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随国
释义

随国(湖北省随州市)是周同姓诸侯国,后为楚附庸国,亡于楚国。

历史传说

相传早在女娲开天辟地时,就有一个名为随的人,他的后代就以随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随国,侯爵,为周诸侯国之一。周末,并于楚,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另外,春秋战国时,原陶唐氏之后杜伯的玄孙士会在晋国担任士大夫职务,以随为食邑,史称随会。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东,子孙留居于此,也姓随。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随姓人大都随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主体。

早期历史

自从牧野之战武王灭商,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这种分封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到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时也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曾)、唐、蔡、应、息等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随(曾)国封邑宽广,大致以随枣走廊为中心,北抵新野,东邻应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这一带经过夏商先期开发,生产发达,文化先进。遍布随州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它们都是临河高地,据险而守,由村寨、贵族坞垒、都城组成梯次社会布局。这种布局,与我们今天的村、镇、市(县)何其相似。已发现发掘的春秋时期随(曾)国贵族墓分布于新野、信阳、安陆、京山、枣阳等地区,在随州发现发掘的则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东城等地。这说明随(曾)国在春秋时期处于高度文明阶段,综合国力相对强盛。加之随(曾)国世代沿袭“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内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于屡抗楚锋,成为抵御楚国东进北伐、问鼎中原的前沿堡垒。

随楚之结

随国自从西周早期登上历史舞台始,便同楚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随国史,就是一部随楚关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而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其任务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以拱卫周疆。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学术界大都认为,“安州六器”所载,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分析,昭王的这次大规模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这说明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周室东迁以后,诸夏大一统、小分裂的局面已改变为小统一、大分裂。周王丧失了军事盟主的实力,周公东征、昭王南征之类赫赫扬扬的壮举已没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着为来自中原的威胁而担忧了。然而,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随国则依然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于是,楚武王末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 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但由于楚国势力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左传·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左传·哀公元年》杜注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个中奥秘,随人已有揣测:“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而未灭,“楚实存之”。这段话虽然是吴师入郢前随、楚关系的写照,也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进入战国后汉东唯随国独存的缘由。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姓姬名乙。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的国君,生于公元前约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其人其事,史籍无载。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谭维四据此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据他介绍,曾侯乙墓万件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说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和指挥官。

曾侯乙墓随葬数量庞多的乐器,钟磬铭文中有大量乐理乐律铭文,显示了曾侯乙生前对于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的重视程度。墓内还有大量铸造极精的青铜器珍品,及绘画、雕塑艺术、书法精品,并且大量文物并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为他亲自督造,说明他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

关于古代乐器,在曾侯乙墓中有着惊人的发掘。墓的东室有琴(十弦)、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两件和悬鼓一具。沿北墙放有编磬,靠东南角放着巨大的建鼓。此外,还有篪两件,排萧两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由十一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音sì)钟”,由十二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二十三枚长乳甬钟组成。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的钲间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琴它体的铭文,基本是关于五声音阶名与八个变化音名;曾国其他五均调高铭文,曾国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等等。这些铭文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律极其宝贵的材料。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推想,这套编钟演奏时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随曾疑问

周代汉东姬姓大国---随国

随、曾之谜

一、曾与缯、鄫及其姓氏

曾,周初铜器铭文作“曾”。其姓氏文献无载,只有求诸文物资料。解放前安徽寿县楚墓出土一件《曾姬无恤壶》, 其铭文为:“ 圣(走亘)之夫曾姬无恤。”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据刘节先生考证,此器时代为战国中期,系(走亘)圣之夫人所作器。圣(走亘)即声(走亘),楚自惠王以后其小君可称声(走亘)者。声王之夫人娶于曾,故称曾姬。无恤,其名也。刘节:《古史考存·寿县所出楚器考释》,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1975年,随州?阳出土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时代为春秋时期的《曾子原彝〓》,铭文为:“唯九月初吉庚申,曾子原彝为孟姬〓铸媵〓。”程欣人:《随县?阳出土楚、曾、息青铜器》,《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此器是曾子为其长女孟姬铸造的陪嫁媵器。从这两件显示曾、楚通婚的铜器铭文分析,曾国应为姬姓。1979年,随州城郊季氏梁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两件青铜戈,其中一件铭文为:“周王孙季怡孔臧元武元用戈”;另一件铭文为:“穆侯之子西宫之孙,曾大攻(工)尹季怡之用。”。随县博物馆:《湖北随县城郊发现春秋墓葬和铜器》,《文物》1980年第1期两件戈铭中的季怡,无疑是指的同一个人。从前一件戈铭看,他肯定是姬姓,因为他是“周王孙”,至于“季”,则应为其氏;从后一件戈铭看,他不仅是曾国的大工尹,还是曾国的公族,因为他的先辈是“穆侯”。季怡既是曾国公族,又是姬姓,那么其出生国曾国无疑应当是姬姓。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文献中不见国名“曾”,却有“缯”的国名出现。《国语·郑语》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韦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史记·夏本纪》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氏,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说明司马迁已认为缯为姒氏,而《史记·周本纪》记同一内容则将“用国为氏”改为“以国为姓”,说明太史公时有“姓”、“氏”互用的情况,故此“姒氏”,也即姒姓。又《史记·周本纪》:“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司马贞《索隐》和张守节《正义》均说缯为国名,夏禹后,姒姓。

