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随 |
释义 | 中文汉字,基本释义是跟从、顺从的意思。可以作为姓氏。同时也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名。 汉字释义基本信息随 拼音:suí 注音:ㄙㄨㄟˊ 繁体字:随 部首:阝,部外笔画:9,总笔画:11 ; 繁体部首:阜,部外笔画:9,总笔画:17 五笔86&98:BDEP 仓颉:NLYKB 笔顺编号:52132511454 四角号码:742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68F 基本释义(随) suíㄙㄨㄟˊ 跟着:~从。~员。~葬。~即(立刻)。~行(xíng )。~身。~喜。~波逐流。~行(hāng )就市。 顺从,任凭:~意。~口。~宜。~和。~俗。~笔。~遇而安。~心所欲。 顺便,就着:~带。~手关门。 像:他长得~他父亲。 姓。 春秋时期诸侯国名。位于今湖北应山,公元前680年左右纳入楚国。 详细解释随〈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2) 同本义 [follow] 随,从也。——《说文》 随无故也。——《易·杂卦》 随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随。——《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随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随直(随班值日);随班(跟班值勤);随扈(随从);随身灯(点在死人脚头的灯);随坐(即连坐。受他人牵连而被判罪);随宦(跟从父兄做官在外);随随步口(步步紧跟);随起举哀(随同死者亲眷一起号哭) (4) 依顺;依从 [comply with; adapt to] 随,顺也。——《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北齐书·陆法和传》 (5) 又如:随善善缘(佛教指见人行善心欢喜;自己行善结好缘);随邪(随斜。顺从邪恶,无主见);随愿(如愿;称心);随时制宜(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随缘不变(佛家语。意指随顺世间环境取舍行止,但有所不为) (6) 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let (sb .do as he likes)]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7) 又如:随你的便;去不去随你;随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随意念之所至,立刻到达某一地) (8) 〈方〉∶相似,与某人、物、事相像 [look like]。如:他长得随他母亲 (9) 接着,随即 [carry on]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清· 方苞《记》 (10) 又如:随次(随即;马上);随宜(随即) (11) 按照;依据 [according to]。如:随例(按照惯例);随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词性变化 -------------------------------------------------------------------------------- 随〈名〉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one of the 64 Divinatory Symbols]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 中国周代国名 [Sui state]。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州一带。 常用词组随笔 (1) [informal essay; jottings] (2) 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 (3) 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随便 (1) [be free and easy;random]∶不加限制;不受拘束 随便聊聊 (2) [anyhow; any]∶任凭,无论 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抑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夜走灵官峡》 (3) [immediately]∶随即,马上 家书随便修下,谁人去走一遭?——《水浒传》 (4) [do as one chooses (likes) pleases]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 我说话很随 便,请不要见怪 雕刻家的意见,随 随 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古代英雄的石像》 随波逐流 [follow the winds and waves;go with the crowd] 比喻自己没有一定的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别人走 所谓乡原,即推原人之情意,随波逐流,倿伪驰骋,苟合求媚于世。——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乡原》 随处 [everywhere;anywhere] 到处;处处 只要有一粒种了,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松树的风格》 随从 (1) [nember of one's suite;party]∶随行人员 他和他的随从昨天抵达五陵山 (2) [accompany attend one's superior]∶跟随 怎么自家在山行真诚?又没个侍儿随从。——《西游记》 随大流 [follow the general trend] 顺着多数人说话或办事,也作“随大溜” 唉,算啦,算啦,羊随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取经》 随带 suídài (1) [have sth. taken along with;go along with] (2) 随同捎去 来人随带书籍一包 (3) 随身携带 随带衣物 随地 suídì [anywhere; everywhere] 不拘何地;到处 不可随地吐痰 随风倒 suífēngdǎo [bend with the wind;be easily swayed] 自己没有主见,顺着一时的形势办事,看哪边的势力大就跟着哪一边走 随风倒舵 suífēng-dǎoduò [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 take one’s cue from hanging conditions] 顺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见机行事,随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义。亦作“随风转舵” 随风转舵 suífēng-zhuǎnduò [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 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 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水浒》 随感 suígǎn [impression] 随时的感想 《旅欧随感》 随行就市 suíháng-jiùshì [fluctuate in line with market conditions] 商品根据市面行情自由上市供应 随和 suíhé (1) [easy-going;amicable]∶和顺,不固执己见 他随和的性格使他屈从了家里的做法 (2) [echo what others say]∶随声附和 随后 suíhòu [soon afterwards] 表示紧接某种情况或动作之后 他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小说,随后就出门去了 随机 suíjī (1) [according to situation] 依照情势 必须具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才能完成任务 (2) [random]∶自由组合 随机抽样 随即 suíjí [presently;immediately] 立刻;即刻 牛元峰待援无望,趁黑夜率领残部突围向西逃跑,我七十五师的战士,随即跟踪追击。——《奠基礼》 随驾 suíjià [accompany the emperor] 随从帝王的车驾;指跟随帝王 随军 suíjūn (1) [with the army]∶ 跟随军队[行动] 随军记者 (2) [families who followed the army]∶ 军人家属将户口等关系转到军队,并跟随部队生活和行动。 随口 suíkǒu [speak thoughtlessly] 没仔细考虑就说出 不该随口承认他的见解 随口胡诌 suíkǒu húzhōu [talk casually] 随便搪塞 他不懂的地方,就随口胡诌,遮掩过去 随口乱说 suíkǒu luànshuō [loose-tongued] 随便乱说的 你不该随口乱说,把一件好事给弄糟了 随人俯仰 suírén-fǔyǎng [stand at sb.’s beck and call; find oneself at the mercy of sb.] 