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景华 |
释义 | 宋景华,1919年出生,江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历任海军炮兵学校、第二海军学校政委,海军基地政委,海军舰队副政委、顾问等职。同名的还有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 历史人物简介(1919—)江西省吉水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国际师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二十七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处警备第一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四团政治委员兼鄜甘警备区政治部主任,三八五旅七七0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吉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兼长春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政治委员、炮兵第六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二海军学校政治委员,旅顺基地政治委员,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平1919年,宋景华出生于江西省吉水县。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国际师连指导员、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俱乐部主任、红二十七军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处警备第一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四团政治委员兼鄜甘警备区政治部主任,三八五旅七七○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军区吉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兼长春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政治委员、炮兵第六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炮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二海军学校政治委员,旅顺基地政治委员,北海舰队副政治委员、顾问。 荣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事迹14岁当上传令兵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用在宋景华身上恰如其分。宋景华1919年出生于江西省吉水县。1930年,刚满11岁的他就加入了儿童团,第二年加入了红军。“1933年,我在连里当传令兵,那是个很危险的工作。连长一下命令,不管有多危险,也要冒着炮火在最短的时间把命令传达到各排里去,否则,一旦贻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宋景华说。 宋景华家一子三女,作为家里惟一的男孩子,虽然家庭条件非常艰苦,但父母还是让宋景华读了三年书,这让宋景华很快就在部队里出类拔萃,长征初期,宋景华就挑起了红一方面军少共国际师直属队总支书记的重任,这一年,他才15岁。 炸弹气浪掀翻伪装 1933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宋景华历经了一次生死之劫。“那也是在江西,战士们都在阵地上,当时我趴在一道工事里,敌人的飞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一颗颗炸弹直往下扔。最危险的时候,一颗炸弹落下来,那气浪把我盖在身上的伪装全掀起来了,可见炸弹离我有多近。”宋景华说,“现在常常有人问我,你当时怕不怕。其实那时,吃了早饭就不知道晚上还活不活着。但当时就是不怕,觉得即使是死了,也是光荣的。我们都坚信即使敌人再强大,我们也能打败他,就是这种最朴素的信念支撑着我!” 难忘指导员牺牲画面 七十年前,战场上厮杀,征途中的遭遇,那惨烈的一幕幕至今还留在宋景华的脑海里:“湘江战役,太惨了,八万多红军啊!打完了那一仗仅剩了三万人!连湘江水都被染红了。”“还有石城保卫战,在石城广场上,敌人的飞机不断地轰炸,战士的尸体一片一片的。”“过草地的时候,一脚踩进沼泽,掉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翻雪山,空气稀薄,体质弱的战士很多一坐下就再没起来……” 最让宋景华揪心的还是1933年的一次战斗,“那时我跟部队在江西打游击,连指导员被飞来的子弹打中头部,当场扑倒在地上牺牲了。敌人的追兵就在后面,我们甚至来不及埋掉指导员的尸体。告别他的时候,连里的战士发誓,一定要让敌人血债血还!”宋景华说。 左右夹击缴获两百匹马 在一段段令人揪心的故事之外,宋景华还忆起一场大捷,再现当时场景时,这位开国将军不断地打着手势,时不时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把人带入一种荡气回肠的氛围之中。“那是1935年6月,我当时在陕甘支队。部队过了草地,又过了六盘山,向青石嘴进发。首长正在用望远镜向前了望,派出的侦察员传来紧急消息:‘前面发现了敌人!敌人正在吃饭,上百匹战马拴在一边。’‘遇上敌人的骑兵连了!’首长马上做出判断。我们陕甘支队的战士们顾不上吃饭,加紧赶路,分两路把敌人迂回包围,枪声一响,已陷入包围圈的敌人瞬间就溃败了。那场战斗,我们缴获了两百匹战马,成立了骑兵连,这可是红军的第一支骑兵连,我就是骑兵连的指导员。”宋景华说。 空屋里留下十块大洋 还有一段经历让宋景华记忆犹新,那是在过草地前筹备储存粮草时。部队派宋景华和另外两名战士到一户老百姓家去买粮食。 “当时我推开那家的房门,家里空无一人,但家里堆放了一袋袋的青稞、面粉。我们扛走了粮食,留下了一张字条,还有十块大洋。当时的纪律就是这么严明。”宋景华说,“因为有了铁的纪律,有了支持的后盾,经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最后胜利了!” 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简介宋景华,1960年11月生,河北霸州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任石家庄市青联常委。 生平1983年毕业于河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 1985—1987年在河北大学哲学系第二学士学位班学习。毕业后留校,历任学校辅导员、系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学生处处长兼校团委书记等职。 2004年3—7月在河北省委党校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 2005年9月任现职。 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撰写论文25篇,发表著作3部,承担科研课题9项,先后获“中国化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化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教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和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2004年6月被评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