文献中还有以“鄫”为国名者。《国语·晋语》记:“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韦昭注:“鄫,姒姓,禹后也。缯字又作鄫。”韦注甚确。因为《国语·晋语》此处所记同上引《史记·周本纪》所记显系同一件事,此“鄫”当即彼“缯”。《说文·邑部》说:“鄫,姒姓国,在东海;从邑,曾声。”

综上以观,出土铜器之“曾”为姬姓,文献记载之“缯”或“鄫”为姒姓,二者姓氏不同,不可能是同一国名。

(二)曾随疆域相合

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初步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2批,其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李学勤:《续论曾国之谜》,《江汉论坛》1990年增刊随国的疆域,文献无明载,但据记随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由此可知,曾、随疆域相合。

(三)曾随年代相当

已出土曾国青铜器的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但是,前引“安州六器”铭文记述周昭王在南征途中,经历过唐、厉、曾等国,还提到汉水,前文已论证唐、厉为汉东封国,周人经唐、厉而后至曾,可见曾的位置确在汉水流域。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安州六器”为周昭王时器,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2辑说明姬姓曾国始封的时间应在昭王之前,很可能就在周初大封姬姓之时,或者稍后。总之,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文献无明载,但据《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而其始立时间或许更早一些。姬姓随国灭亡的时间,文献无载。《水经注·?水》说“楚灭之以为县”,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引姓氏书谓“为楚所灭”,但均无灭年。根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之随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而考虑到此时它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至战国。由此说来,曾、随存在的时间相当。

正是由于出土铜器上的曾国同文献记载中的随国姓氏相同、疆域相合和年代相当,所以,我们也倾向于曾随一国二名的说法。但对于何以会一国二名,学术界仁智互见。

有的学者以为,“曾”为国名,“随”为曾都,因而文献又称其国为“随”,这就像杞国都于淳于又称淳于、魏国都于大梁又称梁、韩国都于新郑又称郑一样。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以为魏国迁都于梁才兼称梁,韩后迁都于郑才称郑,而随与曾既未互迁,与魏之于梁、韩之于郑不能相提并论。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如果认为曾即随,这又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舒之梅、刘彬徽:《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这些意见有以下几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至于何以不见随国遗物,有待今后考古发现。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关于随,《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为:“西周国名。姬姓。都城在今湖北随州市。《左传》:桓公六年(前706)‘楚武王侵随’,即此。战国初为楚所灭。近年在随州市一带发现曾国铜器,有人认为曾国即随国。”有误。据《史记·楚世家》引杜预曰:“随国:今义阳随县。”即今湖北随州市;而【正义】引“《世本》云:‘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随,姬姓也。武王卒师中而兵罢。’《括地志》云‘上蔡县东北五十里’是也。”按:楚武王五十一年伐随,卒于军中,葬于今河南省新蔡县西北葛陵村,即《世本》所说的“豫州新息”,《水经注》所谓“(鲖阳)县有葛陵城”,有出土文物为证(见《史记·楚世家》集解、《水经注·汝水》篇)。葛陵村远在随州东北,如果楚武王侵伐随州之随,则死后不可能远葬于此。所以楚武王侵伐的随,应该是《括地志》所说的“上蔡县东北五十里”。楚武王侵随,行至此处,发病而死,因葬于此,合乎事理。而随州之随,则可能原本就是曾国而非随国,后人因随县名而误以为即古之随国。

2、曾灭随,据其国土。顾铁符:《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辑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徐扬杰:《关于曾侯问题的一些看法》,《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当然,在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以前,上述几种情况也并非毫无可能。但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个姜姓随国。《元和姓纂》“随”下引《风俗通》:“炎帝裔随侯之后。”李白《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说:“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良(梁)为大贤。”《路史·国名纪甲》亦谓“随侯,炎裔”,是为“姜姓”。尽管文献未明言这个炎帝之后的姜姓随国的地望,但考虑到李白将“神农之后”同“汉东之国”并称对举,其地当位于汉东,立国时间大约与汉东的另一姜姓国家厉相当,可能早至商代。无独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按卜辞作“〓”)国,地域也在汉东。我们以为,此卜辞之曾就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同前述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又一个姜姓“曾随合一”。不仅如此,周代汉东姬姓之曾还应当是在兼并商代的汉东姜姓曾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但由于姜姓曾随史料奇缺,难究其详,故下文的论述专指姬姓随国。

随国灭亡

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争霸称雄已成大势所趋。楚武王三次攻打随(曾)国都未成功,特别是公元前690年随(曾)楚下溠之战,楚武王病死军中,不得不结盟退兵。此后楚人绕开随(曾)国锋芒,转而攻占随(曾)的周边小国,迫使随国逐步向随枣走廊腹地退让收缩,择地迁都。均川镇镇区以西为随(曾)国贵族墓地,以东为楚的势力范围就是例证。

春秋中期以后,“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随(曾)的周边邻国,完成了对随枣走廊的战略包围。随(曾)国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转为亲楚附楚,成为楚的战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当楚昭王避难于随(曾),随(曾)人不仅保护了楚王,还配合秦军助其还都。所以在曾侯乙死后,楚惠王不仅以铭文 钟相赠,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车马陪葬。

虽然楚国在楚昭王和以后的几个时期里对随人在危机时刻的救援感恩戴德而没有消灭它,但大国一统的形势终究不能逃避,到了战国初年,在随人对楚人曾经的恩惠渐渐淡去的时候,这个小小的诸侯国也最终难逃被楚人灭国的命运,消失在了历史的版图中,而它的历史,只能留给后人寻味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