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国荣
释义
1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荣,为一常见人名。比较知名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前海盐县副县长等。

个人简介

沈国荣(1949.7.17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70年从南京电力专科学校毕业(现南京工程学院),1978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1979年考入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南瑞前身)的研究生班,1982年毕业于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任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副院长;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委会主任;电力系统安全专家委员会二次组组长;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科研开发,首创工频变化量保护原理,实现了继电保护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从实际出发提出新的判据,解决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先后获国家专利十余项;1990和1992年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有新技术均快速投入实际工程使用,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创建了适合我国实情的高科技产业化体系,形成了以科研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又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沈国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以8亿元身价入选2006年度福布斯排行榜的第362位,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院士。从2004年5月起,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李长春先后到南瑞继保考察,肯定其作为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所取得的成绩。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有杨奇逊,南有沈国荣。”这个说法在继电保护行业流传已久。

传奇经历

沈国荣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比如天资聪明、执着严谨、和蔼忠厚,富有开创性,很容易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在南瑞这样的技术研究单位,沈国荣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不久他升为继电保护所所长和分公司总经理。这期间,他以原继电保护室离退休人员的名义注册了一个名叫“南京中瑞通”的三产公司,为继电保护所带来一点体制外的福利。但是主要领导与他结下的怨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除,时不时打压他一下,沈国荣逐渐有了离职的意愿。1992年小平南巡以后,改革向前纵深,南瑞作为科研院所,为了走产业化道路适应市场,成立了好多分公司、子公司,有些是民营占大股东、国有占小股东的形式,目的是打破铁饭碗,转化企业机制以提高效率。

1995年11月27日,沈国荣和20多位技术和业务骨干扔掉了南瑞的铁饭碗,发起注资,将先前那个不起眼的中瑞通公司改组为南瑞继保电气公司。为了名正言顺地使用南瑞品牌,沈国荣与南瑞领导谈定,以南瑞继保分公司名义入股南瑞继保,占股份15%。沈国荣和一起创业的20多位骨干为大股东,南瑞继保企业性质定为民营高科技企业。

人物特写

沈国荣作为主攻电力保护的科研人员,面对停电事故的频频发生,他没有“认命”,而是从源头入手,一头扎进了攻克难题的挑战中,开始了自主创新的探索。突破,必须从解决技术难题入手。1981年,沈国荣初战告捷,发表了《工频变化量方向继电器保护原理的研究》的重要论文,在学术界首次提出了工频变化量保护原理。沈国荣,第一次站在了继电保护技术的最前沿。1984年和1991年,沈国荣先后发表了《阻抗循序判别式失步继电器的研究》、《区分振荡和短路的新原理》等论文,提出了区分短路和系统振荡及特殊工况的新原理。至此,沈国荣完成了完整的工频变化量快速继电保护理论的研究。10年潜心研究,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终于攻克了,他先后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沈国荣没有停步,随后又以这一理论为核心,先后开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30多项专利技术、一系列专有技术构成的快速继电保护技术体系。当这一原理以及相关技术应用到电网中时,一向在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国外大公司不得不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沈国荣的工频变化量原理的继电保护动作时间,比采用他们原理的同类保护缩短了1/3以上。实际测试和工程运行也证明,沈国荣的工频变化量保护是国内外在保证可靠性、安全性前提下动作速度最快的继电保护。

随着三峡工程的陆续投产,强大的电能需要通过直流输电送到沿海地区。而直流输电技术,特别是作为指挥整个系统运行的“大脑”——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长期以来掌握在少数几家外国公司手上,多年来虽经多次引进但国产化问题一直没有解决。2001年,沈国荣主动请缨,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迈出了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的国产化步伐。灵宝直流互联工程是第一个试验项目。这次,他不但面对着人力财力巨大的投入,还不得不直面能否成功的风险。没有退路,只有负重前行。他这样给公司的技术人员鼓劲和加压:“投入再多的技术力量也一定要上,而且一定要成功。”

灵宝直流互联工程只是“小试牛刀”,让沈国荣大显身手的还是葛洲坝至南桥±500千伏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这个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原来由国外公司提供的控制保护设备,已运行了10年左右,严重老化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对其进行改造。究竟由谁来改造?国外几家大公司都志在必得,毕竟这套系统当时是他们建的。沈国荣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魄力,果敢地将项目拿了下来。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向他扑来——外国公司放言“中国人绝对搞不起来”,来自各方面的声音也要求他不要再单干,还是和外国公司合作为好。但当他与外国公司商谈合作时,对方再次提出以他们为主的苛刻要求。1989年,课题组壮大成为继电保护工程部,发展红红火火。但沈国荣并没有满足现状,他敏锐地捕捉到,微机技术时代正在来临,微机化继电保护技术将是今后发展的潮流。于是新一轮的技术攻关展开了,从原理到算法再到框图,他全程主导。

2 浙江省海盐县原副县长

沈国荣(1911—1981)字鹿逊。武原镇人。13岁辍学,去上海酱园工作。民国35年(1946)回海盐开设九九文具社。

解放后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抗美援朝开始时,率先捐献飞机大炮款800万元(折新币800元),占店内流动资金一半以上。并积极经营,紧缩开支,带头缴足税款,对当时全县如斯完成税收任务起一定推动作用。1952年当选为省二届一次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和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任县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同年当选海盐县副县长,分管文教卫生工作。1958年海盐县并入海宁县副县长;1961年恢复海盐县建制,仍任副县长,兼县工商联主任委员。在此10余年间,不顾体弱多病和寒暑,经常下乡调查研究,开展螺灭螺、组织血吸虫病防治等工作,足迹遍及全县各个血吸虫发病区。

他治家甚严,上敬老母,下抚子女,宽以待人,严于律已。“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去农村接受“监督劳动”。1969年被安排到县百货公司文具部当售货员,注意文明经商、礼貌待客,为青年职工作出榜样。1977年12月任省四届政协委员。翌年春进县博物馆工作,选注《海盐古诗选》。1980年10月当选为县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去世后,家属遵遗嘱将其骨灰撒入杭州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