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昭公出亡
释义

原文

宋昭公出亡(宋昭公穷途知过)(宋昭公亡而能悟):

宋昭公出亡(1),至于鄙(2),喟然(3)叹曰:“吾知所以(4)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5),无不曰:‘吾君圣(6)者!’侍御(7)数百人,被(8)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9),是以(10)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11)者,谄谀(12)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13)得反(14)国。 (节选自《新序》)

译文

宋昭公国亡后出逃,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亡了国家后才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注释

(1)出亡:失国后逃亡。

(2)鄙:边境。(古今异义)

(3)喟然:叹气的样子。

(4)所以:……的原因。

(5)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6)圣:圣明。

(7)侍御:侍从妃子。

(8)被:通“披”,穿上。

(9)过:过错

(10)是以:因此。

(11)社稷:指国家。

(12)谄谀:奉承拍马。

(13)卒:终于。

(14)反:同“返”,返回。

启示

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练习

1.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了,而国君被蒙蔽,不能自省。

2.《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是: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宋昭公简介:

宋国有两位宋昭公,这个典故说的是宋后昭公。

宋后昭公:宋国第二十八任君主(本文所指的宋昭公)

宋后昭公,本名子得,又名子特,宋景公之养子。宋景公无子,以公孙周(宋元公之孙)之子继之。昭公请墨子到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事”。楚在惠王、声王时曾两次包围宋都,未能攻克。晚年任用戴欢为大宰,司城皇专政,二人互相残杀。后司城子罕击败戴欢,又将昭公驱逐,出亡于鄙,后潜心改过,三年后复位,在位65年。

宋昭公: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

宋昭公,本名子杵臼,宋成公之子。成公十七年,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昭公七年,宋国大饥,庶弟子鲍尽出其仓禀之粟,以济贫者,广结人缘;后联合宋襄公夫人杀杵臼于孟诸(今商丘市东北)打猎途中,子鲍遂自立,是为宋文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