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粟白发病 |
释义 | 编号 : 农作物 禾本科 粟 真菌病害 植物名称 : 粟 中文病名 : 粟白发病 中文别名 :看谷老、刺猬头 英文病名 : Foxtail millet downy mildew 病原类别 : 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 : 病原菌Scleraspora graminicola(sacc.)Schrot. 谷子指梗霉菌,霜霉菌科。 形态特征 : 菌丝体无色透明,无隔膜,有分枝;菌丛灰白色;孢囊梗单生或数根束生,无色,无隔膜,肥壮,87.5-210×10.5-21μm,平均126×15.8μm,梗基部不膨大,主干占全长2/3-4/5,顶端膨大分枝3-4次,小梗长7.0-21μm,每个小梗顶生一个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卵圆形、椭圆形,无色透明,顶端具乳突,胞壁平滑,17.5-28.0×10.5-24.5μm,平均23.5-14.0μm;卵孢子球形,22.8×42.0μm。 生理生化特征 :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生长适温18-20.5℃,28-31℃产生的数量明显减少,3-5℃不形成;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湿度为60%;游动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15-16℃;卵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18-20℃。 危害对象 :谷子等禾本科植物和杂草,如狗尾草。 分布 :世界各谷子产区普遍分布,全国各谷子生产区均有发生。 侵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粘在种子、肥料或落人上中越冬,以土壤传染为主,卵孢子萌发后侵入幼苗,达到生长点,随植株的生长向上蔓延形成症状,后期受病组织破裂,散出卵孢子,卵孢子经过休眠,第二年再侵染幼苗。 发病条件 :播期早、墒情坏、覆土浅利于发病。 危害部位 :叶片、穗部。 危害症状 :病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条斑,背面有灰白色霉层,即灰背。病苗继续生长枯死变褐,病秆直立形似枪杆,最后仅留下黄白色叶脉,分裂成细丝,形似白发。病穗小花内外颖变长,丛生,互抱成卷叶状,形似刺猜,俗称刺渭头。 防治方法 : 1.选用无病种子。 2.农业措施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丰产良种。重病因可与小麦、豆类、薯类等轮作。掌握播种时的气候条件,适时播种、浅播匀播,促使幼苗早出土,减少病菌侵染机会。 3.药剂种子处理 可选用35%阿普隆拌种剂,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 资料来源 : 白金铠主编,杂粮作物病害,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72-289 《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编绘组主编,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第三分册旱粮病虫,农业出版社出版社,1992,34-3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