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学玉 |
释义 | 1.“爱心妈妈”孙学玉孙学玉的贡献 早就听说招远敬老院有位善良的“爱心妈妈”孙学玉,抚养了一男一女两个残疾孩子。怀着敬意,记者日前专程来到了这家敬老院。在这位63岁的老人怀里,左边是11岁的小“路拾”挺着硕大的脑袋东张西望,右边是3岁的小“路遇”张着豁唇的小嘴牙牙学语。望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饱尝艰辛的孙学玉缓缓地说:“我不后悔…… ”11年前,孙学玉还是上刘家村贩运木材的“能人”,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气。可是,一次偶遇却使她早早结束了致富生涯,而与两个素不相识的残疾儿童结下不解之缘,由此写下了一段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 1993年秋寒料峭的一天,从东北贩运木材的孙学玉在潍坊刚下火车,就发现一个满是污垢的襁褓放在墙跟下。她好奇地上前一看,竟是一个尚未满月、冻得浑身发紫的小男孩。“大冷的天,谁这么狠心把孩子放在这里?”孙学玉连忙抱起孩子,四处寻找家长,可两个多小时过去却一直未见有人认领。无奈之下,心底善良的孙学玉抱着孩子回到了招远,并取名“路拾”(意为路上拾到) 一段时间后,小“路拾”的头部一天天变大,经检查,原来是先天性脑积水。这对孙学玉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对此,家人和亲戚朋友强烈要求将这个“累赘”送出去。可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孙学玉怎么也忍不下心。“送出去还不得冻死饿死?还是留下吧!”她眼含泪水说服了家人。 可孩子日渐变大的脑袋让孙学玉心急如焚。为此,她独自抱着40多斤重的小“路拾”四处打听偏方,光鞋就磨坏了三双,原本一百多斤的硬郎身子也瘦得只剩下了八九十斤。然而,小“路拾”的病情依然不见好转。于是,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带上孩子走上了寻医治病的征程,光医疗费就花掉了4万多。为了节省医疗费,她省吃俭用,常常睡在车站候车室或医院走廊里。 眼见着贩木材赚来的钱渐渐耗尽,她只好带着孩子回到家里。然而,一进门,丈夫便拉长了脸:“一个捡来的孩子值得你就这样折腾!你简直是过够了!”……一年后,孙学玉那原本殷实的家一分为二:丈夫和孩子独居一处,她带着小“路拾”在市民政局的帮助下住进了敬老院。 正当孙学玉和小“路拾”的生活平静下来时,2001年6月,市民政局的同志突然打来电话,说是在罗峰派出所附近又捡到一个女婴,请她暂时协助抚养一下。就这样,一个取名“路遇”(意为路上遇到)的豁唇女婴又来到了这个贫寒的家中,成了她的第二个孩子。 小“路遇”生下来只有两个多星期,孙学玉就屎一把尿一把,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孙学玉先后3次带着小“路遇”来到烟台检查、手术,把女儿每年送给她的2000多元养老费花费殆尽。为了防止孩子哭闹引起伤口开裂,每次手术回来,她总是整宿整夜的抱着孩子,最多一次竟连续40多天没睡个囫囵觉。采访时,敬老院里的几位老大娘无不潸然泪下:“天底下上哪找这样的好人?” 因为有了两个残疾孩子,孙学玉原有的几万元存款早已变成了医药费。在孙学玉的家里,十几年未换的陈旧被褥整齐地摆放在炕头上,红色的炕席上已经打满了补丁。因为这两个残疾孩子,孙学玉的儿子说亲都成了问题。对此,有人劝她放弃,可她总是含着眼泪,执着地摇摇头。 转眼十年过去了,望着怀里的两个孩子,孙学玉又喜又忧。喜的是,小“路拾”和小“路遇”在自己的抚养下渐渐长大;忧的是,她已经没有钱为两个孩子继续治疗。“我希望周围的人们都能关心一下这两个苦命的孩子,在百年之时,我也能放下心……”泪光里,孙学玉喃喃地道出了自己的最大心愿。 2.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人物简介孙学玉,男,汉族,1962年11生,江苏铜山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部副主任、主任,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兼政府研究所所长。 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2009年5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局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理事会秘书长。 2012.1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 是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联社会科学家联谊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省级机关青联副主席,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EMBA课程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江苏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 科研简介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行政学基础理论、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地方政府改革等。 主持的国家级、省级课题: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政府职能转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国家“十五”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构建省直接管理县市的公共行政体制”、中共中央党校重大委托项目“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研究”、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市管县体制案例研究”等。 代表作:《公共行政学论稿》、《依法行政论纲》、《劳动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等。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获奖情况:曾获中共中央党校优秀调研成果特等奖,中国行政科学论文一等奖,第五、六、九届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奖,第二届国家人事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第七届江苏省人民政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奖,全国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研究工作中,孙学玉教授能紧紧围绕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未来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公共行政体制这一目标来架构体系、拓展思路,不仅具有现实性、动态性、回应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当代公共行政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塑与再造》、《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评价和现实思考》等论文,均能体现出他善于运用公共行政学理论解决现实重大问题的扎实功力和不人云亦云的学术作风。 目前,孙学玉教授正主持国家“十五”社科规划资金项目“构建省直接管理县(市)的公共行政体制”、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市管县体制的历史、现状及其改革建议”和江苏省编制委员会重大委托项目“江苏省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等项目的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