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恋恋风尘
释义

恋恋风尘是老狼的一张专辑,同时还指电影恋恋风尘,该电影由李天禄主演,主要讲述了阿远初中毕业之后,因为家境不许,只好放弃学业到台北工作,那年他十五岁,但是他认识阿云已经十四年了,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中文名:恋恋风尘

外文名:Lianlian fengchen,Dust in the Wind

制片地区:中国台湾

导演:侯孝贤,Hsiao-hsien Hou

主演:辛树芬, 李天禄, 王晶文

类型:剧情

粤语歌曲(陈慧娴)

基本信息

歌手:陈慧娴

语言:粤语

专辑:《Welcome Back》

日期:1995年2月23日

公司:宝丽金

简介

这张专辑是陈慧娴由国外返港后出的第一张专辑,专辑的封面采用了鲜艳的深红色,以此来衬托出陈慧娴温婉沉静的歌声,此张专辑也是陈慧娴返流香港后成绩最好的一张。

陈慧娴在1995年推出了个人大碟[Welcome Back].整张大碟制作水平很高,[今天夜里总下雨]和[恋恋风尘]着重抒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很多歌迷知道老狼有一首[恋恋风尘],其实慧娴的[恋恋风尘]更耐听,这首歌曾被歌迷会评为“陈慧娴最好听歌曲”.以“Welcome Back”命名,其含义不挑自明,而[今天夜里总下雨]和[恋恋风尘]的MTV似乎更加吸引人,道出了人世的沧桑.[留恋]和[还是告别吧]体现出慧娴在国外读书时在嗓子里下的功夫,如果从这两首歌中选一首作主打,其效果或许更好.好的专辑加上时间的期待,[Welcome Back]终于如愿以偿地创造了慧娴事业新的高峰,得到了如当年[永远是你的朋友]的回应.[Welcome Back]大碟于 IFPI 唱片销量榜连续六星期冠军,陈慧娴还获十大优秀歌手奖,其中《恋恋风尘》连续上榜长达16个星期!创造粤语歌坛又一奇迹。 根据香港乐坛的规定,获IFPI 唱片销量奖的大碟,里面的歌曲不能入选十大,所以[Welcome Back]里的歌曲没有出现在十大的名单上,不然歌神张学友[离开以后]和[这个冬天不太泠]可能在“十大”中丢了一首.颁奖中梅艳芳看着慧娴领取 IFPI 唱片销量奖时,想到89年她们同时获这个奖项,阿梅心中是否会百感交集呢?

专辑曲目

01.留恋

02.不想你,还想你

03.抛抛

04.恋恋风尘

05.今天夜里总下雨

06.从来是一对

07.不清晰的恋爱

08.放不开你放下我

09.还是喜欢看你

10.还是告别吧

歌词

曲:Miyuki Nakajima

词:刘卓辉

专辑:《Welcome Back》

一生中多少记挂

一生中多少变化

此刻天色虽已晚

此刻痴心虽已淡

你永远让我在梦幻

你永远共我在浪漫

想起一天天一点点过去美丽似画

忘记那一天

从翻开的思忆中不知不觉悄悄降临

依稀一切复再

如梦里那份温馨感觉突然微微荡至

像我似曾跌进深海

曾跌进深海

全彷佛身边一切都可抛弃

就像但求一生不变地爱

忘尽了世事偏偏总会

明明是错也难改

将一切往事淡忘留下你

将心中琐碎片段缝合又带到现在

又带进梦内

多少秋雨散落夜里飘过岁月我才忘掉你

不见你但有你

失去你但爱你

想到你如忘掉自己

哭不出却有梦话

哭不出却有泪下

此刻天色虽已晚

此刻痴心虽已淡

你永远让我在梦幻

你永远共我在浪漫

想起一天天一点点过去美丽似画

哭不出却有梦话

哭不出却有泪下

当天多么的爱你

当天怎么的爱你

经得起多少变化

放不低多少记挂

可知一颗心爱过你永远也未溶化

国语歌曲(陈慧娴)

