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鸿兵
释义

宋鸿兵,20世纪90年代初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近年来,作者曾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MBS(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人物简介

宋鸿兵,1968年出生于四川,199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1996年后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2002年开始先后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MBS(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作家富豪榜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宋鸿兵以38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2位,引发广泛关注。

职业生涯

1996年美利坚大学毕业后,宋鸿兵开始了自己在美国的职业生涯。持学生护照期间,他已经提倡媒体自由工作,毕业后在一家医疗健康公司,做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工作;又转到电信业从事类似工作,然后进入美国第二大按揭公司房地美。在这个公司,宋鸿兵纵深地接触了美国的金融衍生品行业,而从事最终的系统核算,设计针对用户的产品,这些经历是影响其写作《货币战争》最深刻的原因。

“在这个工作中,要汇集他人的所有观点,最终设置参数,写出计算公式,并将其程式化。2002年我在那里工作期间,正是金融衍生品发展迅猛的时候,社会和工作都逼着自己要下苦功研究。”

这一研究让宋鸿兵最终发现了金融衍生品与当下经济间的直接联系,也使他从金融工具和所有外在形式中,探究出银行家们治世的根本方法,以及黄金白银的重要性。可以说,在房地美的工作和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第一大金融机构房利美的工作经历,使宋鸿兵完成了从金融衍生品设计者到行业解密者的升华。

人物著作

货币战争

2007年6月出版著作:《货币战争》。该书破译了世界财富密码,揭秘国际金融骗局、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网络超百万人气点击!谁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谁拥有美联储?谁在“妖魔化”黄金?星斗棋盘,波云诡谲的政治风波与经济危机中,谁在翻云覆雨?以史为鉴,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迎敌?

《货币战争》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最为耗时费力的准备阶段,就是从浩如烟海的政府文献、法律档案、私人信件、个人传记、报刊文章中搜寻各种与西方重大金融事件相关的题材,仅经过筛选后的材料和数据就有数千万字之多,从中再提炼出全书的提纲和确定大致布局,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第二阶段是写作过程,持续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最后是加注、校对、核实数据的工作,持续了半年多。这些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牺牲了很多周末休息、家庭生活、度假,甚至睡眠时间,应该说这本书凝聚了笔者对中国金融开放的担心和希望。2007年12月回国担任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目前最重要的贡献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准确预言出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大概时间,并且对次贷危机进行准确的定性。

一夜成名是宋鸿兵给人的第一印象。2006年12月10日,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最先在国内的和讯网博客里出现,在乍现便受到追捧之后,这本书开始了一次最有效的“推广策划”。记者注意到,本书的大热一直和国内的“精英阶层”相关,而且是精英阶层自发性的对外推广。

虽然此书的背后推手中信出版社按照既定的送书给媒体评论、送高层免费阅读。但其全面风靡却是不少身在经济学高位的有识之士,成为本书最初的读者之后自发的行为,“觉得很好,就向身边的人口传”——很多读者都是受到了他们的推荐才开始拿起这本书阅读,乃至一发而不可收,逢人就开始推广,尤其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美联储和黄金秘密上,每个人都在读完后产生了“知道了个美国的大秘密和放下书就去买黄金”的冲动。

货币战争2

宋鸿兵2009年7月再次出版他的第二本书《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本书以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全面阐述欧美主要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系统解析当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运作和决策机制,第一次揭开统治世界的“国际银行家族俱乐部”的神秘面纱。全书以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宏大的金融视角、宽广的历史纵深、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史实数据,全景与立体地展现主宰当今世界的金融势力集团之间的合纵连横,相生相克的微妙关系。中国正在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新一代的战略思想家们,必须具备宽广的全球视角和深远的历史纵深感,才能形成长远和实际的国家战略。

著作评论

梁文道:靠实业,所以我觉得比如说在香港我们感觉很深,构造我们这一代人,很多年轻人觉得很多人很不公平,就是说大家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去做一些事情出来,但是怎么到最后会发现怎么钱都被这帮人赚走了。

窦文涛:是啊,不过你的观点让我想起来那本书叫做《货币战争》,感觉全是玩儿钱的。

郎咸平:那本书写的太简单了。

梁文道:那本书太简单了。

郎咸平:如果国际炒家的水平就这么多的话,那我们可以放心大笑了,那只是大概1%的水平都不到吧。

窦文涛:你能不能跟我们讲讲他们的传奇,他们的水平能高的多么神秘的程度?

