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所见
释义
1 汉语词语

1.所持的看法。

示例:

《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屦同蜕蝉。”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

2.犹见解;意见。

示例:

《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孟弟子百余人,唯彭祖、安乐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古诗

清袁枚作品。“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 袁枚的诗

作品原文

所见【清】 袁 枚

牧童⑴骑黄牛,①

歌声振⑵林樾⑶。②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③

忽然闭口立。④

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译文

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

⑷ 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其《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牧童形象,诗句连贯,简单易懂,这正是作者的创新之处。

3 闻一多的诗文

作品原文

所见

闻一多

小河从槎丫的乱石缝里溜出来,

声音虽不大,却还带点瀑布底意味。

在他身上横卧着,是一株老柳,

从他的干上直竖地射出无数的小枝;

他仍想找点阳光,却被头上的密荫拦住了,

所以那一丛绿叶,都变了死白的颜色。

野藤在这一架天然的木桥下,

挂起了一束蓬松的鬓丝,

被瀑布底呼吸吹得悠悠摇动。

谁家洗衣的女儿,穿着绯红的衫子,

蹲在绿阴深处,打得砰訇砰訇的响?

作品赏析

略微熟悉一点闻一多生平的人都知道,闻一多对于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过人的天赋。他到美国留学,一开始进的便是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的课目主要就是绘画。只是到了后来,绘画的兴趣才为做诗所取代。这种较长时间的绘画经历,对于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不无影响。例如,他曾提倡诗的创作中的绘画的美,便是发人之所未发的。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闻一多的绘画经历对于他的审美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影响成为《所见》一诗创作中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宗白华先生指出过“西洋透视法的三个主要画法”:

(一)几何学的透视法。画有利用与画面成直角诸线悉集合于一视点,与画面成任何角诸线悉集于一焦点,物体前后交错互掩,形线按距离缩短,以衬出远近。……

(二)光影的透视法。由于物体受光,显出明暗阴阳,圆浑带光的体积,衬托烘染出立体空间。远近距离因明暗的层次而显露。……

(三)空气的透视法。人与物的中间不是绝对的空虚。这中间的空气含着水分和尘埃。地面山川因空气的浓淡阴晴,色调变化,显出远近距离。……(见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所见》一诗,可以说比较直接地移植了“几何学的透视法”,而其它表现手法的运用,则使我们看到中西艺术中的审美意识和表现形式的异趣同工或异工同趣之妙。

不防作一下具体的分析。《所见》对于自然风景的描绘,当然不能如西洋绘画那样,做到“画中透视的视点与视线皆集合于画面的正中。”(引述同上,下不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类似的替代,这就是诗中所描写的那棵横卧的老柳。从全诗的描写来看,老柳是处在正中的位置的。它的身下是小河,上方则为密荫,旁边则有木桥等。这种借用“几何学的透视法”的描写,“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这种表现方法中国古代艺术当中,是少见的;而它对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的贡献,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打破了中国传统的以大观小、得意忘象的空间意识的艺术表现方面的垄断性,从而在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注入了新鲜在活力。“空气透视法”和“光影的透视法”,不能直接移植到诗的描写之中,但是诗中所做的动静的对比描写,这种描写所带来的气韵流动、空灵蓬勃的艺术效果,同“空气透视法”和“光影的透视法”以阴阳明暗、浓淡湿燥来显示远近距离,似有同趣之妙。当然,那满纸的灵气飘动,不是借用西洋绘画技法所能带来的。

这首诗特别惹眼和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二句:

谁家洗衣的女儿,穿着绯红的衫子,

蹲在绿阴深处,打得砰訇砰訇的响?

这两行诗使我们想起了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丽诗句来,其意境,情趣似相近之。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旨趣在于抒写天人合一、逍遥无待、寂然自适的怀抱与境界,它不尽是对于山水田园的摹形摄象,品味精神,也处处可见人的存在与活动。但是,由于中国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是人通过对道的体悟与追求来达到与大化自然合一的永恒的灵的境界,所以人的存在与活动──外部的和内在心理的──却往往趋于寂然而静、渊然而默的状态中,总少一点人间的活气。《所见》的最后两行诗,分明能使我们感觉到到自然与人相互映发的生动活泼的朴野情趣,呈现出一种暖色调。自然因人而益显其生气,人则处于自然这一朴野可亲的澄明的家园之中,这种有别于天然合一境界的美,使我们感到更容易亲近。

《所见》一诗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向我们具体地展示了西方绘画原则和技法对于闻一多新诗创作的影响,以及绘画上的空间审美意识如何在诗的创作中转化成叙述上的时间审美意识,这种转化的可能性、优点及局限。同时,在传统的山水题材创作中所呈现的现代与古典的差别,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然而这一切,并不能代替对诗的具体的赏析,它只是可能有助于人们对于诗作的理解的深化而已。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现代诗人、文史学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后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笔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县。1922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1925年闻一多回国,在北京艺专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论文"诗的格律"中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由实践到理论为新诗发展探索一条值得重视的艺术途径。1928年1月,第2本诗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并被选为校务会议中文学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云南总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在7月15日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讲演,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4: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