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释义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位于喀布尔市。1919年设立,1924年正式开放。主要收藏阿富汗各地出土的史前遗物和贵霜王国时代的佛像、印度教神像、伊斯兰时代文物、各历史时期的钱币和民俗文物等。

归属

阿富汗最古老的博物馆。在喀布尔市。

描述

1919年在巴海巴拉宫殿收藏的基础上设立,1924年正式开放。主要收藏阿富汗各地出土的史前遗物和受希腊文明影响的贵霜王国时代的佛像、印度教神像、伊斯兰时代文物、各历史时期的钱币和民俗文物等。藏品丰富,90%是出土文物,其中与佛教有关的文物占40%。陈列有: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和阿富汗史前文明的石器、陶器、金银器;希腊、罗马文化东渐时期的饰有角斗士搏斗图案的古罗马玻璃花瓶;佛教传入后精美的佛教故事牙雕刻画和犍陀罗艺术品;伊斯兰教色彩的雕像、图画、器皿等。阿富汗重要佛教遗址贝格拉姆、绍托拉克、丰杜基斯坦等地出土的文物主要陈列在这里。陈列中的1966年在法罗尔丘地发现的公元前2500年的 5件金器和12件银器,1978年在阿富汗北部发现的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21件金装饰品是极其珍贵的文物。该馆还收藏 3万枚希腊、安息钱币。此外,还有两个专室展出哈达和巴米扬佛教遗迹出土文物,其中有巴米扬山谷巨大佛像模型。

简介

位于喀布尔市。1919年设立,1924年正式开放。主要收藏阿富汗各地出土的史前遗物和贵霜王国时代的佛像、印度教神像、伊斯兰时代文物、各历史时期的钱币和民俗文物等。陈列有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和阿富汗史前文明的石器、陶器、金银器;希腊、罗马文化东渐时期的古罗马玻璃花瓶;佛教故事牙雕刻画和犍陀罗艺术品等。阿富汗重要佛教遗址贝格拉姆、绍托拉克、丰杜基斯坦等地出土的文物主要陈列在这里;1966年在法罗尔丘地发现的公元前2500年的 5件金器和12件银器;1978年在阿富汗北部发现的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21件金装饰品。该馆还收藏 3万枚希腊、安息钱币。此外,还有两个专室展出哈达和巴米扬佛教遗迹出土文物,其中有巴米扬山谷佛像模型。

阿富汗抗英战争

英国在19~20世纪初对阿富汗发动的三次侵略战争。亦称英阿战争。⑴1839~1842年。英国对阿富汗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的亲俄倾向不满,以阿富汗拒绝与英结盟对抗俄国和伊朗为借口,于1838年11月发动侵阿战争。英军攻陷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扶植傀儡政权。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尔汗于1841年11月领导发动首都喀布尔民族大起义。在阿富汗军民打击下,英军退出阿富汗。⑵1878~1879年。19世纪70年代,英俄争夺加剧,英阿关系再度紧张。1878年11月,英国以赴喀布尔使团受阻为由挑起战争,逼迫阿富汗签订《冈达马克条约》,允许英军占领部分领土并在外交上受英国控制,激发阿富汗全国人民奋起抗英。阿统治者妥协,同意将阿富汗外交大权交英控制。1881年,英军撤离阿富汗。⑶1919年2月,阿富汗国王阿曼努拉汗继位后,要求英国承认其独立,遭拒绝。1919年5月,英发动侵阿战争,此时,正值印度爆发革命运动,英国急于结束对阿战争。同年6月,双方签订《拉瓦尔品第条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独立。