基本信息

歌手:陈慧娴

专辑:《心就要飞了》

年代:1997

公司:宝丽金

语言:国语

简介

在1997年,陈慧娴推出了自己的第2张国语专辑《心就要飞了》,是陈慧娴所出的专辑中“最有质感”的一张专辑,随碟还特别一本精美的写真歌词册,宝丽金发行这张国语专辑的用意是“改写国语歌坛排名第一女声”,同年,宝丽金宣布陈慧娴的所有专辑在亚洲销量过千万张。 恋恋风尘》是曾经拿下六周IFPI销量榜冠军的专辑《Welcome Back》中《恋恋风尘》的国语版。

歌词

作词:萧雅智

作曲:Miyuki Nakajima

编曲:赵增熹

谁捡到我的过去

谁遇见我爱的你

关于夕阳的故事

一段我们的日子

那么美那么的动听

那么真那么的甜蜜

如今一点点一滴滴回忆想来太浓

想起那一天

不知是你的故意或是我的意愿作祟

所以两人相会

刹那间你的世界我的天空连成一片 人

们说是两情相悦

曾经也说着所谓双宿双飞

情难停歇爱得轰轰烈烈

怎奈何昙花如烟消逝

有谁能够留一回

多少的繁华渐渐都冷却

多少的过往逐渐模糊

偏偏留下你 偏偏只有你

多少爱情径自走过

多少寂寞才能忘掉你

不想你梦见你

想着你不见你

为了你没了自己

国语专辑

基本信息

专辑

恋恋风尘

歌手

老狼

语言

国语专辑1CD

公司

京文唱片

日期

1995.01.01

个性点评

黄小茂在制作完《校园民谣Ⅰ》后离开了大地组建了自己的风行音乐工作室,黄小茂的校园情结是深厚的,于是他接着又做了老狼的个人音乐辑《恋恋风尘》。很喜欢专辑文案中的一段话:在夜深的时候和你在一起,分享一杯清水和一种声音。老狼的歌就如同一杯清澈透明的白水,平淡中品得出香甜的味道。

其实这张专辑已不是纯粹的校园民谣了,老狼的音乐相比《同桌的你》时期要成熟许多,他早已不再怀念兄弟和同桌女孩。这时的老狼已正式成为签约歌手,他不再会像校园中的歌者有无尽的梦想。他的音乐开始描写青春,歌唱生命。而这张专辑却是经典的,它在校园中广为传唱,仍旧感动着一批又一批人。

的确,专辑是汇集了一大批还有着校园梦的人的最优秀创作的。高晓松、郁冬、曹钧、林震宇、黑楠这些刚刚毕业走出校门的诗人为老狼创作了一首一首旋律流畅歌词深动的作品。音乐直击在老狼心里,直击在听歌的人心里。 校园里,曾经无数次听见有人在唱老狼的歌。他们在寂寞的时候唱着“在寂寞的晚上,我就是一只音乐虫子,飞呀飞呀找不到爱发源的地方”(《音乐虫子》),他们在美丽的黄昏下唱着“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山岗,等青春散场”(《恋恋风尘》)。他们唱着迷茫“可是我的蓝色理想现在哪里,我曾幻想的未来又在哪里升起”(《蓝色理想》),他们唱着坚定“任凭这旅程越来越孤单,你在我面前越来越茫然,丢不下的行李是我不变的心”(《来自我心》)。他们不停的在歌唱,在音乐中流泪、成长!而当爱已成歌,当唱歌的人已变成风景,当美丽的往事飘零。在行人匆匆眼里,还有谁能把一支恋歌唱得依然动听?

