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城区职教中心 |
释义 | 宿迁市宿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原名宿城区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86年,是宿城区直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融中专、职高、教师进修、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多功能的特色学校。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学校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经济”的办学理念,致力于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中、高级技能人才,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一、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三)改革办学体制 (四)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六)加强德育创新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师生联动) 江苏省三星级职业高中-宿城区职教中心学校概况宿城区职教中心位于宿城新区宿邳路1 号,紧邻苏宿工业园区,占地 200亩,建筑面积 5705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2327人,教职工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1人,本科以上学历109人,高级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49人。 学校荣誉学校曾获“宿迁市教育市文明校园”、“2006年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度宿迁市安全文明职业学校”等称号,被宿城区人民政府确立为“两后双百”培训基地、“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青年创业实践基地,被共青团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农工办、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农林局评为江苏省“三为三新”活动示范基地。2008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省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被宿迁市教育局评为“星级创建先进单位”,被宿城区教育局评为“目标管理二等奖”。2008年评为江苏省三星级职业高中! 学校信念学校在设计规划上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构建”的理念,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建筑新颖”的功能定位,体现生态化、园林化、智能化、信息化要求,建成全区最有效益、最具魅力、最得民心的工程,校园规划为五大功能区:教育教学区、实习实训区、生活服务区、行政管理区、体育运动区。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13750平方米,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1729平方米,4幢宿舍楼建筑面积22720平方米,多功能餐厅建筑面积8880平方米,另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篮球场、排球场等。 目前已经形成电子、机电、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着力打造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模具等特色专业,新设电气自动化技术、财务管理、服装设计、汽车驾驶与维修、服装制作与营销、财务会计、酒店服务与管理、文秘与协警、化学工艺等热门专业。实行文化课+职业课的教学模式,试行双元制模式,实行“1+1+1”、“2+1”“2+3”学制,推行职业高中毕业证书+中等专业技能的双证制度。 学校积极创新发展模式: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意识;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实现就业。学校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永创教育联盟联合办学,今秋开学初,我校又同徐州工程学院、宿迁学院、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精科互感器、江苏箭鹿集团、恒力集团宿迁工业园、江苏丰艺集团联合实行“定单式培养”,走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工读结合的办学之路,为学生的成才、就业、创业铺平道路。短期培训,突出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在岗转岗、再就业培训和移民培训。 我校成立了毕业生实习就业指导中心,并同江苏鼎峰重钢、江苏科固电器、宿迁武田工业、宿迁特力工具等本土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还在苏、锡、常、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日立显示器、金龙汽车、英飞凌科技、富士康集团、住友集团、沙钢集团、江苏水天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大型企业建立了产教研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网络。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一、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党和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确立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坚持“对内求实,对外求活”,坚持教育改革,推进现代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努力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以培训师生动手能力为核心,以师资培训为重点,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学校制度建设,全校师生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党建工作,发展学生党员,使党建工作成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一条主线。推行双元制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建好校内实习基地,强化实习实训,提高学生技能。抓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确保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力争通过五年努力, 把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其成为开放灵活、知名度较高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得的省级和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乃至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宿城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2、办学理念:对内求实强素质,对外求活谋发展。 在“求实”中,注重更新观念,做到理念新、目标明、基础宽、定位准。 理念新:树立教育终身化、教育市场化、教育现代化的观念,形成对内求实强素质,对外求活谋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拓展职教市场,打造现代职校品牌;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目标明:依据人才市场需求,把学校建成开放灵活、知名度高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或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初等、中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设置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学生就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 基础宽: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在课程设置上确立“以人为本"的育人观、质量观,使学生建立起生存观、基础观,具有在国内外求职能力的多资格、多证书和重发展、有后劲的中职学生。 定位准:坚持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深化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 在“求活”中,注重改革发展,做到思路清、模块活、平台广、重实践。 思路清:创立内联、外靠、用政策、创职校品牌的工作思路,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其内涵。 模块活:构建适应学生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可供学生选择的模块化技术实训课程、选修课程,强化学校校本课程教研和开发力度,紧跟市场发展脚步,缩小校企距离,实现无缝隙连接。 平台广:构建成职教改革的实验基地、造就名牌教师的舞台、培养优秀学生的摇篮、向外展示亮点的窗口的发展平台。 重实践:结合专业特点,紧密联系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和设备,加强实训室建设步伐,向中心化发展,拓展联办企业,建立企业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未来5年内,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集教科产工贸为一体与中心城区相称的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到2008年要把我校创建成省三星级职中;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创建成省示范专业;把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创建成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项目申报成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 (二)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 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发新专业,调整改革老专业,保持多专业、多功能、多形式、大容量的办学规模,保持年均招收学历教育学生2000人,年均短期培训3000人以上的水平,接近或达到省四星级职中的办学标准。 2、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探讨办学体制改革。巩固现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尝试与苏州吴中区共建专业及深层次合作;尝试与国(境)外联合办学。