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剑鸣 |
释义 |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卫星上播出响亮的《东方红》乐曲。这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页页的航天史,浸透着卫星天线专家宋剑鸣的智慧和心血。 宋剑鸣1937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红星乡。1960年重庆大学毕业后相继在四川省社科院,西南电子研究所,航天部五零四所从事科研工作。 1967年前曾参与转子式发动机、机载雷达等的研究。 1968年后一直从事卫星地面站天线及卫星天线的研究及研制工作。先后主持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音乐遥测天线,测量船载双频无线,10米X—Y型天线等地面测控天线的机械设计、研制。随后又主持了国内通信卫星天线,极化敏感反射器及其展开机构,大型双展开式卫星天线等的机械设计研制。在与德国合作研制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天线中主持该天线的机械结构及机械检测校准工作,在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接合国内具体情况成功地研制了与国外相当的天线机械检测系统。在大型双展开式卫星天线的设计研制中也成功地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卫星天线的机械结构设计上了一个台阶。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在卫星天线及其地面支技设备的设计、试验,天线的机械检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1969年,宋剑鸣作为人造卫星《东方红》乐曲天线的科研小组负责人,带领全组人员,奋战三个月,完成了研制任务。这项研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科研成果奖。他主持研制的国内通信卫星天线系统,已使我国通信卫星由试验性转入实用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7年获航天部技术进步一等奖。1970年,宋剑鸣还参加了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跟踪测量天线系统的研制,1980年参加了第一枚远程火箭试验发射天线的设计制作。? 1984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共培养研究生7名。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业绩被载入《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辞典》《中华成功者》等书中。英语能熟练地听、说、读、写、译。 主要获奖成果有东方红一号卫星音乐遥测(主持天线结构设计),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高精度多用途天线(主持),获1979年国防科委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船载双频测速天线(结构主持),获1979年国人联委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520精密跟踪系统 (主持),获1985年国防科委委重大科研成果四等奖; 东方红二号甲信卫星天系统(结构主持),获1987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星天线线机械检测方法及设备研究(主持),获1988年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双栅天线及展开机械(主持),获93年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双星定位卫星天线(结构主持),1957年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东三可展开赋形来天线机械检测系统(主持),1997年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东三馈源工艺攻关(主要参与者),1997年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东三通信分系统(结构主持) 98年获航天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X—Y型天线轴系误差检测方法”等航天科技报告三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Mechancal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cation satelliteAntenna”等论文四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在“中国空间技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