专辑曲目

01 恋恋风尘

02 美人

03 蓝色理想

04 爱已成歌

05 为你难过

06 来自我心

07 昨天今天

08 音乐虫子

09 只有你陪我一起唱歌

10 同桌的你

主打单曲

老狼的歌曲《恋恋风尘》

那天

黄昏

开始飘起了白雪

忧伤

开满山岗

等青春散场

午夜的电影

写满古老的恋情

在黑暗中

为年轻歌唱

走吧

女孩

去看红色的朝霞

带上

我的恋歌

你迎风吟唱

露水挂在发梢

结满透明的惆怅

是我一生最初的迷惘

music

当岁月

和美丽

已成风尘中的叹息

你感伤的眼里

有旧时泪滴

相信爱的年纪

没能唱给你的歌曲

让我一生中常常追忆

同名电影

影片简介

阿远初中毕业之后,因为家境不许,只好放弃学业到台北工作,那年他十五岁,但是他认识阿云已经十四年了。

阿云第二年也到台北来做事,那时候,她才知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城市所过的日子并不像阿远回家时所说的那样愉快,好玩,尤其是阿远,他不但要赚钱寄回家、要养活自己,更要凑学费念补校,因为他最大的希望是念大学。 他们生活得很苦,但是很积极,他们彼此开心,也许也有所谓的爱情,但是两人并不自觉,因为从小他们就觉得两人是一体的,何况阿云的妈常说:“阿远,你要好好照顾阿云,不要让她变坏了,以后,好坏都是你的人”。

补校高中毕业后,阿远便应征入伍了,他最放心不下的是孤独留在台北的阿云,阿云也离不开他,临走送给阿远的礼物是一千零九十六个写好自己地址、姓名贴好邮票的信封,“我要你天天写信给我,跟我讲话!”她说;阿远当的是三年兵,其中有一年是润年,二月多一天。也许阿云太寂寞了,更也许世界在阿远未及察觉的时候已逐渐改变了,就在阿远即将退伍之前,阿云和别人结婚了。

阿远心疼极了,但是,时间还是最好的一贴药。阿远对她从来没有恨意,他一辈子也许都不知道为什么阿云会遗弃他,但是他一辈子也不会去问,他宁愿这么相信:像阿云这样的女孩,嫁的应该是一个比我更好的人。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Wan 王晶文

Ying 杨丽音

Mrs. Lin's son 柯宇纶

职员表

▪ 导演:侯孝贤

▪ 编剧:朱天文;吴念真

▪ 摄影:李屏宾

▪ 配乐:陈明章;Ching Chun Hsu

▪ 剪辑:廖庆松

▪ 发行: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USA) (theatrical;ICA Projects (1990) (UK)

剧情介绍

故事的主角,是阿云(辛树芬饰)与阿远(王晶文饰)这一对来自山乡的小情侣。他们俩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几乎身边所有人都认定他们将会连理相伴一生。两人初中毕业后,先后离乡背井,作伙在台北市谋生。之后阿远入伍服了兵役,而阿云却在日复一日的守候中逐渐将这份感情疏远。部队里发生“兵变”,家乡里的亲人都在恐慌里祈望着他的音讯,然而阿云却不堪寂寞,最终移情别恋嫁给了每日帮他们俩送信的邮差。而电影的结束,男主角阿远退伍返乡之日,孤零零地寻望着眼中这逐渐陌生起来的一切,他走到田里去探望正在照料蕃薯的阿公(李天禄饰),一边听着阿公唠唠叨叨这些年里发生的一切周遭,一边看着云影在山头移过,那一瞬,随着成长的来临、时光的转变,记忆里一切的美好与忧伤,都似乎化为了如浮云一般的泡影。

角色简介

李天禄

台湾演员,布袋戏大师,其门生遍布世界各地。1910年生于台湾。7岁时从父习艺操作布袋戏。10岁时正式拜父为师学习布袋戏并随父巡回卖艺。14岁正式当头手。1921年就读于日本第二公学。1924年参加“双棚鲨”竞艺演出。1929年任木偶戏团东花园团主。1931年创建“亦宛然”布袋戏班。1935年参加“王棚鲨”竞艺演出,进入一流剧团行列。1937年转业经营茶馆。1939年贩卖牡蛎失败。1942年接受日本警察工资演宣传戏。1943年在公馆建设部队中任劳务监督。1946年“亦宛然”剧团恢复活动。1952年在全台布袋戏竞演中获北区优胜,以后持续20年以上连获优胜。1974年收三名法国人为弟子。1977年首次赴港公演,从此开始了他的海外公演活动。 1978年“亦宛然”剧团解散,他的海外弟子们纷纷创建“也宛然”、“尔宛然”等剧团。1982年在日本创建“己宛然”剧团,于1984年起在东京新宿、仙台等巡回公演布袋戏。1989年被台湾当局称为“人间国宝”。1991年获台湾当局颁发的华夏二等勋章,并继续教授与公演布袋戏。1985年首次出演侯孝贤的半自传性电影《童年往事》,从此成为侯孝贤作品中不可缺的老人角色;后陆续出演《恋恋风尘》(1986)、《尼罗河女儿》(1987)、《悲情城市》(1989)。1993年侯孝贤更以之前半生经历为蓝本,创作《戏梦人生》,并大量穿插李的纪录片段与独白。也参加其他电影演出,如徐克、严浩执导的《棋王》(1991)、张志勇的《一只鸟仔哮啾啾》(1997)等。