相关事件

阿富汗抗英战争 英国在19~20世纪初对阿富汗发动的三次侵略战争。

亦称英阿战争。⑴1839~1842年。英国对阿富汗国王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的亲俄倾向不满,以阿富汗拒绝与英结盟对抗俄国和伊朗为借口,于1838年11月发动侵阿战争。英军攻陷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扶植傀儡政权。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阿克巴尔汗于1841年11月领导发动首都喀布尔民族大起义。在阿富汗军民打击下,英军退出阿富汗。⑵1878~1879年。19世纪70年代,英俄争夺加剧,英阿关系再度紧张。1878年11月,英国以赴喀布尔使团受阻为由挑起战争,逼迫阿富汗签订《冈达马克条约》,允许英军占领部分领土并在外交上受英国控制,激发阿富汗全国人民奋起抗英。阿统治者妥协,同意将阿富汗外交大权交英控制。1881年,英军撤离阿富汗。⑶1919年2月,阿富汗国王阿曼努拉汗继位后,要求英国承认其独立,遭拒绝。1919年5月,英发动侵阿战争,此时,正值印度爆发革命运动,英国急于结束对阿战争。同年6月,双方签订《拉瓦尔品第条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独立。

归还艺术品

巴黎,3月1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动下,自1999年以来一直保存在阿富汗流亡博物馆(瑞士布本多夫)的近1300件阿富汗人类学及考古学文物将在3月16日重返喀布尔,交还给阿富汗国家博物馆。3月17日上午10时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届时将展示部分稀世珍宝。

这次行动由阿富汗信息和文化部主办,得到了教科文组织瑞士全国委员会、瑞士联邦外交部和德国国防部的资助,并由德国国防部负责运输工作。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说:“这批藏品在瑞士布本多夫的阿富汗流亡博物馆已经保存了六年,此次重归故里,是向阿富汗人民归还部分记忆,这个国家需要重塑民族凝聚力。”

根据同教科文组织签署的协议,阿富汗流亡博物馆从私人捐赠者手中接收了1300件文物,并由专家志愿者进行了全面清点。为杜绝非法出口阿富汗艺术品,合约规定不得买卖文物。阿富汗流亡博物馆(不久前关闭)由阿富汗图书馆基金会筹办建立,并得到私人捐助者、瑞士联邦政府和巴塞尔州政府的资助,共耗资100万美元。阿富汗图书馆基金会创办于1975年,是一家阿富汗文献中心。

教科文组织还协助重建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上述藏品目前已经安置其中。博物馆成立于1930年,在塔利班政权统治期间遭到劫掠和肆意破坏。2001年塔利班倒台,教科文组织随即开始组织并协调国际社会和各国致力于修复这家博物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在2004年10月再次向公众开放。

由意大利、美国、希腊和日本出资,从2002年起,博物馆主体建筑经过全面整修,并配备了适当设备。保护阿富汗文化遗产协会、国家地理学会、大英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和其他捐助方参与了这项工作。

与此同时,教科文组织开办了涉及编目、保护、展示藏品和出版物的综合培训方案,对将近75%的馆藏文物完成了编录整理工作,并建立了数据库。

去年10月,教科文组织将1985年以来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全部展品及藏品集结成册出版,并配有插图(弗朗辛·蒂索著,《1931至1985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品总目》,教科文组织出版社,2006年)。这本书可以作为教材,也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它承载着记忆的碎片,能够帮助人民恢复往日的记忆。

教科文组织保护阿富汗文化遗产的行动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以及保护赫拉特古城的国际运动。此后,教科文组织又编写了一部巴格拉姆象牙制品目录,但相对于全部藏品而言,这仅是雪泥鸿爪,如今大部分珍宝已经不知所踪。教科文组织目前正在设法加固巴米扬的峭壁、第五座赫拉特光塔和贾姆光塔,后者是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一处阿富汗遗产(2002年列入)。

文物图片展

2003年6月11日,一张阿富汗文物图片在喀布尔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展出。当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阿富汗政府举行了一次文物图片展,展出了大量被盗窃或被塔利班毁坏文物的图片。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2003年6月11日,一些观众在喀布尔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观看一个文物图片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