伟壮观。该寺原有三进,面阔32米,三进基础依次高3米,现遗址周围还残存有大量的圆石柱、石墩、石条等。其中,当年则悟大和尚沐浴的石槽完好无损,该石槽长1.76米,宽0.48米,高0.7米,并留有溢水槽。曹岩寺建筑风格独特之处是第三进殿堂的后墙为层夹墙,两墙之间留有0.64米宽的通道。据传说是明清时期,该寺主持和尚所修造的,现夹墙尚存有2.1米高的残墙断壁。遗址西南路口及东南山沟,镌有6组石刻,楷字,字均盈尺,字迹清晰。从这些残垣断柱,我们可以想见昔日曹岩寺的繁华。1986年由漳州信士朱黎水先生在第三殿遗址上修建了一座寺庙。

曹岩寺遗址周围主要有三座大山。第一座大山位于曹岩寺西南方向1.5公里处,叫:“狮子峰”,原名:“狮头大山” ,塔潭当地一律叫做:“酿酒桶”,是三平风景区内的主峰,海拔903.6米,山体裸露,巍峨挺拔,壁立千仞、气势磅礴,形似狮头;山脉蜿蜓,形态似狮身、狮尾,远眺如一头巨狮,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登峰顶、居高临下,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极目群峰,有“雄狮高耸天无边,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意境。第二座大山位于狮子峰北面、曹岩寺正南方向大约0.5公里处,叫:“曹岩峰”,海拔737.5米。曹岩峰挺拔奇秀,山之北侧怪石簇拥,主要石景有忘归石、出米石、寿字石、济公帽石、“枷椤深处”、风动石、“石烛”等等。生长着原始次生林植被,郁郁葱葱,山、水、石、洞相映生辉,石中藏洞、洞中流水、蔓藤缠石,树根盘石,一步一景、一洞一天。唐代文人墨客用古拙的石刻把如此奇特的景观赞叹为“当世无双”。第三座大山位于曹岩寺正北方向1.2公里处,叫:“笔架尖”,则是曹岩寺的靠山。当地有句俗语:“笔架尖渡下去就是曹岩寺,而酿酒桶渡下去则是三坪寺”,意思是在“笔架尖”往西南方向走下去,或者从前埔村的村部往东南方向出发上山,亦或者在“内西坑”往西北方向顺着“仑仔顶”走上去,都可以到达曹岩寺,而从“酿酒桶”往西南方向走下去则是三坪寺。

曹岩寺遗址周围的环境相当优美。曹岩峰北坡、曹岩寺正前方山坳,危石耸立,摩岩石刻处处可见,据初步计不下30处,最著名有“枷椤深处”、“西方胜境”、“远公石”、“天下无双”、“寿字石”、“古岩”和“广长舌”等等,这些岩刻多数时代不明,观其书法拙朴,古韵十足。其中,字迹盈尺的“枷椤深处”和“西方胜境”是对曹岩风光的描绘。当人们坐在刻有“枷椤深处”的岩石上,眺望寺庙,聆听那犹如晨钟暮鼓的松涛声,一种远离尘世、淡泊人生之感油然而生。巨大的“寿”字楷书石刻,则祝福着人们长命百岁,该石刻高3.7米,宽1.9米,笔划宽度0.18米,堪称石刻之最。一尊“四面佛塔”,位于遗址西南路口,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龙门石窟之风格,经考古专家鉴定,该石刻为曹岩寺仅存的唐代文物。曹岩寺北面的“仑仔底”有一副石棺材,里面葬的不是祖师公本人,而是藏着一把古剑和一本价值连城的“无字天书”,这2个文物均已经被盗。在曹岩寺周围的山坳里,还有许多形象逼真的奇石济公帽。出米石,相传,从前石缝里流出过白花花的大米。忘归石,您在石头上稍坐片刻,就会留连山中美景,乐而忘归。

曹岩寺遗址东南约300米山坳之中,保存有大片天然的石洞群。此处峰恋迭嶂。古树参天,奇石林立,岩洞成群,古有“四方胜境”之称。石洞群有大小石洞二百余个,苑如一座宝藏迷宫,洞洞相连,曲径通幽。洞入口处高约5米,宽12米,洞口用花岗岩整石砌筑成“山门”。进入“藏云洞”,洞厅宽敞,约几十平方米,可容纳30余人,蔚为奇观,内有石桌石凳。“龙湫洞”水流清冽,泉水甘甜。此外,还有“风云洞”、“一线天”、“螺丝道”等奇观异景。洞里泉水淙淙,洞外藤蔓缠绕。峰峦叠嶂,古树参天,奇石怪洞成群,山水洞石与寺庙石刻融为一体,景观秀丽奇特,被誉为“当世无双的西方胜境”。