李天禄银幕形象已确定为台湾老人的典型:幽默、风趣,饱经风霜,充满韧性和生命力。1998年因心肺衰竭,病逝于台北县三芝乡老家。

中国台湾影视演员,布袋戏艺人。生于台湾。7岁时从父习艺操作木偶戏。10岁时正式拜父为师学习布袋戏并随父巡回卖艺。1921年就读于日本第二公学。1924年参加“双棚鲨”竞艺演出。1929年任木偶戏团东花园团主。1931年创建亦宛然布袋戏班。1935年参加“王棚鲨”竞艺演出,进入一流剧团行列。1937年转业经营茶馆。1939年贩卖牡蛎失败。1942年接受日本警察工资演宣传戏。1943年在公馆建设部队中任劳务监督。1946年亦宛然剧团恢复活动。1952年在全台布袋戏竞演中获北区优胜,以后持续20年以上连获优胜。1974年收三名法国人为弟子。1977年首次赴港进行海外公演。从此开始了他的海外公演活动。成为台湾布袋戏国宝级名人。1991年获台湾政府颁发的华夏二等勋章,并继续教授与公演布袋戏。1978年亦宛然剧团解散。他的海外弟子们纷纷创建“也宛然”、“尔宛然”等剧团。1982年在日本创建“己宛然”剧团,于1984年起在东京新宿、仙台等巡回公演布袋戏。1985年首次出演电影《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从此成为侯孝贤电影不可缺的老爷爷角色。

作者简介

侯孝贤

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生于广东梅县,是客家人。1948年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影剧科。1974年从影。次年任李行场记、助理,当过副导演、编剧、演员。 1975年起从事编剧工作,编有《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我踏浪而来》等电影剧本。1980年首导《就是溜溜的她》、《风儿踢踏踩》(1981)成名。1982年执导《在那河畔青草青》引起影坛广泛重视。1983年与万仁、曾壮祥联合执导的《儿子的大玩偶》获西德曼海姆影展佳作奖,并引领台湾电影新浪潮的开端;《风柜来的人》获1984年法国南特大三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1984年创作剧本《油麻菜籽》获第二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执导《冬冬的假期》获1985年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作品奖、第三十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

1985年执导《童年往事》,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第三十七届西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及鹿特丹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亚太影展作品奖。1986年执导《恋恋风尘》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音乐奖、葡萄牙特利亚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尼罗河的女儿》获1987年意大利都灵电影节第五届国际青年影展影评人特别奖。1989年执导《悲情城市》获第二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台湾中时晚报最佳作品奖、导演特别奖,第四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执导《戏梦人生》获台湾中时晚报电影奖最优秀作品奖,1993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其后作品有《好男好女》(1995)、《南国再见,南国》(1996)、《海上花》(1998)、《千禧曼波》(2001)、《咖啡时光》(2004)、《最好的时光》(2005)等,亦在金马奖及海外影展上多有斩获。

侯孝贤每部作品都保持一定水准,且均有所突破;其创作为台湾历史与民众命运写下生动篇章,那些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拍摄,混合职业及非职业演员的真实自然表演,运用画外音、长镜头、空间景深营造的情绪张力及诗意氛围,都成为其作者电影的标志。侯孝贤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机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这也是侯孝贤作品的一大特色,并已形成个人风格。

