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松树寨村 |
释义 | 1 云南省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委会松树寨村松树寨村,村庄名称。以“松树寨村”命名的村子有:云南省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委会松树寨村、云南省潞西市芒市镇松树寨村、云南省元阳县俄扎乡松树寨村、云南省元阳县沙拉托乡阿嘎村委会松树寨村、云南省建水县曲江镇观音庙村委会松树寨村等。 ◎ 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鸡街镇水龙井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鸡街镇南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水龙井村委会4公里,距离鸡街镇14公里。国土面积有0.79平方公里,海拔169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067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33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80.99亩(其中:田87.88亩,地193.11亩),人均耕地0.75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3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7亩,主要种植柑桔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600亩。 ◎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90户,共有乡村人口375人,其中男性195人,女性180人。其中农业人口375人,劳动力233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36人,彝族333人,其他少数民族6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人,占人口总数的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4人,参合率96%。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乍甸卫生院,距水龙井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鸡街镇卫生院8公里。 ◎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90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90户通电,有8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6%和9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分别占总数的63%和67%。 该村到鸡街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9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9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6辆,摩托车68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90户。 到2009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有4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到文兴小学就读,中学生到个旧市第十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文兴小学2公里,距离个旧市第十中学8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人,其中小学生24人,中学生16人。 ◎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2人,党员中男党员9人,女党员3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17人。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出黑板报方式公开,公开项目主要有政务、财务。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0.99亩;集体总收入3万元,有固定资产15万元。 ◎ 农村经济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38.7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8.94万元,占总收入的44%;畜牧业收入118.35万元,占总收入的35%(其中出栏肉猪211头,牛20头,羊30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14.5万元,占总收入的4%;工资性收入57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4423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5人(占劳动力的54%),在云南省内务工125人。 2 云南省潞西市芒市镇松树寨村◎ 村情概况该村为行政村,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芒市镇,地处芒市镇东边,东与回贤村接壤,南邻芒究水库至芒市中学,西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机械厂,北邻马车站,到芒市镇道路为通路,交通方便。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芒市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潞西市政府2公里。该村下辖松树寨、芒满、芒杏等12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68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国土面积19.12平方公里,海拔910米,年平均气温19.5℃,年降水量1476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等农作物。 ◎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4935亩(其中:水田3877亩,旱地1058亩),人均耕地1.08亩,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拥有林地1702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4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6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80亩,其中养殖面积70亩;其他面积6502亩。 ◎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976户,共有乡村人口4579人,其中男性2351人,女性2228人。其中农业人口4439人,劳动力3125人。该村以傣族为主,是傣族、汉族混居地,其中傣族3682人,汉族669从、傈僳族45人,景颇族38人,阿昌族1人,德昂族3人,白族1人。 到2010年底,该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26人,参合率29.8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433人,参合率99.86%;享受低保24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44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芒市镇卫生院1公里。该村建有公厕7个。 ◎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976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976户通电,有97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7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9.59%和99.5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7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76户,均占总数的100%。 该村到芒市镇已通公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有汽车55辆,农用车37辆,拖拉机198辆,摩托车132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877亩,有效灌溉率为78.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87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1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95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13户。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2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文化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拥有教师27人。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34人,其中小学生240人,中学生194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2个,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5人,少数民族党员70人,其中男党员63人、女党员12人。村委会由村支书兼村主任,副主任组成。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124人。 ◎ 村务公开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出黑板报、召开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7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264亩,土地流转面积153亩;集体总收入570.4万元,固定资产117万元,集体收益收入26.12万元。 ◎ 农村经济2010年,该村经济总收入22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42万元,占总收入的41.06%;畜牧业收入833万元,占总收入的36.31%(其中出栏肉猪4052头,肉牛126头);林业收入61万元,占总收入的2.6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148万元,占总收入的6.45%;工资性收入58万元,占总收入的2.53%。其他收入252万元,占总收入的10.99%;农民人均纯收入269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3人(占劳动力的2.66%),在云南省内务工83人。 3 云南省元阳县俄扎乡松树寨村◎ 村情概况该村为行政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俄扎乡,地处俄扎乡北边,东邻攀枝花乡、牛角寨乡,南邻普甲、三台坡,西邻勐仲、三台坡,北邻俄铺,到俄扎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俄扎乡政府所在地35.00公里,距元阳县135公里。该村下辖哈多、折洞、土老等13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63人。全村国土面积20.08平方公里,海拔1,530.00米,年平均气温16.30℃,年降水量1,768.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来源以种植水稻、茶叶为主。 ◎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438.84亩,其中:1793.45亩,地1,645.39亩,人均耕地0.9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6,677.85亩。 ◎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810户,共有乡村人口3621人,其中男性1994人,女性1627人。其中农业人口3621人,劳动力1676人。