曹岩寺遗址周围的原始生态林面积达4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原始次生林(*)。茂密的常绿乔木、蔓生的藤本植物与山水石相映生辉,组成地带性群落树种,以白垩纪已经发展起来的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等为主要成分。林内保存珍稀树种:白垩纪残留的裸子植物三类杉,其他珍稀树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毛狗、刺桫椤(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树,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福建柏、穗花杉、红椎、樟树、半枫荷、油杉、柳杉、尖叶楠等。

备注:(*)原始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是原始森林经过多次不合理采伐和严重破坏以后自然形成的森林。

2、唐代文物——南天门土地公庙

传说当年义中禅师从漳州出发,沿程溪方向抵至塔潭庵田尾时,巧遇此处土地公。土地公得知义中禅师的悲惨遭遇后,愿亲自为义中禅师带路效劳。义中禅师在土地公的陪同下,最终到达三平开基。祖师三平开基后,为感谢此土地公的恩情,就把此处土地公定为南天门土地公,把守南大门。后香客归觐三平首站叩拜南天门土地公,意为可以保护广大香客一路平安顺利达到三平,沿途所经之路均由南天门土地公“管辖”。

备注:此情节于史无证。

3、唐代文物——淡田观音佛祖

淡田岩建于唐828年(广济祖师开基三平寺之际),系原福、泉、漳、厦及海外善男信女前往三平进香必经路中的一座重要庙宇。民国丙戌年间,尼姑林开端(菜姑)集资重兴。传说,观音佛祖原名慈航道人,她封神后云游四海,普度众生。一日,她在云游途中经淡田,看见有位妇女躺在一处僻静山间小道上临盆难产,立马下凡为村妇助产。产下胎儿后,村妇拜倒在地感谢,可慈航道人笑道:“不必感谢。”说完便驾云离去。从此,人们把观音当女佛叩拜,以求生命平安延续。

备注:此情节于史无证。

4、唐代文物——分路亭伽蓝爷

此亭一路往程溪镇区,一路来自林下,在此合而为一前往塔潭至三平,故而得名。亭中供奉伽蓝爷,当地人称之为财神爷。相传伽蓝爷生前是一名家财万贯的员外,生性乐善好施,将毕生财产全部捐赠一空。有一次,一名和尚向他化缘,可此时家中已无值钱东西。这时,他发现自己手上还有一块玉镯,年少时戴上无法脱出,就拿刀将自己手腕砍断,把玉镯献给和尚。为了纪念其功德,后人在寺庙中殿供奉伽蓝爷。因为“只要向他求财就一定会给”,所以本地人称之为财神爷。现在做生意的老板还常有人来此顶礼膜拜这尊财神爷,以祈求自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备注:此情节于史无证。

5、唐代文物——叠石庙三王公

入“唐人街”般塔潭村村口不远处,有一座古庙,庙中所奉之三王:大王柳信,精于医道,常采制草药,为乡民治病;二王叶诚,武艺高强,通晓地理,常帮山民寻泉打井;三王英勇,常入山射豺狼、杀虎豹,保护人禽安全。据塔潭村老人介绍,叠石庙所在之处原有一小村落,村落对面有一虎穴,老虎常出没伤人。祖师到此后,点化三块石块叠成三王公像,便破虎穴、求得平安,故名叠石庙。现三王公像是后人雕刻而成的。

备注:此情节于史无证。

6、唐代文物——侍者公庙(原名侍者亭)

侍者公岭,原隶属龙海市塔潭村,岭上的侍者公庙(原名侍者亭),坐落于程溪镇东马村三关堂自然村境内,是进香通往三平寺的必经之路,约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是义中僧所建。相传,当时唐武宗反佛,漳州三坪真院被烧,义中避居于龙溪县西北清宁里的九层岩山(今属平和县辖)。当时塔潭村有“虎将公”“毛氏洞”二怪,经常作乱,义中逐个将其收服,并要两怪当侍卫。“毛氏”比较刁钻,向义中僧提出条件说:“师父要我当侍卫者可以,但要求第一炷香火必须让我先享用。”义中僧为了除暴安良,答应了这个条件。故于今三坪院南面山岭上建了侍者庙,以供毛侍者享用第一炷香火。此庙经香客历年来捐资修缮,至今仍完好无损。

