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绥德一中团委 |
释义 | 绥德一中绥德一中,全称绥德县第一中学,陕西省重点中学,省文明校园、省法治校园、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家长示范学校。1951年建校,已有60多年的历史,早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有用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中高考成绩居全市前茅,为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输送了大量人才。绥德一中最早是陕西省教育厅在全省创办的三所速成中学之一,当时叫绥德专区工农速成中学,由绥德地委书记杨彩彬担任校长,学生来源榆林、绥德、延安三个专区,有教职工14人,学生123人。速中先后共招收速中班28个,学生人数总计为1770人,主要是为解放区输送管理人才。十年来,高考成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2010年高考中,2010届延渊渊同学勇夺全市理科状元、省28名,被清华大学录取;何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方波浪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艺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文科考生白雪、张旭、孙盼勇夺全县第一、第三、第四名。 绥德一中团委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在共青团的影响下,绥德一中于2001年组成了绥德一中团委,全称共青团绥德一中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干出了较为出色的业绩。校团委是学校的一个组织机构,同时它自己内部也是有一定的分工,领导核心由书记、副书记、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总体来说是两部一组。学校、校团委领导以及各部、组委员一直努力做到最好,也举办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得到了校方领导的肯定,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绥德一中团委自2001年创建以来,经历了多少波折,但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再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来。纵然挫折接连不断,失意如影随形,但一中的校园委就是建立了起来,不仅仅是建立了起来,而且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演变成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有力助手。 在过去的几年里,校团委利用校方的支持和广大学生的热烈响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科学发展观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之中,每年,校团委都会抓住契机,大力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校团委组织了各种特色活动。以教师劳动学生,集体劳动个人,干部带动学生,不断以先进促后进,完善先进团员个人和先进团支部考核制度,以切实增强了团员意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青春励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发现了许多口才很好的同学,使同学在比赛中锻炼了自身,锻炼了胆量,发挥了特长,找到了自信!英语口语比赛让同学们在比赛中加强了口语,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口语,运用口语,便于以后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正如曾任宣传部部长的刘墙所说:“绥德一中团委是学生青年的代表,是锻炼自身,发展自身的大学校。”历届团委将继承校团委委员的各种优秀品质和积极负责的工作的态度不断提高团组织服务基层,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我校共青团团员工作实现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共青团工作中,以“青年为本”,为使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进一步整合和提升第二课堂活动,为广大团员青年营造良好的教育人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校园委立足于帮助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有针对性地搞好服务学生的各项工作,以活动为载体,陶冶团员青年的情操,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校团委积极开展文艺活动,“文化艺术节”在全校师生的赞叹声中圆满落幕,让许多同学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展现了自己的个性,“爱国卫生月”去绥德第一条观光大道——滨河大道打扫卫生,得到了全县人民的一致赞赏,电视台也来摄影采访,清明节又前去绥德县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瞻仰前辈的英勇事迹,让心灵受到再一次的升华。 绥德一中团委“2008改革”绥德一中团委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校团委委员在刚开始接手团委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开展的艰难性,新委员与旧委员的工作接洽不到位,新委员对校团委工作的内容以及经验不足使校团委工作难以展开,2008年9月,团委全体工作会议上,2010届学生卜杨城当选为主任委员,并兼任组织部长,随后组成新一届委员会。新一届校团委很好的发现了以前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在团干部工作上,完善“团干部以老带新”的制度,并产生非常设机构团务办公室和团委顾问组,让新委员提前追随旧委员,熟悉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后,新旧委员的工作转接便得心应手。 该届校团委力求在发展中找问题,工作中总结中经验,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处理好与校方的接洽协调合作,坚持学生自主管理,由学生干部对社团进行管理,培养他们管理社团的能力和策划活动的能力。校团委将“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锻炼他们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和纪律观念, 并深化学生作为绥德一中的一份子,让每一个人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服务和奉献精神,卜杨城曾在校团委团干部培训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说:“在团委,我们应该是优秀,富有竞争力的团队;我们应该是温馨、富有活动的大家庭”;他强调:“我们力求轻松又不失严谨的工作风格,我们营造和谐又不失竞争和工作氛围!”这样的工作氛围增进了青年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同年,李炜老师被团县委任命为团委书记兼少工委主任。在进一步完善团委工作体制的基础上,在李炜书记的支持下,在相关负责人的指导下,尝试建立团委网络主页,并把地址连接在绥德一中贴吧的网址链接上,这样一来,形成了卜当初设想的“团、校、生三位一体”,进一步加大了共青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为响应团县委的工作建议,配合宣传部的工作顺利进行,他建议书记李炜,应当形成组织宣传结合,可以使团的知识宣传更加顺利广泛,2008年至2010年以来的《绥德一中团报》深受广大学生喜欢。 2009年5月,是五四运动90周年.在团委常务工作会议上,决定成立以校党支部副书记靳守东、校团委书记李炜为顾问,以曾担任校文学社长的卜杨城为主编,宣传部长刘嫱为副主编的“团委年纪编委会”,历时两月,成功编办了绥德一中团委首册团委年纪《鹰击长空——绥德一中团委2008——2009年纪》,并先后受到团市委副书记、团县委书记等领导检查时的好评,其序言被《榆林新青年》2009年第12期刊载。 在这段时间里,委员们在工作中学到了知识,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在工作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绥德一中团委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一中人怀着乐观与自信迎接战斗,始终相信绥德一中团委 会越来越成熟,会成为中国共青团更有力的助手和储备军。 新一届校团委的蓬勃发展2009年下半年,在团县委的支持下,绥德一中团委完善了校团委组织机构,选举并产生了以李炜老师为书记兼少工委主任,李彩波、郝艳霞、曹海江三位老师为副书记,刘树平老师为少工委副主任的新一届团委领导机构,并首次选举产生以卜杨城为首席顾问、刘嫱、张斌斌为顾问的学生团务顾问组,形成了一2011届学生王凯航为组织部长、高珍为宣传部长、马朵为档案组长新一届学生干部机构,至此校团委实现了建立以来、经过“团委改革”完善之后的大全新局面。同年,在团县委支持下,成立了校团委领导下的“绥德一中学生联合会”,简称学生会,校团委共组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蓬勃发展阶段。 新一届校团委将“全面提高团委员和青少年的自身素质,提高青年团员道德水平与修养,活跃校园文化,争创先进团委,配合学校政教处开展各类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团员素质,切实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立志成才和心理健康教育,力争将学校的团委工作做好,为打造一流名校”作为新起点和基本工作目标,在为着这个充满意义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