作为导演

红气球(2007)

聂隐娘 (2007)

每人一部电影(2007)

盛世里的工匠技艺 (2006)

最好的时光 (2005)

咖啡时光 (2003)

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2001)

海上花 (1998)

再见南国,再见 (1996)

好男好女 (1995)

戏梦人生 (1993)

悲情城市 (1989)

尼罗河女儿 (1987)

恋恋风尘 (1986)

童年往事 (1985)

冬冬的假期 (1984)

儿子的大玩偶 (1983)

风柜来的人 (1983)

在那河畔青草青 (1983)

风儿踢踏踩 (1981)

就是溜溜的她 (1980)

幕后花絮

在为电影《恋恋风尘》做配乐之前,陈明章还未贴上台湾民谣最后一个传奇的牌子,只是叮叮咚咚地在他那把600块钱的吉他上实验乡土民谣。一个朋友帮忙,录了一卷带子,交给侯孝贤,才有了后来《恋恋风尘》的电影配乐。

确切地说起来,《恋恋风尘》的电影原声音乐是由陈明章、许景淳、陈扬共同完成的。陈明章的作曲和吉他、许景淳的声音和钢琴、陈扬的后期制作,缺一不可。第一次为电影做配乐,音乐构思异常地慢,精雕细琢了四十分钟,侯孝贤只采用了3分钟。但它却获得1987年法国南特影展最佳配乐奖,成为台湾首部在国际影展获此奖项的电影。之后,大家都遗忘了。直到1992年水晶唱片决定出《恋恋风尘》电影原声带。却怎么样也找不到母带,侯孝贤处没有,电影公司处也没有。当年地摄影师陈怀恩说,好像,家中的书柜缺一脚,下面垫了一个盒子,拉出来,果然是积灰的《恋恋风尘》母带。四十分钟长的《恋恋风尘》配隔七年,重新自喇叭中放出,陈明章说,那个时候真是年轻诚实啊。许景淳掩着脸说,小声一点,我不敢听,好粗糙啊,一定要出吗?负责后期制作的陈扬问,出《恋恋风尘》到底动机是什么?当年一位记者说,纪念曾经有过的青春。你不觉得它很素美吗?年轻只有一次。徘徊在纪念青春与对现在负责的困扰中,陈扬说,就让它成为一个纪录,我们重新剪辑,把当年曾有过但未放进去的音乐构思补进去,叫做《恋恋风尘》音乐纪录吧。

《恋恋风尘》尘封七年上市,这张原声带收录了15段音乐,除原来的40分钟外,另加入侯氏拍摄的广告配乐以及另几首当时未收录入母带现为配合CD发行而重新录制的配乐。流缓的钢琴 、散漫的吉他与悠扬的口哨简洁的对话着。雾锁的海港,云影掠过的山脊,空寂的车站,还有那个叫九份的小镇都在那声高远的女生哼唱中被唤醒.他们重拾青春记忆,用这些淡极了的音符,白描了太平洋畔的小岛和岛上的人家 那愁绪满怀的往昔。再多的言语只能是赘言,原声带中那些散文诗一般的文案足以让十多年口女仔和口子仔们感怀不已.

媒体报道

《恋恋风尘》可说是侯孝贤的一部被写意了的诗,其安静的作风,于淡淡之间谱写着一曲人生的挽歌,更为时代的错落和时光的流逝而特意升华的咏叹。这是一部极为文学化的电影作品,片中侯孝贤的个人痕迹并不浓重,反而是朱天文与吴念真二人的文学剧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与七十年代以来盛行的台湾乡土文学特点相仿,剧本的文学表达走的基本相近的路线,故事中透着浓厚的台湾乡土气息,很质朴,也很真实,让时代与人性的变迁衍化在山野田间的云淡风清之中,更加彰显了作者自身的感怀与忧郁。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小镇的山、水、树、海等空镜更是散发出传统山水画般的缥缈诗情;将人物、乡土、以及情感组成从容、和谐的景致,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那般人世与天地推移的眷恋与风情。导演候孝贤更多是以自身平淡而写实的美学风格来挥洒他的电影个性,在悠然而写意的天地下,他更象是一个亲近的旁观者,以平静的眼光注视着画面之间流溢的潮来潮往、人来人去、分分合合、悲悲戚戚……影片安静地开始,并于安静之间结束,细节之中不见半点煽情成分,纵横之处也不见半点号啕之处。但它给人的感受却是动人的,令人于不经意间泪流满面。那种感觉就象你于不经意间轻易地拾获多年未曾开启的记忆,无限感怀之后,再于怅然若失之间遗忘。

