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敦夫
释义

孙敦夫,男,1957年出生,辽宁省人,文学博士,教授。1983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日语专业;同年,进陕西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教研室任教,后任教研室主任;1988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上越教育大学、青山学院大学读硕士课程与博士课程。课程结束后,自1994年起在青山学院大学任教,专业为日语语言学,主要研究日语动词的“体”(aspect);同时从事教授口译与教授同声传译的工作;2006年8月赴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

日语语言学,日语语法学,主要从事日语的“体”(aspect)范畴研究

教授课程

1、研究生:日语“时体”研究;日语语法学。

同声传译理论与技巧;同声传译实务1。

2、本科生:日语翻译,本科生同声传译。

研究成果

一、学术专著

1《日语“体”的研究》2008.1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日语教育实践分析Ⅳ》(合著)1993.3(日本)大空出版社

二、论文

1 <日本的电话号码与幽默> 《日语知识》1986.9

2 <日语的变迁与使用> 《日语知识》1987.1

3 <日语Sarary man的中文译法> 《日语知识》1988.5

4 <有关时体的动词分类>《国语研究》第6期 1992.2

5 <非持续的时体>《青山语文》第23期1993.3

6 <视觉动词与听觉动词中的连体动词的形式与意义>《青山语文》第24期1994.3

7 <有关现代日语完成态的研究>《绿冈诗林》第18号1994.3

8 <连体修饰句中的动词形式的替换与其条件>《国语研究》第10期1996.2

9 <日语时体研究的新视点 ―助动词ta中表示变化的功能―>《青山语文》第29期1999.3

10 <谈助动词ta的主要功能 ―变化在日语中的普遍性―>《国语研究》第14期2000.3

11 <谈助动词ta的变化特征」>《日本与中国 语言的桥梁》2000.6

12 <谈「teiru」的非持续特性>《国语研究》第16期2002.2

13 <谈持续的时体 ―主要论述「teita」的时体侧面与时态侧面―>《青山语文》第32期2002.3

14 <谈日语与汉语的持续表现>(合撰)《国语研究》第19期2005.2

15 <谈日语中少见的时体现象 ―过程性时体―>《日本语学》第8号2006.8

16 《日语“体”的研究》2007.3青山学院大学博士论文

17 〈日语动词的“体”特征分类〉2008.2《外语教学》第2号

18 〈视觉动词中“sita”与“te-iru”的形式与意思〉2006.10《2006北京大学日本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苑出版社

19 〈谈“后景化”功能〉2008.10.清华大学《动词及其周边》日本学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 〈日语“te-iru”的后景化功能〉2009.2《外语教学》第2号

三、教科书

1 《我的留学纪行》A&A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4

2 《汉语园地》DTP出版2000.4

3 《汉语天地》DTP出版2000.4

四、译著,译文

1 《好感学入门》本明 宽著 (译著,日译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11

2 〈中国的目标是多极机制〉陈启懋(译文,汉译日) 《21世纪的中国》SAIMARU出版社1995.11

3 〈汽车产业的横向联合〉陈樵生生(译文,汉译日)《21世纪的中国》SAIMARU出版社1995.11

4 〈经营自主权与自负盈亏〉吴家骏(译文,汉译日)《21世纪的中国》SAIMARU出版社1995.11

5 〈《饮酒其五》再考〉大上 正美(译文,日译汉) 《九江师专学报》1998.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