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川瓦屋山
释义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县境内,距成都180公里,占地面积104万亩,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景区、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组成。核心景区瓦屋山系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道教发源地,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公园1993年5月建立以来,通过9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生态景区,并荣获了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全国文明森林公园称号。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所在省市: 四川洪雅

公园海拔: 海拔3000米以上

公园面积: 104万亩

景 区 数: 3

景 点 数: 23

瓦屋山是公园内面积最大,景观资源最为丰富的景区,海拔2830米,集雄、奇、险、秀、幽、珍于一体,以原始、古朴、神奇著名,早在唐宋年间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山顶上15000亩高原耸入云天,原始森林茫茫苍苍,72条飞瀑直泻而下,其中兰溪瀑布高达1040米。野牛街、燕子洞、大发洞、陆地上的"百慕大"――迷魂凼,神秘莫测,给人留下一串串难解之谜。山上有植物3500多种,其中有60万亩天然杜鹃林,30万亩天然珙桐林,被形象地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和"中国鸽子花的故乡",山上冰雪蔚为壮观,覆盖冬春两季,苏东坡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就是对瓦屋山的赞美。山上有动物1000多种,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牛羚等。

瓦屋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古蜀开国君主蚕丛来到瓦屋山域教民栽桑养蚕,死后葬于瓦屋山。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关“寻青羊之肆”,由草原故道入蜀,沿着青衣江流域来到瓦屋山传教布道,最后在瓦屋山升天,现在鸳鸯池畔的太上老君木雕神像虽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沿着太上老君足迹来到瓦屋山麓,尊奉太上老君为鼻祖,和当地羌民一起创立了五斗米教,最后因为民出害斩蟒牺牲于瓦屋山,至今瓦屋山仍留有"张陵降蟒沟"遗迹……瓦屋山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神光、圣灯"三个太阳"等奇观。春看万亩杜鹃,夏观飞瀑流泉,秋赏满山红叶,冬睹南国冰雪。一年四季瓦屋山气候分明。

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区绿浪接天,直醉人眼。海汇塘、玉屏迭瀑,使您超然物外;樱桃湖中,小舟摇渡,情趣顿生;玲珑别致小木屋将把您带进童话世界。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洪雅县境内,总面积为700平方公里(105万亩),园内最高海报3522米。瓦屋山是公园面积最大,景观资源最为丰富的景区。自唐 宋以来,瓦屋山因其神奇秀美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享誉千载。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风向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等神奇的天象景观。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清朝诗人何绍基对此有形象的描绘:"须臾白雾起,如绵如浪。溶作一天云,匿尽千重嶂"。

瓦屋山植被丰富,有野生植物3500多种,被子植物科数占世界被子植物总数的60%,被誉为世界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珍禽异兽野生动物达470多种。

由于地质作用,瓦屋山形成了向东西两侧略倾的屋脊状地形,从任何角度望去,此山整体上都状若瓦屋,因此得名"瓦屋山",山顶平台约11平方公里,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平均海拔2830米,高出内蒙古"桌子山"681米,被有关地质专家认定为中国最高、最大的"方山"。清代何绍基称之为"坦荡高原",而在民间则有"人间天台"之说,山顶平台上,1500亩原始冷云彬林莽莽苍苍。

由于瓦屋山地处"华西雨屏"地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因此山有多高,水就多高。林下80多个泉眼,涌流不竭,汇成七十二条瀑布,其中以兰溪、鸳鸯、鸯溪为三条最大的瀑布,而兰溪瀑布全长落差1040米,令人叹为观止。瓦屋山鸳鸯池东南方向的迷魂凼,地形复杂、地质结构异常,即使罗盘、指南针、钟表在此也会失灵。有人曾误入其中无法返回,后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法则才逃出,现在公园已将其列为游人禁区。

瓦屋山特有的两栖动物 纳鱼,形似大鲵,却喜欢攀援山溪附近的小树。因此,人们常常在此缘木求鱼,往往手到擒来。目前已列为保护动物。 瓦屋山丰富的森林生态群落,造就了瓦屋山秀丽的四季风光。兰溪瀑布凝结为巨大的冰瀑,蔚蓝剔透,被称为"西南一绝"。

瓦屋山迷魂凼

四川眉山市有一座瓦屋山,这里是我国最大的一片原始天然林,总面积88万亩。拥有五花八门的珍稀动物、植物资源。据说瓦屋山存在一条“迷魂道”,一般人走进去出不来,很多探险家在里面迷失甚至饿死。