幕后制作

《恋恋风尘》可说是侯孝贤的一部被写意了的诗,其安静的作风,于淡淡之间谱写着一曲人生的挽歌,更为时代的错落和时光的流逝而特意升华的咏叹。这是一部极为文学化的电影作品,片中侯孝贤的个人痕迹并不浓重,反而是朱天文与吴念真二人的文学剧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旋律。与七十年代以来盛行的台湾乡土文学特点相仿,剧本的文学表达走的基本相近的路线,故事中透着浓厚的台湾乡土气息,很质朴,也很真实,让时代与人性的变迁衍化在山野田间的云淡风清之中,更加彰显了作者自身的感怀与忧郁。我们可以从影片中,小镇的山、水、树、海等空镜更是散发出传统山水画般的缥缈诗情;将人物、乡土、以及情感组成从容、和谐的景致,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那般人世与天地推移的眷恋与风情。导演候孝贤更多是以自身平淡而写实的美学风格来挥洒他的电影个性,在悠然而写意的天地下,他更象是一个亲近的旁观者,以平静的眼光注视着画面之间流溢的潮来潮往、人来人去、分分合合、悲悲戚戚……影片安静地开始,并于安静之间结束,细节之中不见半点煽情成分,纵横之处也不见半点号啕之处。但它给人的感受却是动人的,令人于不经意间泪流满面。那种感觉就象你于不经意间轻易地拾获多年未曾开启的记忆,无限感怀之后,再于怅然若失之间遗忘。

电影原声带

专辑名称 恋恋风尘

获奖记录 1987法国南特影展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

专辑介绍:

首次作电影配乐的陈明章和许景淳为侯孝贤执导的影片“恋恋风尘”制作了40分钟的配乐。侯氏只采用了3分钟,但它却获得1987年法国南特影展最佳配乐奖,成为台湾首部在国际影展获此奖项的电影。之后这张原声带的母带不知去向,尘封7年后,终于在当年的摄影师家中书柜底下找了出来,于是我们得以一睹其风采。

原电影我未看过,无法体会张艺谋所作“淡极使之花更艳的含蓄”的评价,好在唱片内页将每段乐曲配合电影剧本创作时出现的场景一一用文字加以说明,使听者能够产生直观的印象。这张原声带收录了15段音乐,除原来的40分钟外,另加入侯氏拍摄的广告配乐以及另几首当时未收录入母带现为配合CD发行而重新录制的配乐,1993年的出品,虽不是HDCD或SACD之类的制作,但效果已相当迷人,无论是高远的女声哼唱、清纯的琴音,还是灵动的吉他声都给人留下完美的印象。含蓄内蕴,暗香浮影,恬静淡泊,东方情调十足,其中的“雨水”加入了许景淳的闽南语独白,极富韵味,犹如一首配乐散文诗,这是一张能使人产生如梦似真感觉的佳作。

《恋恋风尘》的原声唱片文案里赫然这样写道:相恋于乡间,分手于都市。这里面不仅包括了侯孝贤所定格的山水青苍,也有吴念真的初恋经历,还有着朱天文的悲喜纠结,更有着陈明章的宁静悠远。恋恋风尘是一代人成长的情结,没有暴力,没有晦涩,只有初恋淡淡的忧伤把时间围绕。