郎咸平:《货币战争》这本书的100倍以上,这本书写的太简单了。

窦文涛:你给我们讲讲有这样的事实吗?(这里只引用部分,有兴趣的可以看全文。百度上搜索郎咸平 货币战争就行。)

郎咸平:当然有,我刚才讲的都是事实,比如说你炒大宗期货,货币战争里谈过吗?他可以押宝押你国家要饿死人的情况之下,你不得不买这样子,高手啊,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

梁文道:而且《货币战争》把东西太简化就是说成是只有罗富奇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说成就是全是他们家搞的,这太简单了。

郎咸平:18、19世纪是的,但是现在不是了,现在很多。

人物自评

实用主义者的读者,会在看完《货币战争》之后,直奔金店买起黄金实物来——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作用的话,就是直接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一位号称财经娱乐界玩家的读者这样告诉记者。

宋鸿兵也不讳言自己的观点——所有的中国家庭应该拿出收入的3%-5%购买黄金实物,给自己的财富加上保险,因为当真正大的动荡到来时,能够保障财富的只有真金白银,而不是任何政府发行的信用纸币。事实上,当政府值得信赖时,其发行的货币是有价值的,而当政府的被信赖感不强,货币自然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

宋鸿兵表示,支撑黄金现货的另外一点是,美元的危机已经开始,并将在未来的10-20年爆发。“如果说两三年前我提倡购买黄金的时候,还有人表示质疑的话,现在已经没有人反对了,大家已经实实在在看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尤其在美国,滥发货币和过度消费的结果,使所有的物质价格上涨,而居民收入却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因为中国主流学者接触到的都是西方的“主流”观念,西方“非主流”的看法,中国的学术界很少有机会碰到,但毕竟仍有迹可循。

著书计划

对于今后的工作,宋鸿兵表示自己正在着手准备《货币战争中国对策篇》和《货币战争欧元篇》的一部分。他表示,《中国篇》的难度较大,因为他对中国近20年的金融体制演变过程还需要大量“补课”。《欧元篇》的资料收集有一些底子了,相对容易一些。不过,究竟哪一本先面世、何时出版,还要最后和出版社商量决定——“他们有他们的市场需要”。

虽然宋鸿兵身在美国写作这本书,但《货币战争》目前尚无英译本,究竟美国和英国的银行家如何评价这本书,是大量的探讨、全面的攻击还是和既往的“非主流”书籍一样,使其在渠道中自生自灭,都是值得期待的现象。

纵观全书,一个所有人都要询问的问题是——神秘的、钟表般掌控世界经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令人“闻风丧胆”又好奇备至。如果说《货币战争》中提到罗氏家族一个代言人“金融大鳄”索罗斯尚不过是“跑腿儿”级别的话,又有哪些名人,恰如《达·芬奇密码》中的牛顿爵士一样,是其忠实使徒呢?

宋鸿兵说,他的确掌握一些罗氏家族代言人的信息,不过,鉴于这些人都还在经济界活跃,甚至“还活着”,他没有在书中进一步提到,“这是给他人和自己都减少麻烦的办法。”

相关新闻

《货币战争2》抄袭纪录片

美国的一名纪录片制片人说,他认为《货币战争》确实抄袭了他的影片《TheMoneyMaster》(《钱的主人》)的内容,并且准备采取相应的方法来维权!该片制片人帕里克先生表示:“我们已获得了一本翻译版本,正在通过翻译本,去判断抄袭行为是否属实。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抄袭行为属实,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书中的很大篇幅内容来自于我们的影片。这本书的作者宋先生从来没有和我们联系过,也不可能获得我们的许可去使用我们的作品,他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我们的著作权。”

相关观点

“金融海啸第二波”的预言经媒体迅速传播、放大,让本来就被经济危机弄得惶恐不安的人们,再一次绷紧了神经。而事实上,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宋鸿兵演讲的题目是:“确立中国模式,迎接战略拐点”。

宋鸿兵的理由是,目前美国的国内外债务总量已高达53万亿美元,潜在的社保医保亏空更是高达107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年GDP仅有13.5万亿美元。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美国人占目前美国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约7700万人。这些人将从今年开始退休,当退休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时,美国政府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将会出现日益严峻的支付问题。事实上,这些美国人的退休帐户在此次金融海啸中已经亏损了40%。因此,“美国庞大的债务‘堰塞湖’已经不堪重负,如果洪水不从次贷大堤上漫顶,也必然会从信用卡贷款或汽车贷款处决堤。”

宋鸿兵进一步解释,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并得出金融海啸第二波必将爆发的判断,是其团队研究的结果,就技术层面来看,他们坚定地认为,欧美金融市场的确存在着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世界金融市场正逐渐逼近风暴的风眼,这既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惟恐天下不乱”。他们做出如此判断并且告诉大家,目的是为合作伙伴和广大投资者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分析,提醒大家注意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宋鸿兵认为,现实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中,不仅有各国政府正式签署的各种条约和协议,更多的是大量没有也不可能写在书面上的“潜规则”。一些中国人天真地以为,只要熟背WTO条款,巴塞尔协议之类的显规则,就能理解西方社会运作的真实情况,这是不现实的。

变革时期

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中国应该充分解放思想,抛弃任何阻挡中国赢得这次历史机遇的思想禁锢,确立中国未来的发展模式,迎接战略拐点。宋鸿兵还表示,通过政府已经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振兴计划,中国社会将迅速建立起坚实的信心基础,从而使中国经济能够稳定健康地持续增长,并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平稳贡献力量。中华文明也必将在即将到来的“战略拐点”上勃然而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