瓦屋山迷魂凼,纬度大约在北纬29°32'— 29°34'之间。这个纬度正好与耸人听闻的百慕大三角、神奇无比的埃及金字塔相似,这是被探险家称作的“死亡纬度线”。“迷魂凼,奇中奇,进得里面来,生还不容易。”由于迷魂凼的神秘恐怖,当地政府在开发瓦屋山资源时,不得不将其划为旅游禁区,防止游人误入迷魂凼。也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与百慕大三角在同一纬度上,被国内的地质工作者和探险者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许多年来,“瓦屋山迷魂凼现象”给世人留下一串串难解之谜,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旅游、探险以及多方人士的浓厚兴趣。摄制组为了拍摄神秘的洪雅瓦屋山迷魂凼,组建了一支20人的探密队,并且已经出发前往迷魂凼,究竟他们能否穿越神秘莫测的迷魂凼呢。迷魂凼里究竟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瓦屋山迷魂凼,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关于这个地方,有着种种离奇的传说。许多年来,曾有众多志士试图揭开她的神秘面纱。但是,它给世人留下一串串难解之谜……

瓦屋山最大的谜团是山顶上的迷魂凼,很多人曾多次试图穿越但都告失败。

在瓦屋山的东南方,有一面积约1000亩的区域,从平地隆起如馒头状的土丘,形状大小基本一致。1979年,省森林调查队在该区域走了3天3夜,结果仍在原处,后来用刀边走边砍,砍出一条“生命线”才得以脱困。当地政府在开发瓦屋山资源时,不得不将其划为旅游禁区,防止游人误入迷魂凼。由于它处的地理位置与百慕大三角在同一纬度上,所以,迷魂凼被国内的地质工作者和探险者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

瓦屋山迷魂凼,地形复杂,地质异常,入内常常出现罗盘失灵、钟表停摆等令人迷失方向的现象。有人曾误入其中受尽磨难,最后想尽办法才根据三点成一线的原理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法则逃出。

关于瓦屋山迷魂凼之迷,网络上曾有不同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的几种。在本文的最后,我把这些说法列举于后,供大家研究。

传说——瓦屋山迷魂凼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张陵,当年在瓦屋山传教的时候,设置的八卦迷魂阵。当然,这仅是传说而已。

磁场说—— 在瓦屋山迷魂凼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地球的磁场有两个磁极,即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但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地磁异常容易造成罗盘失效。但瓦屋山的磁场来源,却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有说是地下藏有巨大的陨石等。

瘴气说——瘴气是指人在森林中缺氧,出现头晕等中毒症状。可能是动植物腐烂在沼泽地产生甲烷等有毒气体所致。

视幻说——出现这种现象时,人的视觉上感觉周围景观完全一样,没有方向参考,同样的情景在不同地方出现。可能是同样的地形、植被在这个区域不断复制所致。当然, 这些仅仅是假说而已,而且,每一种假说只能解释某种现象,而无法彻底解开瓦屋山迷魂凼之谜,这也正是瓦屋山吸引世人的神奇魅力所在。

瓦屋山镇

瓦屋山镇位于洪雅县城西部,距县城77公里,是洪雅经济开发的动脉,原属炳灵乡行政区划。2000年7月改名为瓦屋山镇,同时被列为全省100个小集镇试点镇。是洪雅旅游大镇,经济强镇。全镇幅员面积4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0亩,林地面积25万亩,辖12个村,68个村民小组,1920户,7800人,其中农业人口7500人是典型的山区林业专业大镇。

全镇速生丰产林面积达10万亩,以林为主,农、牧并举,多种经营,走竹、药、茶发展路子。现已建成万亩竹业基地,药材基地和茶叶基地。燕达、长河、沙湾村走药材发展路子,已规划发展黄味莲1000亩,新寺村、张坝村;射亭村走竹业发展路子,满山遍野全是竹林,树林。青龙、群亭村发展茶园4000亩,已形成茶叶基地村。李湾雷坪村走生猪发展路子。建成瓦屋山老腊肉基地村。全镇已实现养生猪出栏4500头,山羊2500只。

洪雅瓦屋山电站

瓦屋山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镇,因毗邻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而得名 ,由四川瓦屋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投资修建,是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该电站是青衣江右岸支流周公河干流七级开发第一级,是一座承担调峰作用的混合式中型电站,是全省五大调峰电站之一,可调节下游的槽渔滩、高凤山、百花滩等6个梯级14座总装机60万千瓦的电站,使其枯期发电量提升30%,还能有效增强下游的防洪能力和推动瓦屋山旅游业发展。电站总投资18亿元,装机容量26万千瓦,库容5.84亿立方米,建成后每年平均发电量6.99亿度,其中枯期发电量占年发电量的51.2%。

瓦屋山水电站是四川省境内难得的优质电源电,电站建成后将并入四川省网运行。该电站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可以促进流域的滚动开发,而且对改善产业结构,带动相关如旅游、农业、灌溉、生态环境保护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站2003年2月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3月第一台机组发电,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为国家创税约8000万元。 截止2006年2月底,四川瓦屋山水电站已累计投资12.83亿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36:21