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隧道群 |
释义 | 《隧道群》高超的艺术性就在于它处处写“隧道”,但又不限于“隧道”本身。诗人敢于超越“隧道”工程实用的功利的层面,进行大幅度的变化和联想,最终升腾起富于哲理的诗情,容纳更多的人生况味。让人不禁要呼吁诗人们,不要在科学技术面前无所事事,束手无策,而是要大胆地迎向前去,进行创造性的诗歌创作,不仅让广大读者得到全新的艺术享受,还能让科研工程专家深切体会到:“原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如此富于诗情!” 中文名:隧道群 体裁:诗歌 作者:汤世杰 创作年代:现代 诗词原文隧道群 这里浓缩时间 这里延伸生命 几分钟一个子夜 一小时几次黎明 如逝去的岁月 是真实的梦境 漫长而又迅急 黑暗伴着噪音 终于冲出重峦 听风笛一声长鸣 快让眼睛习惯吧 天阔、水绿、山青 鉴赏诗人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对铁路、隧道情有独钟,因此写起这类题材的作品也不同凡响,令人深思。一般人乘车过隧道,是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现代化的科研成果,他们开始也许感到新鲜,以后便会觉得:“进隧道一片黑暗,出隧道又见光明,就是这样简单。”但诗人却从这个尽人皆知的感受出发,作了大跨度的变化和升华。诗的开头就很精彩,其中“浓缩时间”、“延伸生命”十分耐人寻味。修通了隧道,便利了交通,缩短了大量时间,无形中等于延长了旅客的生命,此其一;再推而广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倘若都能“浓缩”即抓紧时间,不也可以“延伸生命”——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诗人面对“隧道”这个科研成果提炼出了富于哲理的诗情,真可谓“独具慧眼”。 底下各节还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第二节中,“子夜”何其长,“几分钟”何其短,诗人却要让它们搀起手来。世人皆知“黎明”一天一次,诗人却偏要分成“几次”。可以看出,作者不是呆板地、就事论事地形容“隧道”的断而相续、遥远绵长,而是抓住自己的瞬间视觉感受,进行大胆的、奇特的描写,牢牢地吸引读者。仅此一例,其“诗艺”之高鲜明可见。第三节把“岁月”和“梦境”并提,同样给人以似真似幻、似信未信的强烈感觉,一下子就引导读者沉浸在浓郁的诗情中了。 此诗的结尾三节和开头一样,有着很大的包容性——使读者在体会过隧道的同时,还能够领会到其他的意味。读诗既要“人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那就让人们在“入”和“出”两方面下点工夫。先看第四节,路程“漫长”,火车用“迅急”的姿态去克服。寂静常与“黑暗”相伴,火车偏用“噪音”进行挑战。读着这样富于张力的诗句,人们的心怦怦作跳。更进一步,还会坚定向困难挑战的决心,同样,听着“冲出重峦”以后长鸣的“风笛”,人们也一定会联想到战胜困难以后各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万众欢呼,锣鼓喧天……。此诗结尾处的一声召唤,是对隧道外面美丽景色的简洁勾勒,其实又何尝不是号召人们不要满足和停步,而要热情洋溢地去迎接更多更好的风光景色! 作者简介汤世杰(1943~),湖北宜昌人。1967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系。1968年赴云南工作。历任昆明铁路局养路工、宣传干事、政治部秘书、《昆明铁道报》编辑,云南省作协《文学界》杂志主编,省作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土船》、《情感债务》、《情死》,中短篇小说集《高原的太阳》、《魔洞》、《独奏之梦》,诗集《第一盏绿灯》,长卷散文《殉情之都》、《灵息吹拂》、《梦幻高原》、《古摇篮》,散文集《烟霞边地》、《冥想云南》、《心情的磨毛》,长篇报告文学《鲁布革阵痛之秘》(合作)、《土地诗篇》,电影文学剧本《大峡谷》,电视文学剧本《香格里拉》(30集)等。作品曾获《十月》文学奖、全国铁路文学奖、云南省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