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宿北大战
释义

简介

宿北大战,是解放战争初期,在陈毅直接指挥下,我军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兵分四路向苏北侵犯,从宿迁分两路沿海郑、宿新公路,企图占领沭阳城和新安镇。我军于1946年12月13日至19日,在北起沂河、南至海郑公路、东起来龙、西至马陵山麓,纵横五六十里的平原地,集中24个团的优势兵力,展开了宿北阻击战。

在宿北大战中,马陵山的人民积极支前,先后有41万不得已民工参加转运伤员和供应粮草、弹药的任务。经过七昼夜的浴血奋战,击毙敌师长戴之奇,歼敌二万六千余人,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为此,中央军委贺电号召华东全军要以宿北战役为例,力争打大歼灭战。

经过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经过长期人内战准备,于一九四六年七月,撕毁了停战协定,对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在我华东解放区,蒋介石使用了六十二个旅的五十余万人的兵力,以十一万余人伤亡代价,在头四个月中,侵占了解放区的大片土地,占领了淮阴等一些中心城市。蒋介石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悍然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在“伪国大”会议拟定了一个对华东解放区四路进攻计划。从十二月十三日开始向我苏北解放区四路进攻计划。从十二月十三日开始向我苏北解放区疯狂侵犯,企图首先夺取苏北,打通陇海铁路东段,切断我苏北、鲁南两解放区的联系,而后再犯山东。我军在涟水大捷之后,敌人又重兵集团,多路、同时向我进攻。我军在陈毅司令员指挥下,遵照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精神,于十二月五日开始,在北起沂河,南至海郑公路,东起来龙庵,西至运河,纵横五、六十里的平源地区,集中一、二、四个、九纵及七师、八师的二十四个团的优势兵力,抓住敌人较孤立突出的一路,采取东西夹击的战略部署,突然急袭的动作,对由宿迁之敌整编第一师,六十九师的六个半旅十三个团,逐个加以分割围歼,经过连续五昼夜激战,于十二月十八日胜利结束。这次大战,打跨了敌人四路进攻的主要一路。全歼敌人一个师,三个整编旅,一个步兵团,一个工兵团。在人和圩战地上,击毙敌六十九师师长戴之奇,活捉敌六十九师副师长姚少伟和十旅旅长黄保德。击毙、擒俘敌官兵二万一千五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从而大大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结束了苏北地区战争包围。这是我华东、山东野战军付出代价极小,而获得的占果最大的一次战役,指挥这次战役的是陈毅司令员(兼政委)、粟裕、张云逸副司令员,陈士榘参谋长,唐亮政治部主任。

宿北大战胜利告捷,陈毅司令员满怀胜利豪情挥笔题词一首:“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宿北大战"胜利60周年活动在新沂举行  2006年11月28日,纪念“宿北大战”胜利60周年活动在新沂市隆重举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将帅亲属,南京军区、江苏省领导,参战指战员、支前民工代表,全国、省新四军研究会代表及新沂干部群众千余人参加。南京军区参谋长赵克石中将、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孙安华出席并讲话。

60年前,从1946年12月15日开始,华中、山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下,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军事原则,集中24个团约10.5万的优势兵力,在马陵山麓及附近地区,对敌人发起攻击,经过七天七夜的顽强拼杀,一举全歼国民党整编第69师约2.1万人,重创国民党王牌师——整编11师,开创了解放战争初期全歼国民党整编师的光辉范例。这次战役成为整个华东战场的转折点,并对全国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毅元帅次子陈丹淮代表老战士亲属,追述了宿北大战的作战过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