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大山 |
释义 | 孙大山,原名兆溥(1945-2006),山东临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原王羲之、颜真卿书画研究会主席。原中日书画联谊会会长。 个人履历孙大山,曾用名孙兆溥,山东临沂人,1945年出生。师从书画名家王小古、陈云生、王学仲等。曾任王羲之、颜真卿书画研究会主席、中日书画联谊会会长。 1989年,成功邀请日本国奈良雪心会书道访华团来华举办书画展,首开中日民间书法艺术交流先河。 1994年,参与深圳老年基金会的筹建,并捐献30幅巨幅国画《红梅图》。在深圳期间成功组织举办了迎接香港回归大型画展等颇具影响的活动。 2006年11月15日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61岁。 人物生平幼年著名书画家孙大山先生(原名孙兆溥)就出生在临沂市罗庄区朱陈村的一个陶瓷世家。幼年,由于他父亲致力于白瓷的研制,变卖家产,致使家境窘迫,使得他无法像同龄人一样步入学堂念书识字,只得跟父亲且工且读。正因为没有正常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促使他倍加刻苦。他如饥似渴地攻读史、经、子、集、唐诗、宋词……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他研攻书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酷爱书画艺术,如醉如痴。 拜师学艺孙大山拜著名书画家王小古、陈允升先生为师,深得他们的言传身教。在文学、绘画、书法方面受益匪浅。孙大山对“史晨”、“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石门颂”、“兰亭集序”、“东方朔画赞”、“泰山金刚经”、唐刻摩崖以及徐青藤、陈白阳、恽南田、扬州八怪等名家作品及碑帖,作了深入探索和研摹,锲而不舍,终于渐入佳境,有了较深的造诣。 孙大山(原名孙兆溥)曾五谒孔林,三赴长安,登五岳,游漓江,遍及碑林、摩崖、石窟、浮雕等艺术胜景及名山大川。真谓是“磨穿屐齿八万里,为花写神四十年。”以后有幸被当代著名书画家我、王学仲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特蒙青睐,深得其悉心教导。他们经常抵膝长谈,或鸿雁往来。斗转星移,王学仲先生对孙兆溥的教诲、信任、器重已超出了一般的师徒关系。十几年来,孙大山(原名孙兆溥)不仅从王学仲先生言传身教中使书画技艺得到提高,而且从王学仲先生德艺兼备的品格及个人的精神素质方面深受启迪和影响。 参展作品孙大山(原名孙兆溥)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各级展览,在北京、济南、上海、绍兴、广州、深圳、海南、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均有展出和流传,并多次在国内、国际性大赛中获奖。1983年工笔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获山东省优秀奖;1984年隶书长联入选全国书法首展在北京展出;1986年其书法荣获国际“牧野杯”铜奖;1993年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大赛中其书法和国画均获“神品奖”,同年还获“盛兰杯”书画大赛金奖。《深圳特区报》、《海军日报》、《齐鲁晚报》等国内多家报刊和日本《翠清会书法杂志》等刊物均有报道和作品发表。多处风景名胜也有其墨迹刻石,许多作品被一些单位、团体、个人及社会名流收藏。 由李正堂、刘纯华合著的《羲之传人》一书,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孙大山(原名孙兆溥)的艺术生涯和强烈的超前意识,以及他坚韧的求索精神。他的传略已被《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辞典》、《国际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汉英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天下名人传》等多部大典收录。国画“红梅图》入选《中国书画作品精选》。他还被十几个国际美术权威机构联合审定推尊为”世界文化名人”。 孙大山(原名孙兆溥)立足书圣王羲之故里,于1988年自筹资金发起成立了“中国王羲之颜真卿书法研究会”,被推任为会长,并创办了《羲之故里书画报》;1989年4月,在王学仲先生帮助下,成功地邀请了日本国奈良雪心会以今井凌雪为团长的书道访华团来中国举办书法展览,首开临沂民间中日书法艺术交流新局面。同时成立了“中日书法联谊会”,被推选为会长。1990年夏,他领导的王颜书法研究会和中日书法联谊会先后两次接待了日本国东京都翠清会书道访华团,对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中日民间文化艺术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9年5月,孙大山(原名孙兆溥)又自筹资金发起了“国际羲之杯夺冠赛”。