改革学校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更好地适应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要求。 3、教育教学改革 推行双元制教学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开发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校本课程;研究探讨职业教育的途径、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探讨和构建符合三个接轨(与国际双向接轨、与行业接轨、与高职接轨)、一个基础(打好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适应受教育者对教育多元化选择和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保证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在模块化教学方面,继续拓宽技术模块,实施目标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术,尽快创出有自身特色的双元制办学模式,达到差别取胜、特色取胜。 4、基本建设 (1) 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办学思想端正、教育观念先进、业务精湛、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所有干部应具备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的能力。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具有较强的科教研能力、实践能力的与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的学历100%达标,硕士研究生或取得同层次结业证书的达到1至3名;15%的教师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双师型” 专业课教师达到90%以上。 (2) 专业建设: 根据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专业,改革调整现有的专业,优化专业整体结构,增强适用性。专业设置体现出长线和短线结合、长短互补;主干与辐射贯通,滚动发展;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互补,多元结合;宽口径与窄口径并存,以宽为主。建设骨干专业,开发特色专业,力争五年内创建3个省级示范专业,开发2至3个特色专业。 (3) 课程和教材建设: 改革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继续探讨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既能体现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又能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符合三个接轨(与国际双向接轨、与行业接轨、与高职接轨)一个基础(打好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适应受教育者对教育多元化选择和终身学习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体现办学特色,建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及校本教材。争取五年内设置校本课程并在专业课教材中有30%的校本教材,各专业完成2至3门综合化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并逐步投入使用。 (4) 信息化建设: 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和应用程度在同类学校中力争中上游水平。在教职工中进一步普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争取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一线教学人员配备手提电脑),使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全部实现信息化。 (5) 硬件建设: 利用前两年时间分两期工程完成学校基建工作,建成4幢宿舍楼22400平方米、教学楼11000平方米、实训楼和实训加工中心10000平方米、餐厅5600平方米、多功能会议室1600平方米及其他附属用房和设施,预计投入约8000万元。 按专业建设标准,分年度添置实验实习设备,预计投入约2000万元。 5、办学质量与效益 (1)5年之内为社会输送7000名左右素质全面、综合职业能力强,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初、中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劳动者。每年保证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尝试开拓国(境)外就业市场,争取毕业生国(境)外就业有突破;推荐优秀学生参加高考,保证参考学生90%以上升入高职院校。 (2)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技术示范作用,在信息交流、技术推广、服务社会等方面起到辐射示范作用,开展“两后”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为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再就业提供培训。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特别是要在管理和先进职业教育理论、经验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论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和任务,坚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本着结构合理、精简高效、能上能下的原则,调整好学校的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公开、公正、透明、严格选拔学校领导干部,使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逐步推行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使用制度,真正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为学校发展增加后劲和生命力。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和完善干部的评议和考核制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通过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支持学历不达标教师参加进修,使本科达标率达到100%。要求全体教职工学习研究具有自己特色的先进技术,要求教职工要有自己的绝活,有自己的发明,有自己的创造,有自己的产品,制定专项计划,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为他们的进修、取证提供条件和经费。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和校本培训制度,重点培训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的能力,提高教师跨学科、跨专业与其他教师合作的能力、提高教师学习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成功式教学法的能力。学校试行校级骨干教师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选拔区、市、省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走培养、引进之路,建立自己的名牌教师队伍。 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所有任课教师具备能够从网络上学习、获取教育教学信息,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能力。 3、实施“一、三、五”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培养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发挥其特长,在思想、生活上关心,学习、工作上支持;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继续发扬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好传统,进行传、帮、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请名校名师做指导;以多种形式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组织好研究生课程学习,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搭建教育教学舞台,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场所与机会,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4、完善兼职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坚持专兼结合,聘请有职业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一支优良的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改革办学体制积极探讨与国(境)外合作办学;积极探讨、实践与外地区、企业合作办学;积极探讨引进社会、民间资金,合作开办职业教育项目(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可行性,争取在规划期内有3至5个合作项目。 (四)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现代管理观念出发,推行对内求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外求活,积极拓展职教市场的办学思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学期考核目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构,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依法办学,增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1、完善校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工大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和聘用合同制,逐步实行竞争上岗。根据教师实绩,实行低职高聘和高职低聘,合理分流富余人员。部分专业教师向社会公开招聘。 3、增强激励机制,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改革结构工资制度,完善考评和奖励制度。贯彻“优绩优酬”的原则,奖励政策向教育教学一线,向科研、向创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4、提高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促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5、尝试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提高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增强适应性。