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克郎克村 |
释义 | 阿克郎克村简介阿克郎克村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城郊阿热勒乡,全村293户村民沿大青河河谷蜿蜓而居。由于该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曾是致富无门、发展无望的空壳村、落后村。自2002年阿克郎克村被列为国家级扶贫重点村以来,该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950元,95%的贫困户脱贫。 阿克朗克村位居城郊,城镇居民巨大的肉、奶需求,为该村的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村两委班子依托扶贫项目带动,首次购进170只生产母畜,使17户特困户每户领到了10只扶贫羊。同时,积极引导低收入户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县扶贫办协调24万元扶贫贴息贷款,购进40头西门塔尔良种奶牛,乡里还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为贫困户传授养殖技术,加快牲畜出栏率。 阿克郎克村发展为扩大扶持面,村里对扶贫畜进行“滚动式”管理,每个贫困户养殖3年后牞归还同等规格的生产母畜用于扶持下一轮贫困户。通过发展养殖,阿克朗克村当年实现增收45万元,人均增收125元。2004年,县政府为鼓励农牧民发展城郊畜牧业,为每户补助6000元,建设高标准牲畜棚圈。阿克郎克人抓住此次机会,争取补助4.5万元,一下建起了9座养殖小区,同时改良草场1000亩,增加饲草料250吨,可增养牲畜800只。 阿克郎克村耕地少、土质差,效益低。为了能在“黄土地中刨出金来”,县扶贫领导小组一班人费尽了心思,引导农牧民群众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农业。 一是发展阿魏菇人工栽培种植。2003年,县帮扶单位投入4万元,以工代赈项目投入20万元,为阿克郎克村建起了12座阿魏菇大棚,村里将大棚承包给了低收入户。通过阿魏菇种植的示范带动,将有更多的农牧民投入到这一产业中。 二是大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2003年,该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万元,建起了占地55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2座,示范种植反季蔬菜。每座蔬菜大棚年产值达5万元,雇用富余劳力20余人,为阿克郎克特色农业发展开创了一条新路。 近几年,阿克郎克村人富了,思想活了,信息灵了,挣钱的路子多了。2004年,该村有23名农牧民前去石河子183团拾花,人均增收900元;外出务工者年人均收入均已达到10000元以上;全村有卡车14辆,面包车5辆,从事运输业收入达到30万元;而且村里还办了一家小型面粉加工厂,解决了7人的就业问题。近几年,村里从事商业、餐饮业、民族加工业的人已由2000年2家增加到13家。现在的阿克郎克村人人有事做,家家忙增收,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农牧民日子也越过越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