大赛评比于1990年4月26日在北京揭晓,中央电视台新闻作了报道,使大赛获得额圆满成功。 为了庆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九十寿辰,1994年孙大山(原名孙兆溥)倡导发起了“庆贺邓小平同志九十寿辰专题书画展。”此次书画展得到了海内外著名书画艺术家的鼎力支持,收到各地大量名家书画精品,表达了对邓小平同志的衷心爱戴和无限崇敬之情。书画展于1994年8月22日即邓小平寿辰这天在邓小平倡导的经济特区——深圳展出时,引起轰动。孙大山(原名孙兆溥)在深圳还先后主持举办过“王学仲书画展暨诗文画集首发式”、“朱培均画展”、“湖北十画家书画展”等。作为国际书画大赛委员会的执行主席主持千人颁奖大会和书画艺术研讨会。还组织了六十位书画名家赴香港举办画展及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 1994年11月1日,孙大山(原名孙兆溥)向深圳市老年基金会捐献了20幅国画“红梅图”,对深圳市的老龄事业奉献了一片爱心。 1997年香港回归,举世属目,普天同庆。为庆贺这一历史盛况,孙大山(原名孙兆溥)策划举办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迎’97香港回归精品展”,并在香港回归之际在深圳展出成功。同时还邀请了刘大为、王学仲、刘文西、娄师白、皮之先、郭仲选、王西京、刘国辉、傅嘉仪、刘汉、王涛、孔仲起、傅小石、于志学、王朝瑞、刘子善等近50位书画名家莅临深圳挥毫泼彩,共贺香港回归祖国。在内地与香港均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同田子基忠、戴天共同策划的中国跨世纪百杰书画家评选活动圆满成功,他主编的《中国跨世纪百杰书画家作品集》也即将面世。目前,他正在策划、运筹“’99喜迎澳门回归祖国、欢庆建国五十周年”的大型书画展活动,并得到中国美协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2006年11月16日上午,孙大山(原名孙兆溥)策划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著名画家杨书华骏马艺术大展”开幕,本应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却一直没出现。当派人到他家去找,才发现他倒在门边,已于15日独自走了,享年61岁。罗湖警方的法医鉴定结果为:突发脑溢血。 成就及荣誉善书善画,笔下佛、道、缘、龙、虎、寿大字榜书——天下一绝!更长于诗词,尤善画梅。笔下所表现的梅花象烈火,是孤独的战士,平添了几多儒雅之态,恰似烈焰中的刀光剑影。仿佛能听到梅花怒放的呼声。雪辱霜欺香溢烈的人格化的突出表现。红红的花朵是梅花点燃的烈火,熊熊燃烧在寒冷的夜空,怒吼着意志情操和精神,将冰雪冲破,把黎明的天空染得通红,通红!这就是大山先生的梅之所在,大山先生的人格和梅花一样,坚强挺拔不畏风雪,万花勇向雪中开,昂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的充分体现。以物言志,人亦如此。 大山从事职业绘画为时较长,最早师从鲁南花鸟画家王小古学画,得其心传,还师从当地乡贤陈云生学习书法、文学,以充实绘画技巧。 孙大山除潜心绘画外,还在临沂组织过王羲之,颜真卿书画研究会。并成功的举办过多次大赛活动及展览。邀请到了日本著名艺术家今井凌彐到该地率团进行讲学及一系列艺术活动,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结识当代艺坛泰斗王学仲老师,登堂入室,一道切磋书法绘画,善于从妙悟中获得要领。尤善画牡丹、葡萄及松、竹、梅、兰。其作品被香港、澳门、新加坡外商所乐购。 在深圳期间又成功的组织举办了大型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型画展。在深圳与香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山还善于诗、词、楹联创作:深圳仙湖弘法寺,难倒多少文人、墨客,都欲为弘法寺题写藏头联,大都望寺兴叹而去。值世纪之交弘法寺举行佛教文化书画名家笔会之际大山即兴所题“弘扬三藏教功德无量,法冶众生心造化有缘”。 举世瞩目的苏州文化部门数年前所出上联 ,广征下联,时隔数载无人对上。2003年秋大山巧对下联:“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大山出奇制胜,以“八川秦晋数万里天空九重放眼千岛百洲。”对仗相合,天然巧成,珠联璧合,意境又好,况合韵律,实为高难度之作。中国诗词学会会长原全国政协秘书长孙轶青看罢,即兴挥毫已贺。半个世纪无人应对的奇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大山于2000年中秋闻此当即应对下联:“南天红树林树红天南”。《中国才子》杂志于2003年对大山先生做全面报道,并将大山列为中国才子。 书法欣赏国画欣赏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审判员2012.5.22----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审判员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