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方之志
释义

拼音注解

四方之志 (sì fāng zhī zhì)

成语解释

解释

指志向远大。亦作“志在四方”。

加点字

及:等到

决:分别

就:踏上

涕:眼泪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示例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姜氏曰:‘知公子有四方之志,特具一杯饯行耳。’”

文言文

原文

鲁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诸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已。分道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凄怆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子丈夫尔,乃今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邪?”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取于断,必不足矣。”

译文

鲁国的子高去赵国。赵胜门下食客有雏文,季节,他们和子高十分要好。等到他回鲁国时,和那些老朋友道别,已经好了,雏文,季节流泪,子高只是拱拱手而已。分开上路了,他徒弟问他:“您和这二位公子要好,彼此舍不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见面,这真让人伤心;而您高声说话,这不是不好的吗?”子高说:“开始,我认为他俩是大丈夫,可现在不觉得了。人生有许多志向。”他徒弟说:“虽然这样,可他们哭了呀!”子高说:“这二人,是好人,有仁慈的心肠,可是在决断方面,就不够了。”

文言文解释

孔子第五代孙孔穿,字子高,出游赵国(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在赵国,他和赵胜(即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季节两人交了朋友。因孔穿要回鲁国了,与诸位告辞。告别后,邹、季两人上路相送,一直送了三天,陪着走了不少路,总是恋恋不舍。临别的时候,邹文、季节难过得流下眼泪,而孔穿只是躬身向他二人轻轻作一揖,就转身而去,各自回去了。与孔穿同行的人就问:"先生您和邹文、季节相处挺好,因为离别,他们二人皆有恋恋不舍之意,为不知以后什么时候能够再度相会,而伤心流泪.先生你却丝毫不显难过之情,作个揖就道别了,难道您不感到难过吗?孔穿说: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两个人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这二人原来像妇女一样儿女情长、婆婆妈妈。男子汉大丈夫生来就应有志在四方、雄霸天下之雄心壮志,怎么能像小猪小鹿一样经常的聚在一起呢?" 与孔穿同行的人说:"照你这么说,他们二人哭泣是不对的喽?" 孔穿回答说:"他们并没有错,但儿女情长、优柔寡断的人,要做大事肯定是不行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2: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