备注:此情节于史无证。

7、明代文物——积庆楼

龙海市塔潭村积庆楼,乃欧阳氏宗祠,又名:“木耳楼仔”,约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既全漳州市第一座大型欧阳氏宗祠,也是塔(潭)境内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宗祠,还是塔(潭)境内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座宗祠。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该宗祠即将申请晋级升格为塔潭村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单位之一。在“积庆楼”的楼尾,供奉着诸位功垂塔潭的列祖列宗的“神旨牌”。“积庆楼”的大门有一特制对联曰: “渤海金镛增国器,欧山玉笔破天荒” ,楼尾另题有一楹联曰: “东君聚宿高斗柄,西伯积旋元经廷” ,次联为: “文笔破天荒,名震贞元龙虎榜;武功宁海宇,爵开嘉靖万户侯” ,季联为: “渤海家馨沿燕翼,欧山甲第起蝉联”。

8、清代文物——欧阳与偕墓

清代欧阳与偕墓发现地,位于福建省龙海市塔潭村西北方向约1.5公里处,墓的正前方立有一石刻墓碑,碑文如下:“皇清,旹(1):已巳梅月吉旦,显:1、考与偕欧阳公;2、妣柔惠陈氏孺人,佳城,男:滥諓、某摆,因立”,共计32个字。该墓碑文体飘逸俊秀,石刻工艺高超,风格独特不凡,实时地向世人透漏着这样一个历史文化信息:这座墓葬100%不是一般平民的墓葬,社会地位显赫的墓葬主人欧阳与偕先生与其夫人陈柔惠小姐系合葬在一起,可以肯定他们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龙海市塔潭村原隶属漳州市南靖县,与该墓葬有关的史料档案,可能只有南靖方面才有。

备注: (1) “旹”:“时”的繁体字。

9、民国文物——彭水祖师

彭水祖师庵原名曹岩寺,为唐代曹岩寺第二个分庙。彭水庵地处塔潭村的彭水地段而得名,修葺扩建于1953年,里面有曹岩广惠禅师塑像供人朝拜。当地老人说,广惠(广济同门师兄)曾进山拜访义中禅师,途经彭水,发现此处常有“水鬼”作怪,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广惠与“水鬼”斗智斗勇,终将“水鬼”制服。后人为纪念广惠禅师的恩德在此建庙塑像朝拜。

备注:此情节于史无证。

乡贤名宦

1、欧阳火炎

欧阳火炎(1952—2003年),男,汉民族,龙海市程溪镇塔潭村“后笼底”(第7村民小组)人,70—80年代曾在南京军区温州海军某后勤保障部门服役,官至海军副营级,80年代末期退役并转业至龙海市工商局程溪工商所担任科员,已“病”故。

2、马某蒋

马某蒋(1908—1999年),女,民族不详,身高约148厘米,祖籍龙海市程溪镇叶仑村,1923年6月2日从龙海市程溪镇叶仑村嫁至龙海市程溪镇塔潭村“后笼底”(第7村民小组),1963年1月29日正式接掌龙海市程溪镇塔潭村“屈尺派大家”,1992年11月15日被塔潭“村七委”评为1992年塔潭三大寿星之一。

3、马金云

马金云,男,出生与民族不详,龙海市程溪镇叶仑村人,1973年报名参军并在江西陆军某部服役,90年代退役,转业后曾担任江西省南昌市武警支队政委、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政治部主任等职,2002年12月30日被塔潭“村七委”评为2002年塔人四大“好外甥”之一。

4、陈和来

陈和来,男,1949年8月生,民族不详,龙海市程溪镇禾山村人,70年代报名参军并在某部服役,90年代转业后曾担任福建省军转办主任、福建省省人事厅军官转夜安置处处长等职,2002年12月30日被塔潭“村七委”评为塔人2002年四大“好外甥”之一。

5、欧阳永金

欧阳永金,男,出生与民族不详,龙海市程溪镇塔潭村“交弄仔”人,1975年毕业于龙海市塔潭小学,1979年毕业于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中部,后考入兰州铁道学院,现担任福建省厦门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副总工程师等职。

7、欧阳元生

欧阳元生,男,出生与民族不详,龙海市程溪镇塔潭村“屈尺派”子嗣,1975年毕业于龙海市塔潭小学,1979年毕业于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中部,后考入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现担任福建省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总经济师等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