任凭别人驱使,完全听从别人的支配 随身 suíshēn [take with one;carry one's person] 带在身边;跟在身旁 随身携带 随声附和 suíshēng-fùhé [echo what others say; chime in with others] 谓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朝中百官俱怕戴的权势,也随声附和。——《祖冲之》 尤可怪者,最有识见之客,亦作矮人观场。人言此本最佳,而辄随声附和。——清· 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 随时 suíshí (1) [at all times;any time]∶不论何时 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他 (2) [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指顺应时势 随时以行 随时度势suíshí-duóshì [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 whenever] 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 随俗 suísú [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 [行事] 随着习俗 入乡随俗 随同 suítóng [be in company with;accompany] 跟随陪同 随喜suíxǐ (1) [follow suit]∶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 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呐喊·自序》 (2) [visit temples]∶旧指游览寺院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唐· 杜甫《望兜率寺》 (3) [tour]∶随人游玩 随乡入乡suíxiāng-rùxiāng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到什么地方就随从那里的风俗习惯。因以“随乡入乡”比喻适应新的环境 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宋· 范成大《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 随想suíxiǎng [capriccio] 随事而生的感想;杂感 随心 suíxīn (1) [as one wishes]∶凭着自己的心意 随心所欲 (2) [be satisfied]∶称心;顺心 你大叔答应啦,给他二闺女习一条随心的被面儿。——《葛梅》 随心所欲 suíxīnsuǒyù [have one's own way;do as one likes]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 随行 suíxíng (1) [follow]∶跟着别人走;跟随 (2) [entourage]∶随从人员 随意 suíyì [as one likes] 随着自己的意愿 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威尼斯》 随意一瞥 suíyì yīpiē [with half an eye] 匆匆地一瞥;不完全注意 只消随意一瞥他就可以看出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随遇而安suíyù'ér'ān [feel at home wherever one is;accept the circumstances with good will] 处在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 保重弱躯,开扩心地,随遇而安,足慰悬悬矣。——清· 尹会一《健余尺牍·示嘉铨》 随员 suíyuán (1) [in ember of one's suite]∶跟随陪同的下属人员 (2) [attaché]∶驻外使馆中的最低一级外交人员 随葬 suízàng [bury together] 用财物、器具等随同死者一起埋葬 随着 suízhe [in the wake of;along with]——用在句首或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所依赖的条件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必将带来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随踵而至 suízhǒng'érzhì [come one after another] 一个跟随一个到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上,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战国策·齐策》 汉英互译随 adapt to along with follow let English follow,listen to,submit to 周易六十四卦名随,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十七卦。 原文随①:元亨,利贞,无咎。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②,贞吉。出门交有功③。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④,失丈夫⑤。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⑥ ,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⑦,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⑧,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⑨。王⑩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注释①随是本卦标题。随的意思是顺从,相随。全卦的内容讲商人出门做生意和贩卖奴隶的情况。(2)官:古“馆”字,指馆舍,旅馆。(3)交:交往,这里指互相帮助。(4)小子:这里指年龄小的奴隶。(5)丈夫:这里指成年的奴隶。(6)得:意思是希望获得利益。(7)明:这里用作“盟”,意思是订立盟约。(8)嘉:周代一个小国的名称,也称“有嘉”。(9)维:捆绑。(10)王:指周文王。西山:指歧山。 译文随卦:大吉大利,吉利的占卜,没有灾祸。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兑,兑为泽;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是随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随天时而沉寂的雷声,随时作息,向晚则入室休息。 初九:馆舍中发生了变故,但占得吉利。出门同行互相帮助有好处。 《象辞》说:官吏把事情办坏了,归从正道则吉利。出门同行都得好处,这是不失正道的缘故。 六二:抓住了年少的奴隶,成年的奴隶逃跑了。 《象辞》说:抓住了小的,跑了大的,意思是两者不能兼得。 六三:抓住了成年的奴隶,年少的奴隶逃跑了。结伴出门经商是为了获利。占问居住处得到吉兆。 《象辞》说:抓了大的,跑了小的,其志在于追逐大的,舍弃小的。 九四:商人结伴出门是为了获利,占问得到凶兆。押送俘虏上路,互相订立了盟约,没有灾祸。 《象辞》说:追名逐利,贪多务获,这种人遭遇凶险是应该的。谨守信用,严守正道,这是明察事功的结果。 九五:俘虏了嘉国的人,吉利。 《象辞》说:信守中正之道,诸事吉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上六:把俘虏拘禁起来,紧紧捆住。周文王在歧山把他们作人牲祭视神灵。 《象辞》说:被捆绑拘禁,因为上六居一卦之尽头,像人处于穷困之境地。 读解这一卦所讲的出门经商所干的勾当是贩卖奴隶,其中透露出奴隶的两个来源:一个是商业买卖,一个是战争中的俘虏。同时, 我们也了解到了那时还用奴隶的生命来祭祀神灵。 这些情况至少让我们立刻联想到两点。首先是用现代人道主义的观点来看,贩卖和残杀奴隶是野蛮和骇人听闻的,在今天看 来是不可思议的。其次是西方近代史上殖民主义者打着人道主义 旗号贩卖奴隶、残害奴隶的血腥史实(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小说《塔曼戈》和美国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均有真 切描述)。用道德化的观点来看历史,可以完全肯定地说,奴隶制 是人类历史上黑暗、野蛮、残酷、血腥、丑恶的一页,理所应当口诛笔伐。 不过,也可以用另一种观点来看待历史,那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这种观点来看,奴隶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它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也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个推动力的主角,不是奴隶主,而是被他们侮辱和残害的奴隶。这一点,作者无论如何是想不到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