对现有专业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进行科学的调整,形成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按照示范专业的评估标准,加强骨干示范专业建设,在全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骨干专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使学校各专业协调发展。规划期内加强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开设2至3个特色专业。 2、探索“以知识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新形势职业岗位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材进行改革。教材选用要体现多样性,以统编教材为主,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选编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教材要体现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3、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进行专业技术模块教学,积极推行目标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式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 4、加强职业技能训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多证书制度,把考取国内外能力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取证的指导,鼓励学生考取多种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进一步巩固发展实习实训基地。 5、加强教科研活动。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关的管理、激励制度,使教科研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学校的主要领导干部要参加一项或几项科研课题,对确有成效的教科研成果给予重奖。 6、积极进行考核制度改革,从考核内容到考核方法都要从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出发,有所创新。积极探索教考分离的考核制度。 7、加强教务、教学的管理,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和督导制度。 8、加快教学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分批对所有教室进行改造,安装大屏幕液晶显示屏和多媒体设备操作台;所有任课教师配备较为先进的笔记本电脑,在课堂教学中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 9、加强图书馆与阅览室的建设。做到图书、资料每年都有更新,不断加快更新速率。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设电子阅览室,提高阅览的信息化程度。 10、对部分专业进行实施弹性学制的有益探索,取得经验。争取在规划期内所有专业逐步实行学分制。 11、进一步加强外联工作,积极开展社会信息的调研,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良好服务,保证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12、强化职业培训。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为实现学习社会化,为推行就业准入制度和再就业提供服务。 (六)加强德育创新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总抓手,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和信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利用青年党校教育阵地,抓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吸收优秀学生接受党的基础知识教育,接受党组织的培养,使这一工作成为全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一条主线,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氛围。以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学校教职工的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管理、服务、活动、环境、身教六育人的局面,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全员德育和全程德育工作体系。 2、按照“坚持目标、结合实际、重在建设、务求实效”的方针,完善德育工作的目标规划,全面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为重点,突出职业指导,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 3、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落实德育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计划,针对素质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对相关人员的要求,定期组织学习,进行岗位培训,注重师德培养和业务指导,提高德育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青年班主任的培养,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使其成为班主任队伍的骨干力量。 4、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德育工作。 (1)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科的教育质量。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认真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德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并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认真研究、正确处理德育课中知识性、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的教育作用,配合各种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2)坚持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要效果的观念,积极争取和开发德育研究课题,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结合专业特点,制定各专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把职业道德教育落在实处,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体系;建立由学校、联办单位和用人单位组成的素质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指导、评价。 (5)抓好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共建或联办单位的合作,有组织的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这一有效的教育载体的功能。 (6)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团结教育广大团员和青年学生。抓好“中学生青年党校”的建设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7)重视“美育”教育,发挥学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坚持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明、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9)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和安全意识。努力做好教育转变后进学生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资源统筹与资金保证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配置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作到物尽其用,发挥最佳效能;统筹学校收支,节约挖潜,管好用好学校学费收入;通过争取政府的各类扶持资金支持、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等途径筹集办学资金;多方面联系联合办学的合作伙伴,争取他们积极投资助学,开辟新的筹措资金渠道,保证规划的实施。 规划按年度进行目标分解,制定年度计划,学校各职能部门按计划予以落实,保证本规划的实施和完成。 师生联动宿城区职教中心全体师生在校园广场联欢,庆祝伟大祖国59华诞。下午两点整,优美的舞蹈《super boy and girls》、欢快的《霸王鼓韵》拉开了联欢的序幕。台下师生欢呼雀跃,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08级新生演唱的《我最闪亮》,以甜美的歌声,活泼的个性调动了全场的气氛。随后,《雀之灵》闪亮登场,在清脆笛声的伴奏下,06级学生舞动着舒展的太极拳,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迎来了阵阵掌声。小合唱《北京欢迎你》将联欢推向了高潮。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全面展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独唱、合唱、舞蹈、街舞、小品、朗诵、健身操一一展示在师生面前,展现现代职校生的风采。 最后,联欢在大合唱《明天更美好》的音乐声中落下了帷幕,全体师生共唱美好生活,祝愿学校和伟大的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今后发展面对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始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仍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以规划作引领,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体系,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走“一年整合、三年提升、五年跨越”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五年不懈努力,力争实现科学灵活办学机制,形成特色教育教学模式,形成集现代化的校园硬件、专业化的一流师资队伍、教育就业一体化的保障体系的全方位、立体式、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2008年,宿城区职教中心或省教育局批准,成立省三星级职业高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