该村以哈尼族、彝族为主,是哈尼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3435人,彝族186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人,占人口总数的0.5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286人,参合率63.13%;享受低保78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俄扎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8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1人,该村距离俄扎乡卫生院44.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8个,人畜混居的农户750户,占农户总数的20.71%。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820户通自来水,有82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5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76户,分别占总数的36.71%和33.66%。 该村到俄扎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15辆,摩托车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93.45亩,有效灌溉率为52.1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2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7亩。 到2006年底,全村有全村有1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8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2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文化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6所,校舍建筑面积2,595.00平方米,拥有教师36人,距离俄扎乡中学44.5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27人,其中小学生393人,中学生134人。 ◎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10个,共有党员98人,少数民族党员98人,其中男党员84人、女党员14人。该村村委会由村支书、村主任、副主任等组成。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建有团支部10个,共有团员170人。 ◎ 村务公开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的方式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438.84亩;一事一议筹劳1315.00元,劳均0.360元,集体总收入3.28万元。 ◎ 农村经济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34.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3.03万元,占总收入的69.57%;畜牧业收入77.95万元(其中出栏肉猪689头,肉牛6头,肉羊73头),占总收入的23.27%;渔业收入1.74万元,占总收入的0.52%;林业收入44.71万元,占总收入的13.3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67.92万元,占总收入的20.28%;工资性收入55.32万元,占总收入的16.52%。农民人均纯收入925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5.3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4人,占劳动力的19.33%,在云南省内务工324人。 4 云南省元阳县沙拉托乡阿嘎村委会松树寨村◎ 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沙拉托乡阿嘎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沙拉托乡东北部。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阿嘎村委会3公里,距离沙拉托乡22公里。国土面积有3.05平方公里,海拔144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41人。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671.3亩(其中:田340.3亩,地331亩),人均耕地1.07亩,主要种植茶叶、水稻、杉木等作物;拥有林地2887.08亩,荒山、荒地面积1011.36亩。 ◎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29户,共有乡村人口626人,其中男性364人,女性262人。其中农业人口626人,劳动力386人。该村是哈尼族聚居地,哈尼族有626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人,占人口总数的0.1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77人,参合率76.20%;享受低保13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沙拉托乡卫生院,距离阿嘎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沙拉托乡卫生院2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92户,占农户总数的71.32%。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水,无路灯。全村有129户饮用井水。有129户通电,占农户总数的100%;有1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2.4%和27.1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6户,分别占总数的46.51%和43.41%。 该村到沙拉托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2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公里。全村建有沼气池农109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40.3亩,有效灌溉率为50.69%。 到2006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到松树寨小学就读,中学生到沙拉托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小学校3.1公里,距离中学22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6人,其中小学生46人,中学生10人。 ◎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总数17人,党员中男党员12人,女党员5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9人。 ◎ 村务公开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主要有:土地承包、民主选举、上级补贴情况等。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71.3亩;有固定资产1.8万元。 ◎ 农村经济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84.8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52万元,占总收入的60.71%;畜牧业收入24.80万元,占总收入的29.22%(其中出栏肉猪186头,肉牛20头,肉羊2头);渔业收入0.42万元,占总收入的0.49%;林业收入5.92万元,占总收入的6.9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0.90万元,占总收入的1.06%。农民人均纯收入844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收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3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人(占劳动力的8.29%),在云南省内务工27人,到云南省外务工5人。 5 云南省建水县曲江镇观音庙村委会松树寨村◎ 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曲江镇观音庙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曲江镇南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观音庙村委会1.00公里,距离曲江镇24.00公里。国土面积1.13平方公里,海拔1,525.00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150.40亩(其中:田105.00亩,地45.40亩),人均耕地0.84亩,主要种植稻谷、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509.60亩;水面面积20.00亩,其他面积20.00亩。 ◎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43户,共有乡村人口178人,其中男性88人,女性90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人,劳动力88人。该村以彝族、汉族为主,其中彝族159人,汉族19人。 到2009年,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人,占人口总数的0.6%;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63人,参合率92%;享受低保4人,五保户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曲江镇卫生院,距离观音庙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曲江镇卫生院24公里。该村无集中堆放垃圾场地,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全村43户饮用井水,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40%和23%。 该村到曲江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0.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4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4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5.00亩,有效灌溉率为69.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9亩。 到2009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于甸民小学,中学生就读于曲江中学。该村距离甸民小学1.00公里,距离曲江中学21.0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1人,其中小学生21人,中学生10人。 ◎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团员3人。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16.00亩。 ◎ 农村经济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72.5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万元,占总收入的73%(其中经济作物收入有26.3万元),;畜牧业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11%(其中出栏肉猪40头,肉牛1头);渔业收入0.18万元,占总收入的0.2%;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9%;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占总收入的3%,其它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291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2.%),在云南省内务工2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