日历翻回到1986年,他们都还年轻。侯孝贤已经是知名的大导演,吴念真也拿了几个金马奖,朱天文更是人尽皆知的才女,只有陈明章那时候还很没有名气,他也不着急,叮叮咚咚地在他那把600块钱的吉他上实验乡土民谣。一个朋友帮忙,录了一卷带子,交给侯孝贤,所以,就有了《恋恋风尘》的电影配乐。确切地说起来,《恋恋风尘》的电影原声音乐是由陈明章、许景淳、陈扬共同完成的。陈明章的作曲和吉他、许景淳的声音和钢琴、陈扬的后期制作,缺一不可。就像朱天文、吴念真的才情,总是要在侯孝贤的电影里才显得最完美。

放松聆听《恋恋风尘》原声碟里许景淳念出阿云写给阿远的信,旁边响着的,是陈明章的吉他。这样的音乐可能太过清淡了,很容易,就会被淹没,淹没在轰轰烈烈的岁月里,或者是纷繁嘈杂的生命中。它属于回忆,属于心灵,只有那些愿意回过头阅读过往的人,才会听见它、记住它。

专辑曲目:

01.恋恋风尘

02.岁月的船

03.由失望到漠然

04.风的口哨

05.路有多长

06.云的阴影

07.直到蕃薯落土发芽,才知是生命的历程

08.信

09.淡水骑车

10.有一天,想起了咁仔店

11.照片里的家

12.扣

13.牵你的手

14.雨水

15.无悔

相关评论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看恋恋风尘,看这个电影原本是因为喜欢她的音乐,象清澈的溪水在山间流淌,没料到,电影更是纯粹的象秋日蓝天下的凉风。我看恋恋风尘,没看到太多的深刻,只看到了很简单很纯粹的一对年轻人。

阿远和阿云一对在台北打工的乡下人,一样的年轻、沉默。

第一幕,阿远去车站接阿云,两人差点错过,阿云差点被人拐走,阿远与人厮打中,该给老板儿子送的便当撒了出来——大概这便是两人注定结局的一个前奏吧。回工场,当然免不了老板娘责打一通。仿佛阿云跟阿远在一起,他的工作便要出差错。

在阿云与阿远最快乐的时候,便是阿远骑摩托车带她去商场是的,人世风尘虽恶,毕竟无法绝尘离去。最爱的,最忧烦的,最苦的,因为都在这里了。《恋恋风尘》这是《恋恋风尘》剧本的最后一段。朱天文用极尽收敛的笔锋结束了一个与青春有关却不仅仅是关于青春的故事。而电影本身,侯孝贤也用了一个极尽收敛的固定镜头来包容这所有的喜怒哀乐。大全景,苍茫天地间依然平静的山村,仿佛一切都不曾经历过,仿佛就这样丢开了时间。然后,THE END。

六十年代末期的台湾。阿远和阿云是青梅竹马的一对,他们的父亲都是矿工。初中毕业后,阿远自愿放弃学业去台北打工。在印刷厂上班。每天给老板的儿子送

此时除了无言还是无言,可以猜想到的有很多(之前读过剧本)但还是远远好得超出了自己的预料,那种影像的力量袭击过来的感觉很是吓人,我说的是“一种灵魂的冲击力度”。侯孝贤的现实主义美学张力似乎没有任何一次能比这次更打动我,我几乎不敢去看那部还没有看过的《海上花》了,我想那应该不是属于他的表达领域,不是侯孝贤所应有的体裁,而《恋恋风尘》中那个遥远的台湾山村中鲜活的生命们才是侯孝贤所应该也确实作到了完美到极致的美学范畴。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发行公司: 1. 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美国] (USA) (theatrical & video)

2. ICA Projects [英国] (1990) (UK)

上映日期:

加拿大 1987年9月13日 ..... (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国 1999年9月4日 ..... (Telluride Film Festival)

阿根廷2002年4月26日 ..... (Buenos Aire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dependent Cinema)

扩展阅读:

1

http://www.mtime.com/movie/15657/behind_the_scene.html

2

http://www.verycd.com/topics/41194/

开放分类:
电影歌曲剧情片音乐专辑台湾电影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9次
最近更新:2012-04-22
创建者:戀戀風塵
更多贡献光荣榜

突出贡献者:

水木秋寒 

辛勤贡献者:

立石山人 

shield11 

逍遥自在888888 

心情fj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